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南北朝時期的花木蘭,在待嫁的芳華年齡,扮成男子,代父出征,抗擊柔然,留下驚心動魄的故事。此後‘花木蘭’的名字,便成為了巾幗英雄的象徵。
不過,花木蘭的故事,至今仍在有限的史料下,尚未證實真假。但除去花木蘭,還有不少女中豪傑,真實地存在於我國曆史上,以一腔愛國熱血,不輸於男兒的氣魄,或英姿勃勃地走上戰場,或在軍營後方,以己之所長,於艱苦的環境中,頑強不屈地為祖國的和平與發展,傾盡全力。
01
民國時期,戰火紛爭,多數百姓過著困苦的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1930年有一個女嬰在一個共產黨家庭出生,她就是元帥聶榮臻的女兒‘聶力’。
1930年9月,生於動盪年代的聶力,成長經歷也相當曲折,她4歲時,和母親張瑞華被敵人抓進監獄,期間,敵人對她母親嚴刑拷打,母親什麼都沒說。而一些女特務便想從小聶力口中套得一點訊息,為此偽裝成共產黨人士。
小小年紀的聶力,和母親一樣,擁有頑強不屈的品質,且十分機敏,即使被威脅送孤兒院等,也堅決不吐露一個字。
敵人在無奈之下,只能把她和母親等一行人給放了,之後因她父母為革命而奮鬥,工作非常繁忙,並出於對她的安全考慮,就把她寄養在老鄉家。
寄人籬下的滋味也不好受,加上當時的生活條件很困苦,她為了生存,便以稚嫩的肩膀扛起生活重擔,平時不僅要幹家務、幹農活,還要外出做童工,成長經歷非常辛酸。更令她難過的是,其他小孩有父母陪伴在身邊,而她卻長期無法和父母見面。
02
聶榮臻元帥而立之年才有這麼一個女兒,對女兒自是疼愛不已,在與女兒分隔兩地之前,即使每天工作再忙碌,晚上都要回家哄女兒睡覺。
而當時,張瑞華在地下黨做交通員,為革命事業奔波,生活艱苦,在缺乏營養的情況下,沒有奶水餵養女兒,女兒又喝不慣牛奶,不願喝,總是哭,聶榮臻看著擔憂不已。為了不讓丈夫太擔心操勞,張瑞華下了很多功夫,才讓女兒習慣喝牛奶。
而聶力被寄養在老鄉家後,聶榮臻一直隨身攜帶著女兒的娃娃照,在戰火紛爭的歲月裡,思念女兒了就拿她的照片出來看看。15年後,他才得以和女兒團聚,當時聶力16歲。
1950年3月,獨立頑強,和父母一樣愛國的聶力,加入了共產黨。高中畢業後的第二年,24歲的她前往蘇聯留學,列寧格勒精密機械與光學儀器學院就讀,期間刻苦上進,專心積累自己的文化知識,立志報效祖國。
1960年,她留學回國,被分配到了中國首個導彈研究機構——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部第五研究院。
在那裡,她穿著軍裝,從實習生做起,在日以繼夜的努力中,憑藉自己一點一滴的汗水,抱著一顆愛國之心,一步一步地走上了國防科研的道路,參加了有關導彈控制系統自動駕駛儀研製等工作。
1971年,她在出色的表現下,被調到了科研處,繼續為祖國的軍事科技發展做貢獻,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升遷,於1977年,被調到國防科委科學技術部海軍局,在那裡擔任副局長。
03
1979年,在她與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即將完成測量船的總體建築及裝置安裝,為此,聶力以葉帥寫的一首詩給這項科研陳國取名為:“遠望”號,中國因此成為全球第4個擁有跟蹤測量能力的國家。
在軍事科研領域做出出色貢獻的聶力,在1988年,榮獲少將軍銜,在1993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中國第一個女中將。而她的丈夫丁衡高,也毫不遜色,在科研領域辛勤奉獻了自己的力量,並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在94年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被授予上將軍銜。
聶力自小在紛爭的戰火下長大,成長經歷曲折辛酸,但她並沒有向敵人與困境低頭,就像她的父母一樣,不斷在苦難的歲月中積累自己的實力,最終成為國之棟樑,成為了令人敬仰的巾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