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粥”,很多人應該非常熟悉,早上吃早飯,來碗熱粥暖暖胃,胃口不好來碗熱粥,甚至生病或久病的時候,喝點熱粥補充元氣。
所以,“粥”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相當重要的,也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其實粥的好處早在《黃帝內經》就已經介紹了,粥漿入胃,可以疏洩緩解,“則虛者活”;發汗散寒,“則實者活”。
在中醫裡面,對於疾病的將息法中,就有一個很特別的場景,那就是喝藥之後,再喝點熱粥,以助藥力的發揮。
對於藥後喝粥,有一個專業的名字,叫做“啜粥”。
尤其是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開篇第一方桂枝湯的煎服法中,就提到了喝藥之後的“覆被”和“啜粥”,這樣可以幫助方藥發揮更強的實力。
那麼,為什麼要喝粥呢?其實這種方法有這4大好處。
一、增助藥力,助邪外出
說起《傷寒論》中,最經典用此法的方子就要屬桂枝湯,“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
透過攝入熱粥來為增加汗源,起到治病或緩解症狀的作用。《金匱要略》中的瓜蔞桂枝湯和桂枝加黃芪湯,都用到了此法。
這種啜熱稀粥的方法,其目的是為了讓谷氣充養,振奮陽氣。
同時加強發汗解表的能力,從而調和體內的營衛平衡,使得侵犯體內的邪氣能夠透出體表。
比如三物白散,藥方以巴豆為主,溫散體內的寒氣,化飲逐水,啜熱粥的用意為了“下利”。
巴豆具有“得冷性緩,得熱性速”的特點,攝入熱粥,可以幫助瀉下祛邪的能力。
所以上面的這四首方劑啜粥的共同目的,都是為了增強藥效,祛邪外出。
二、制約藥性,保護胃氣
既然啜熱稀粥可以增強部分藥物的功效,那麼同時也可以制約藥物的某些特性。
比如對於寒實結胸證,會採用三物白散治療,其實巴豆在遇熱之後會增強逐水下利的功效,如果沒有控制好會出現瀉下過度的情況,最後傷及我們的胃氣。
因此在三物白散的使用方法中還提到了,如果瀉下過度,則進冷粥,可以減緩巴豆的瀉下速度。
中藥裡面有很多的藥物具有苦寒的藥性,苦寒太過會導致胃氣受損。
所以一些醫家會用辛溫的中藥制約苦寒,還有一些醫家就會用攝入熱粥的方式,保養胃氣。
三、健脾益胃,養陰生津
很多人都知道,喝粥可以養護我們的脾胃。
因為粥類大多比較稀軟,有助於我們的消化,而且粥中含有很多的水分,同時也起到了補充津液的作用。
其中醫聖張仲景的桂枝湯,也是在喝下湯藥後,服用熱粥,不僅是為了增強藥物的藥效。
因為桂枝湯證的發病原因是體內的衛強營弱,啜熱稀粥可以養護胃氣,補充陰液,起到益陰生津、培補汗源的目的。
四、溫陽散寒,建立中州
說起“建立中州”就不得不提《金匱要略》中的大建中湯了,大建中湯可以治療和緩解脾虛寒盛等症狀,藉助粥的熱力,能夠補益脾氣,暖胃驅寒,建立中州。
除此,理中丸證就是因為中焦陽虛,寒溼內阻,患者大多嘔吐腹痛。
而且寒邪較重,如果兼有腹滿的症狀,理中丸去掉白朮加上附子,服藥之後可以飲熱,既可以溫胃散寒,又可以保護脾胃。
醫聖張仲景提倡的啜粥之法,對於我們現在的臨床治療依然有著很大的作用。
但我們需要記住的是,中醫素來強調的“有是證用是藥”,只有在需要“啜粥”的時候,才能喝粥。
而有些病症的方藥使用中,明確的指出了“不須啜粥”的情況,比如麻黃湯。
因此,對於藥後啜粥這種將息方法,需要靈活運用。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