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歷的川藏線汽車兵裝備變化
馮正榮
我1972年12月入伍,當兵後就成了川藏線上的一名汽車兵,在部隊退休後又在川藏兵站部機關幫助工作到2021年,在川藏線工作了近50年時間,我與川藏線結下了不解之緣,結下了難以忘懷的情結。每當電視上出現川藏兵站部的鏡頭,我好像看到了自己家的事情一樣,看了又回放看;每當在公路上看到川藏兵站部的軍車,我好像看到了自己家的孩子一樣,都會駐足觀看。這就是一種川藏線情結。近50年來,我親歷、目睹和見證了川藏線汽車部隊裝備的發展變化。尤其是改革開放後,川藏線汽車部隊的裝備發展進入了快速換代時期,也是全軍裝備發展的一個縮影,值得記錄和宣傳。
我剛當兵的時候,川藏線汽車部隊還有部分連隊裝備的是解放戰爭時期從國民黨部隊繳獲過來的美國製造的T234型道寄車,汽車兵都叫它“大道奇”。
據史料記載,1943年,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了第六個年頭,國內運輸量大增,國民政府向美國提出了進口一萬五千輛中型運輸車的要求。蔣介石認為,沒人喜歡從左側上車。所以,國民政府要求美國生產一款右舵版車。美國把生產這批車的任務交給了克萊斯勒公司。他們生產出的這批中型運輸車,方向盤在右邊,有效載荷是三噸。解放戰爭的勝利,國民黨部隊投降了,連人帶車交給瞭解放軍,成了我軍組建汽車部隊的第一批人員和裝備。真是:“沒有車,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啊!最初的川藏線汽車部隊的駕駛員許多都是從國民黨部隊投誠過來的,當時戲稱這批人是“大炮轟過來的”。從國民黨部隊繳獲過來的這批車動力比較好,這款車的設計載荷是3噸,當年在川藏線上通常都按四噸裝載,而且爬山的動力比當時的“解放牌”還好。我們開“解放牌”上山的時候,遇到“大道奇”都會說,“讓美國佬先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川藏線汽車部隊的主戰裝備就是“大道奇”,這款車在解放大西南、進軍西藏、藏區平叛等重大軍事行動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款車的明顯缺點是方向盤在右邊。我國的交通規則規定靠右行駛,開右方向盤的車,估計路線有些誤差,加之這種車是長頭,對駕駛員的視線也有影響,川藏線上的許多事故都與估計路線不準確有關係。後來,這種車的器材缺乏,上高原經常因沒有器材修理擺在路上開不回來,有的停在道班,有的停在公路上無法開動。我記得,當時“大道奇”的內胎爆了,汽車兵就塞上麥草繼續跑。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大道奇”全部退役。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川藏線汽車部隊全部換裝解放CA10型貨車。新中國成立之初,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造汽車是一件美好但又遙不可及的夢想。1949年12月,毛澤東主席首次出訪蘇聯,在參觀蘇聯斯大林汽車廠時,他對隨行人員說:“我們也要有這樣的大工廠”。他為新中國描繪出了一幅民族汽車工業的藍圖。1953年7月15日,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在吉林長春市奠基。1956年7月13日,第一輛國產解放牌汽車駛下裝配線,從此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汽車的歷史。這款車是仿蘇聯的吉斯車製造的,C代表中國長春,A代表第一。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開始,由毛澤東主席親自命名的解放牌汽車陸續裝備部隊。當時科技不很發達,從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臺解放牌貨車到1986年,30年基本沒有大的改進。這款車動力差,上川藏線上的大山基本上需要兩三個小時,而且油泵容易發熱,夏天上山要淋水好幾次才能爬上山頂。老解放牌貨車駕駛室的座椅是整體式的,無法前後移動,高個駕駛員和矮個駕駛員互換駕駛時,把頂車木放在靠背後面支撐,坐上去不是很舒服。在高原發動車首先要搖冷車,初學開車者,首先要學搖車,尤其是冬天搖車時,很容易回火,有時候回火猝不及防,學員搖車有的把眼睛打腫、有的把鼻子打歪、有的把牙齒打掉、有的把手臂打斷。那時候因搖車致殘者在川藏線上年年有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川藏線汽車部隊的主戰裝備就是解放牌汽車,1979年的對越自衛還擊戰,川藏兵站部的兩個汽車團開赴前線,解放牌汽車發揮了巨大作用。上世紀九十年代,“解放牌”在川藏線上全部退役。
改革開放後,國家經濟發展迅速,川藏線汽車部隊的裝備也進入了快速換代期。從上世紀九十年初開始,川藏線上的汽車部隊陸續換裝東風EQ140型貨車。這款車是我國第二汽車製造廠在湖北十堰生產的新型貨車。據悉,早在1962年,第一汽車製造廠就專門研發了EQ140型5噸載重貨車,1964年試製出樣車後,將設計技術成果轉讓給了第二汽車製造廠。1969年第二汽車製造廠建廠,他們在借鑑世界上其它國家車型的基礎上,研製出了完全自主的車型。這款車的載重量由過去老“解放牌”的4噸變成了5噸。百公里耗油量卻由老“解放牌”的29公升降到了26公升,最高時速由老“解放牌”的75公里提高到了90公里。爬坡的動力明顯強於老“解放牌”。川藏線上的汽車兵開上這款東風車,明顯比過去舒適多了。汽車兵駕駛著這款車不僅完成川藏線的進藏運輸任務,而且多次轉戰青藏線完成進藏運輸任務。隨著幾十年的歲月變遷,這款車依然是川藏線汽車兵心目中的經典。
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從1999年開始,川藏線汽車部隊的裝備陸續由東風EQ140陸續換裝康明斯EQ1118貨車。這款車是第二汽車製造廠和美國康明斯公司合資的產品,裝配美國康明斯柴油發動機,在湖北十堰生產的換代產品,由燒汽油改成了燒柴油,載重量由東風貨車的5噸增加到了8噸,耗油量還明顯下降,而且由過去的長頭改成了齊頭,駕駛員的盲區減少了,視線開闊了,安全性提高了。這款車還具有載重量大,速度快,轉向靈活,爬坡動力好,安全可靠的特點,是一款跑川藏線的理想車型,是汽車兵喜歡的“鐵馬”。這款車參加了汶川“5.12”抗震救災、野外駐訓比武和“鐵騎”系列演習等。2013年,墨脫公路恢復通車後,由5臺EQ1118型貨車組成的車隊挺進墨脫,成功進行了試驗性運輸。2014年,川藏兵站部組織50臺重型運輸車,首次成建制向墨脫邊防直達運送物資。
2007年開始,川藏線上的汽車部隊又陸續換裝斯太爾1291貨車。這款車是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山東濟南製造的新型貨車。中國重汽的前身濟南汽車製造廠,是我國最早研發和製造重型汽車的企業,是中國重型汽車的搖籃。1983年,中國重汽與奧地利斯太爾戴姆勒普赫公司達成協議,引進了斯太爾整車技術,製造了斯太爾重型貨車。這款車燒柴油,載重10噸,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而且,車輛的各種效能都比“康明斯”有了新的提高。這款車在支援四川“帳篷新生活行動”運輸、支援四川甘孜牧民定居建材運輸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這是一款在川藏線上很受歡迎的車型。
隨著部隊裝備的不斷改善,從2010年開始,川藏線汽車部隊又陸續裝備了豪沃ZZ1167貨車。這款車也是中國重型汽車有限公司製造的新型貨車。燒柴油,載重10噸。這款車無論是承載能力,還是行車動力都有明顯提高。而且,轉向輕便,操控穩定性好,在山區迂迴道路上駕駛得心應手,高速行駛比較穩定,制動效果好。駕駛室內飾寬敞明亮,有空調,還有臥鋪,可供駕駛員臨時休息。車胎在選材上也是別具匠心,防滑耐磨,抗腐蝕能力都有全面提升。總體上看比“斯太爾”又上了一個檔次,車輛的穩定性、舒適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該款車多次完成進藏駐訓和演習任務,是目前川藏線汽車部隊通用運輸的主戰裝備。
改革開放後,川藏線汽車部隊的裝備換代很快,除了上述主要裝備的更換外,還更換過東風EQ141型、東風EQ1092型、斯太爾1162型等等。
川藏兵站部已經在高原行車連續16年無亡人事故,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和改革開放後,車輛裝備的改善有很大關係。現在川藏線汽車部隊的裝備有了很大變化,但川藏線上的汽車兵艱苦奮鬥的精神沒有變,“艱險多,嚇不倒;條件差,難不倒;任務重,壓不倒”的川藏線精神沒有變。軍改後的新一代汽車兵正以堅定的信心、昂揚的鬥志、嶄新的面貌馳騁在川藏線上,完成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賦予的各項任務。
(本文插圖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作者簡介:
馮正榮 甘肅省酒泉市人,1954年2月出生,1972年12月入伍,入伍後就成了川藏線上的一名汽車兵。曾任連隊文書,營部書記,連隊副指導員,指導員,副教導員,宣傳股長,兵站站長,宣傳科長,大站政委,幹休所政委。曾四次榮立三等功。2003年在部隊退休後,一直在川藏兵站部機關幫助工作到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