眾所周知,我國一直秉著著和平發展,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了威脅,平靜之下是暗潮湧動,如果稍有不慎,這種平衡依然有被打破的可能,到那個時候戰爭會再一次爆發。不過這也是假設,當代的武器這麼發達,大家都在暗中互相制約,沒誰敢主動挑起戰爭。沒了真實戰爭存在,這讓部分軍迷感到索然無味,為了滿足他們的興趣愛好,媒體也設定了一些軍事頻道,專門用來滿足這些人。但這時候很多人開始好奇,一旦爆發戰爭,電視上的軍事專家真的能上戰爭指揮嗎?
術業有專攻
在軍事節目當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專家,他們對中外的戰爭歷史非常熟悉,同時也很瞭解各種軍事裝備,對於主持人的提問有問必答。有時候還會探討國際局勢,對目前的時局發出屬於自己的見解。一些專家也因為犀利的見解獲得了很多粉絲,就比如被大家稱之為局長的張召忠。這些見解來自於深厚的知識積累,因此這些人很多時候是大家敬佩的物件。
但也有人很好奇,這些專家似乎只坐在媒體面前論道,放在戰場上,這些專家還能不能這麼優秀?其實這個提問有一點問題,有一句話說得好,術業有專攻。因此,可以很肯定地說,這些專家不能成為實戰人才,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優秀,而是因為專業不對口。
上戰場需要指揮人才
這些軍事專家多半是高校的教授,他們除了在媒體面前露面之外,還在很多學校擔任教學工作。他們會給學生傳授軍事理論等知識,但不會帶學生上戰場打仗。知道了這個,很多網友就發出了質疑,認為這些專家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場歷練,因此他們的發言只是紙上談兵,所傳授的理論更沒什麼價值。也有一些網友表示,這些專家對各種戰術如此熟悉,為什麼不讓他們去指揮戰爭?反而讓他們去教書。
對於這些問題,網上曾展開過激烈的討論,最後大家分為兩個派系,一派人認為專家對戰爭的見解如此透徹,對各種戰術如數家珍,如果讓他們上戰場,他們要比指揮官更透徹,也能更好的做出抉擇。但有一部分人持反對意見,他們表示靠嘴說很容易,中國歷史上也不缺紙上談兵的理論人才。但是真的將他們推上戰場之後,他們總是表現得不盡人意。
培養方式不太一樣
其實兩方的說法都有道理,但都無視了一個最起碼的基礎,理論人才和指揮官的培養路線是不一樣的。很多人都知道軍事專家擁有軍銜,因此就誤認為他們必須要上戰場,其實並非這樣,很多專家都是文將,對於他們來說,他們多數時候更像一個知識分子,要負責相關知識的普及。而指揮官則出自於武將,他們一開始就要透過各種演練進行培養,他們要在槍林彈雨之中生存。但凡能走到人前的指揮官,都經歷過實戰的演練。
但是當前是和平年代,沒有那麼多戰爭讓他們參與,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培養指揮官?專家就進行過說明,這些指揮官依然要出自於軍事院校,他們要像其他學生一樣學習必須的知識課,這些課程最起碼要花去三年時間。學完理論之後,他們還要培養各種技能,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學習戰爭的技巧,在真正成為指揮官之前,這些人都要參與模擬演練,這種演練與真實戰爭沒什麼區別,都要使用各種各樣的武器。
由此可見,兩種人才的培養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那些經常上電視的專家是文將,他們多數時候傳輸理論知識,對於實戰的經驗他們遠不及這些武將,因此,不能讓他們去戰場上作戰。但是在現實生活裡,這兩種人才一般都是相互協作的,誰都沒辦法脫離對方單獨存在。在培養的時候也有共通之處,即便是文將也要經過軍事訓練。而對於武將,他們也不能脫離書本而單獨存在,最起碼的基礎知識是要有的。
結語
戰爭是開弓沒有回頭的箭,一旦真的發生,就需要立馬做出反應。在這種情況下,武將起到的作用自然更大。他們的培養從來離不開實踐,他們在實踐當中學會了戰場上所需要的應對技能,也培養出了穩定的心態。他們的每一個命令不只是為未來負責,也是為自己計程車兵負責。文將武將都能稱為軍事專家,但並不是哪一種軍事專家都適合上戰場。就個人價值上來看,這兩種人並沒有什麼區別,沒有孰高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