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14日,“聯合國軍”發動了所謂的“金化攻勢”。
敵我雙方在僅有3.7平方公里的兩個山頭上,陸續投入10萬餘人,反覆爭奪43天,最後我志願軍以傷亡1.1萬人的代價殲敵2.5萬多人,守住了陣地,取得了上甘嶺戰役的勝利。
在此次戰役中,12軍作為上甘嶺戰役的預備隊,於11月1日開始陸續參戰。
12軍31師91團率先接收597.9高地主峰陣地的防禦任務,替換下了已經幾次重建的15軍45師的連隊。
91團團長李長生根據上甘嶺戰場的實際情況和“聯合國軍”作戰特點,把全團9個步兵連編成9個梯隊實行“車輪戰法”。
他要用“小兵群”戰術來對付敵人的“羊群”戰術。
經過4天的激戰,91團以700餘人的傷亡代價,殲敵2500餘人,陣地屹然未動。
也就是這幾天的交手,讓李長生摸清了敵人進攻的規律。
他與“喀秋莎“火箭炮團協同,在偵察兵的指示下,火箭炮全團齊射,頃刻間轟平了敵軍每天進攻前集結的樹林。
當天敵軍拉屍體就用了15輛卡車,往常清晨發起進攻的敵步兵,這一天直到中午12時才發起進攻。
他們以較小的代價挫敗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攻勢,最後,“聯合國軍”不得不說:“聯軍在三角形山(597.9高地)是被打敗了!
我們往往會讚揚我志願軍步兵打得頑強、打得勇猛,卻很少注意到步兵身後的炮兵。
他們的戰績絕不亞於前線奮戰的步兵。
一
31師作戰科長楓亭,在戰後總結:“步兵的英勇機智加上大炮的準確及時,使我們最後守住了陣地。”
在整個上甘嶺戰役中,我炮兵共斃傷敵人12800人,佔殲敵總數的半數以上;擊毀坦克28輛,汽車33輛,毀傷火炮112門;另,我高射炮兵毀傷敵機270餘架。
無論是在堅守陣地與反覆爭奪階段,還是在堅守坑道與準備反擊階段,以及實施反擊與鞏固陣地階段,哪裡有敵人出現,哪裡就有猛烈的炮火。
炮兵素有“戰爭之神”的美譽。
可以說,炮兵的大量使用和炮火威力的充分發揮為最後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美軍士兵說:“中國軍隊的炮火像下雨一樣,每秒鐘一發,可怕極了。我們根本沒有藏身之地。”
美國的戰地記者認為:上甘嶺“戰鬥的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的大炮發揮了驚人的作用”。
我軍在戰役過程中,不斷加強火力,調撥各種輕重火炮支援上甘嶺。從一開始的十幾門小炮,到後來的輕重火炮五百多門,還有喀秋莎火箭炮團。
戰役中,我炮兵共發射了40餘萬發炮彈,也在作戰中創造了自己火力密度的最高紀錄。
參戰的炮兵有榴彈炮兵第二師、第七師,火箭炮兵第二O九團,高射炮兵六O一、六一O團等,投入輕重火炮總計有五百多門。
但與敵人相比仍有巨大差距。
僅在第一天的戰鬥中,美軍就以每秒鐘6發的速度向上甘嶺發射了30餘萬發炮彈,500餘枚航空彈,上甘嶺主峰被硬生生削低了2米。
整個戰役美軍參戰的有105毫米口徑以上榴彈炮兵18個營,火炮324門,輕火炮1240門,坦克170餘輛,戰術空軍1個大隊和部分海軍戰鬥機。
在武器的質量上也沒法與敵軍相提並論。
雖然我炮兵已裝備部分蘇式火炮,但與敵人相比,我軍大部分火炮口徑小、射程近,機械化程度低。
我志願軍炮兵在巨大的實力差距面前,還能不落下風,取得這樣輝煌的戰果,不得不佩服前線領導和廣大人民子弟兵的智慧!
二
我軍炮兵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在炮兵的使用上,實行統一指揮,集中優勢火力。
10月25日,我炮兵調整部署,成立了臨時炮兵司令部,以炮七師師長顏伏為司令員,統一指揮上甘嶺方向的炮兵部隊。
儘管我炮兵在整體上仍處於劣勢,但我軍集中火力於主要目標,主要攻擊點上,在有限的時間形成強有力的火力拳頭,為步兵爭取突破的機會。
注重炮兵與步兵的密切配合
與敵軍的大量炮兵校正機相比,我炮兵的眼睛就是前沿陣地的戰士。
透過報話機的聯絡,步兵指到那裡,炮兵就打到那裡。步炮的密切配合,大大增強了炮兵的威力。
為了確定方位,我軍用網格將兩個高地分成了幾十個小陣地,這樣就提高了炮兵的精準度,給敵人以精準打擊。
在開戰第一天,步炮的密切配合就先給美軍一次痛擊。
打破常規,讓敵人摸不著頭腦
運用假火力準備、假衝擊、炮火假轉移等戰術,在上甘嶺戰役中屢建奇功。
10月30日22時,密佈在五聖山周圍山谷中的各炮兵群,突然咆哮起來。
五分鐘後,炮火延伸,接著響起“噠噠”的機槍聲。
敵人以為我軍反擊開始了,紛紛躍出工事。隱蔽在山背後的敵人預備隊也蜂擁而上,企影象往日那樣先我搶佔陣地。
但敵人沒想到,已經延伸的炮火,突然殺了個回馬槍,以排山倒海之勢向敵軍傾瀉,1萬多發炮彈鋪天蓋地落到敵人陣地。剛剛展開戰鬥隊形的敵人就被炮火吞沒,屍首四處飛揚。
我炮兵部隊以準確而猛烈的炮火,有效地為步兵打開了通道。
廣泛的火力機動,快、狠、準
對敵炮戰不打則已, 要打必“猛 、狠”的原則,必須把突然而集中的火力適時運用到重要和關鍵的時機和目標。
好鋼更是要用在刀刃上。
“喀秋莎”是蘇聯製造的火箭炮,十六管,在當時是新式武器,一按電鈕,十六枚炮彈像一條條火龍傾瀉而出,半邊天都映成紅色。
然而,“喀秋莎”發射時炮位一片火紅,陣地極易暴露。
15軍軍長秦基偉對這個寶貝蛋,格外珍惜。
平常藏在山洞裡,連自己的部隊都不讓接近。確定要打,才悄悄選擇陣地,待一切準備就緒,炮車直奔陣地,停車便打,打完就撤。
10月19日,209團接到命令,全團投入上甘嶺戰鬥。
16時30分,突然,轟隆隆的響聲連成一片,這是各個炮群為了掩護“喀秋莎”的參戰,首先進行的炮轟。
5分鐘後,黃紅兩色的訊號彈呼嘯著升上了天空。
“喀秋莎”立即開火,2輪齊射,768發火箭彈全部傾瀉到敵人陣地上,209團迅速撤出陣地,前後只用了13分鐘。
在強大炮火的協同配合下,早已準備好的步兵,分兵兩路,同時向兩個高地上的敵人實施反擊。
激戰到半夜,全部收復了表面陣地。
在整個四十多天的上甘嶺戰役中,我“喀秋莎”火箭炮團,就是採取這種打了就撤的戰術,前後參加十次戰鬥,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自己卻毫髮無損。
毛澤東評價:“我軍取得如此勝利,除由於官兵勇敢、工事堅固、指揮得當、供應不缺外,炮火的猛烈準確,實為致勝要素。”
我軍這樣的火力運用,是抗美援朝戰爭以來的第一次,讓“聯合國軍”嚐到了“火海”的滋味。
與戰爭之初的炮兵相比,真可謂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三
我軍炮兵在入朝作戰初期,不僅數量少,而且火炮大多是在解放戰爭中繳獲的,炮舊,型號多,射程近,威力小。
在前三次戰役中大都是騾馬炮兵,沒有高射火器掩護,受到敵機限制,白天行動困難,多在夜間開進。
雖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往往是跟不緊步兵,在關鍵時刻用不上勁。
這也就導致我軍雖幾次包圍“聯合國軍”,卻無法完全吃掉的局面。
在第四次戰役中,我軍以6個團的優勢兵力包圍了橫城以南砥平裡地區的敵軍6000多人,但在攻打敵軍堅固陣地時,卻一度束手無策,最後,眼睜睜地看著敵軍從包圍圈中突圍。
這給了我們一個深刻的教訓:必須加強地面炮兵的建設。
我軍一方面從蘇聯進口大口徑火炮,一方面從我軍步兵師成建制抽調部隊改編為炮兵師。
人民炮兵的規模迅速擴大。
第1、第3、第5次戰役參戰火炮之比為1:2:9,消耗彈藥之比為1:8:16。
到了第五次戰役,參戰的炮兵數量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但在戰役一開始,步炮協同就出問題了。
我軍的許多步兵指揮官聽到炮聲時都驚呆了,他們還在按著國內戰爭的節奏向前開進,等到炮火結束時,很多人要麼還沒有到達衝擊出發位置,要麼就已經累得氣喘吁吁。
炮兵是一門需要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專業。
為了提高部隊文化水平,我炮兵師的教導隊都改成了文化速成學校,為那些出身農村的文盲士兵掃盲。
炮兵部隊在“陣地作學校,工事為操場”的大練兵後,終於基本掌握了山地觀測、間接射擊、統一指揮射擊等現代炮戰方法。
我志願軍炮兵在兩年零九個月的艱苦作戰中,數量不斷增大。
從運動戰初期的3個炮兵師(炮兵第1第2第8師)到陣地戰初期的12個炮兵師,到戰爭結束時的17個炮兵師,這個數字比戰爭開始時整整多了十個!
此外還建立了7所炮兵學校,3所炮兵軍械、炮兵幹部訓練基地等全套完整的炮兵培訓體系。
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炮兵取得巨大戰果。
不完全統計,共斃傷敵15萬餘人,毀傷敵炮570餘門,汽車730餘輛,坦克950餘輛,擊落敵機 2335 架,擊傷 7512架。
據美國戰後軍方的資料,其在戰場上百分之六十二的傷亡是由炮兵造成的,這對“小米加步槍”起家的我軍來說,是頭一次炮兵火力取代步兵火力,成為我國軍隊殺敵的主要手段。
1953年,在金城戰役中,我軍炮兵對敵軍炮兵形成了1.7:1的火力優勢,這是我軍第一次佔據了地面火力優勢。
短短二十八分鐘內,一千九百噸炮彈被傾瀉到南朝鮮首都師、三師、六師、八師陣地上。
到了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站時,我軍總計動用火炮9399門,其中4400餘門火炮出境作戰,對越軍形成了總體5:1,區域性10:1甚至更高的火力優勢。
到了今天,解放軍炮兵已經擁有了各式履帶和輪式自行火炮,還有射程遠、威力大的遠端火箭炮。
無論是數量、威力還是資訊化程度,我們都可以傲視群雄!
憶苦思甜!
現在國家強大了,但我們也不能忘卻70年前那場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正是千千萬萬從血與火的磨練中走出來的志願軍官兵打拼下今天這支全世界最強大的地面炮兵部隊的根基。
他們與現代化裝備的美軍作戰時所取得的經驗,對日後我解放軍的炮兵部隊的現代化建設構成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