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說錢學森院士能抵得上五個師,那麼李賢玉就能抵得上七個導彈旅。李賢玉將軍作為女性,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金國可以不讓鬚眉,同時她也是我國火箭軍部隊的唯一的女將軍,是我國現代化指揮系統的創始人。
李賢玉將軍帶領她的研究團隊不但研發出我國第一款現代化指揮系統,還在二零一三年成功組建出中國的艦網系統,也因此李賢玉將軍榮獲我國共和國少將軍銜。
在一九六五年,李賢玉將軍出生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工程師,母親則是一名會計。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人們都忙著搞批鬥,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會疏於學習,但李賢玉不同,高素質的教育以及安穩的生活讓李賢玉從小就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而且在父親的影響下,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李賢玉的學習成績都是名列前茅。在一九八二年,年僅十七歲的李賢玉參加高考,不但高居榜首,還一舉奪得當年黑龍江省的理科狀元。
順理成章的,李賢玉進入了北大的無線電物理專業。眾所周知,北大作為我國最高學府可謂是人才濟濟,哪怕是個掃地僧,都不能看輕。面對全國各地的精英,李賢玉絲毫不懼,充分發揮東北人自來熟的優勢,向老師與同學諮詢問題,本就聰明的她經過自己的虛心學習,直接獲得了保研的資格,繼續在母校深造。
當她研究生畢業之後,恰逢一個特殊的時代——一九九零。那個時候恰逢出國熱,而李賢玉就讀的電子資訊專業更是炙手可熱的專案,所以她成了各方籠絡的人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迫切需要這樣的高手。在她迷茫之際,校領導找到了她,對她說:只要你肯留在中國,我們就把你當作重點保護物件,有要求你隨便提,因為我們需要你這樣的人才,也想培養你這樣的人才。但即便如此,李賢玉依舊十分迷茫。後來在她導師的邀請下,李賢玉和她一同去拜訪一位二炮部隊的老專家,當這位老專家得知李賢玉學習的是電子專業還是北大畢業時,激動的熱淚盈眶,握著李賢玉的手久久不願鬆開。
他對李賢玉說:孩子,屬於我們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終究是你們的,你的專業和導彈部隊非常吻合,如果可以,我建議你從事導彈科研領域,我相信以你的資質在未來一定會大有成績。聽了老專家的話,又看了看老專家的臉,李賢玉激動不已,也是感慨良多。她在一瞬間明白了自己的目標,也那個時候她確定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在離開老專家後,李賢玉推掉了各國的信件,也婉拒同學的請求,因為她決定要做一名導彈女兵。但是這個決議讓她的同學感到詫異,許多人甚至懷疑她能不能堅持到軍訓結束。所以在李賢玉婉拒了同學之後,依舊有大批的人前來挽留,希望她能回心轉意,但李賢玉心意已決,她認為自己要把所知所學發揮到極致,自己也要投身到國家的建設中,錢可以隨便掙,但國只有這一個。
所以為了祖國的強軍之夢,李賢玉毅然決然地踏進了部隊的大門,來到了解放軍二炮資訊科技研究所,成了作戰指揮系統中最小的成員。在她剛進部隊的那一年,她和其她女兵一樣,五公里拉練鏈放哨值班一樣沒落下。但是久而久之,她發現這裡沒有想象的高科技,沒有所謂的現代化。放眼望去,整個機房老舊落後,用的還是人工轉接,這讓李賢玉萌生了退意。回到研究所之後,李賢玉經過深思熟慮,還是選擇了遞交轉業報告。
雖然李賢玉捨不得軍營,但她不想在這樣的環境中碌碌無為、荒廢青春。研究所的領導在看到報告之後,沒有直接回應,而是找到了李賢玉,開門見山的說如果你早點給我說,我可能會同意你的請求。但是現在國際局勢有變,我們暫時不想讓你走,我們二炮準備研製一款全新的作戰指揮系統,需要你的加入,所以懇請你留在這裡。那麼怎麼就這麼巧呢?李賢玉不走就沒事,一走就有事兒。領導說的局勢變化又是什麼呢?
冥冥之中或許自有定數。李賢玉剛打轉業報告,海灣戰爭就打響了。面對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世界各國以為美國還會像越南戰爭那樣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包括我國政府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看海灣戰爭。但就是這樣一個戰爭,美國將世界各國徹底打醒,包括我們中國。因為美國部隊知道自己不適合衝鋒,所以他們直接不衝鋒,選擇攻擊伊拉克的指揮系統,在資訊方面對伊拉克展開全面壓制。這就造成伊拉克的部隊猶如散沙一樣,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高層首腦的一些口令根本傳達不到士兵耳中。很快伊拉克部隊被美軍打的分崩離析,薩達姆也連連求饒。
這一場戰役讓我們見識到了美國的強大,也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徹底驚醒。海灣戰爭期間,李賢玉所在的二炮還在沿用古老的口令式傳達。那時的我們說是現代化,其實也只是剛剛起步,和美國相比簡直不是一個級別。正是看到了世界格局的轉變以及我國軍隊的落後,讓李賢玉發誓留在炮兵團,她發誓要改變我國無線電部隊落後的現狀。就這樣,李賢玉作為二炮部隊現代化的開路先鋒,開始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的指揮化系統。
那麼什麼是指揮化系統?通常來講它就是一個系統。但是這個系統可以輔助指戰員思考,可以傳達指戰員指令,將指戰員的思考成果透過這個系統傳達到每一個武器系統,從而達到作戰目的。現在看來,這個系統無論是程式設計還是傳輸都比較簡單。但是在上個世紀,我們國家別說製造系統了,連計算機都沒有普及,這意味著李賢玉與她的戰友們只能利用有限的條件去鑽研去設計。天可憐見,經過兩年多的奮戰,我國指揮系統初步成型,上級領導聽聞更是神色激動要求檢驗。
但是在檢驗過程中突發意外,雖然李賢玉在第一時間想要終止發射,但仍沒阻止成功。上級首長看到這個後非常生氣,他本是盡興而來,奈何卻敗興而歸,於是憤然離席,這給當時的李賢玉造成了不小的打擊。但是失敗是成功之母,發現問題就得解決問題。在這之後,李賢玉又開始了默默的攻堅,經過數次的除錯,研製全新的指揮系統成功登臺,並在此迎來檢驗。
這次二號奉命在某海域進行導彈試射,這一次我們成功地做到令行禁止,也是第一次完成遠端資料傳回,這對我們來說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天。軍區首長更是激動的和李賢欲握手,連連誇道:不簡單不簡單啊。此次試射的圓滿成功,將我們的導彈部隊正式帶到現代化這一行列,也使得李賢玉所研發的自動化指揮系統成為全軍的標誌工程。
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指揮系統開始變得五花八門,各大軍區有不同的指揮系統,單獨工作沒什麼,但是聯合起來就不行。為此指揮員向李賢玉下達了一項命令,要求其對全軍的指揮系統進行改革,將他們統一起來、聯合起來。
對於這項任務,李賢玉雖感不妙,卻也答應了下來。果不其然,在一次重大演習中,裝置突然失靈,在場情況只有李賢玉一人能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現場環境極為惡劣,機房溫度超過了四十攝氏度,再加上持續不斷的噪音,難免使人煩躁。所以在解決裝置問題後,李賢玉直接虛脫,但是她的汗水也沒有白費,因為她在此次裝置問題上發現了盲點,她認為我們不能一味地模仿別人,應當有自己的指揮系統,並讓自己的指揮系統成為自動化的指揮系統。
可以說在未來世界,誰掌握了資訊自動化,誰就掌握了戰略主動權。有了這個目標,李賢玉和她的戰友們開始日夜輪換、反覆模擬。帶著自己的團隊遍訪導彈軍營與發射陣地,與二炮官兵們反覆論證、反覆研究,有時為了一組資料,哪怕是戈壁灘,她也會一待一個月,直到獲得她們想要的結果。經過李賢玉及其團隊三年的奮戰,我國資訊化戰略部隊的指揮系統艦網正式誕生。在二零零七年全國重大軍事演習中,李賢玉帶著她的最新成果接受上級領導的檢閱。上級領導見李賢玉真的將這麼多系統統一了起來,紛紛稱讚李賢玉的腦袋抵得上七個導彈旅。相信李賢玉的故事還會繼續下去,她會為我國繼續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