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凌晨,三十五軍一○五師某團前衛營(二營)勝利渡江後迅速在南岸集結,追殲南逃的敵人。在夜色蒼茫中,我向前衛營全體同志講話,簡單交代了任務,隨即開始進發。沿街電燈時明時暗,四周冷冷清清。在行進中,偶爾聽到不遠處有零亂槍聲和人的呼喊聲,但我們想到後續部隊會進行搜尋和處置,我們不能耽誤時間,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追殲逃敵。勝利的喜悅使大家忘記了連日作戰的疲勞,部隊士氣高昂,精神振奮,快速前進。我們進挹江門,過鼓樓,當行至新街口時,隱約看到了街中心豎立的孫中山先生的銅像,令人肅然起敬。
我們從新街口轉向東,沿中山東路至中央醫院(現南京軍區總醫院)門口時,已走了20餘華里。這時天色已微明,部隊停下來休息。剛坐下不久,偵察員報告,中山門外還有國民黨一部分部隊未走。我們立即追趕上去,經過了解他們是中山陵園所屬的拱衛大隊。我們意識到這個拱衛大隊是一支特殊的武裝,是負責警衛孫中山先生陵墓的,絕不同於國民黨參加反革命內戰的一般軍隊。所以,我們與他們的領導人代處長範良和拱衛大隊長王全中校談判,取得了協議。我們迅速將這個情況向上級報告,上級同意我們的處置,決定解除我們追擊敵人的任務,要我們控制紫金山,警衛中山陵和天文臺。
我們的部隊開到中山陵園廣場集結,石副團長和營的領導幹部劃分了各連擔負的任務:四連進駐天文臺,衛護天文臺的安全;五連守護中山陵,對通向南京市區的各條路口派出警戒;六連進駐靈谷寺,向馬群和孝陵衛方向派出警戒;營部駐明孝陵附近的中山植物園。這時我對全營指戰員講話,強調了守衛中山陵和紫金山天文臺的重要意義,並要求大家嚴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和入城守則,做到秋毫無犯。
講話完畢,石副團長去五、六連具體指導設定哨位和組織巡邏隊,我由王全陪同去察看蔣介石和孫科的公館。蔣介石公館又名美齡宮。據王全介紹,這是蔣介石、宋美齡做禮拜的地方。美齡宮建築金碧輝煌,內部陳設也十分豪華。孫科公館外表不怎麼樣,內部傢俱和裝飾卻富麗堂皇。我對王全說:中山陵園內所有國民黨要人的公館,我們解放軍全不進駐,仍由你們陵園管理部門看管,聽候南京市軍管會前來接收。
中午我到了中山植物園,受到技術員吳敬立和潘祖恆等的熱情歡迎,他們一直堅持工作,保護園內的各種裝置,終於盼到了解放軍的到來。他們騰出好幾間房子,安排二營營部人員住宿,對戰士們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
下午,範良陪同我和石副團長上中山陵謁陵。路上我們看到哨位上都是兩個戰士值勤,一個持槍解放軍戰士,一個徒手拱衛隊員,配合得很好。我們沿著臺階上山,進到中山陵的祭堂大廳內,懷著崇敬的心情,向孫中山先生的坐像鞠躬默哀,然後進入墓室繞著中山先生臥像和遺體環行一週。半天多來,我留心觀察,中山陵園蒼松翠柏,碧瓦銀牆,維護完好,中山先生陵寢內外整潔、有序。我對範良說,為了迎接解放,你的工作做得不錯,現在南京解放了,你應該帶領陵園拱衛大隊的全體人員,認真守衛執勤,把工作做得更好。範良聽了很受鼓舞。從那天起,我們就建立了友情。
當我和石團長回到二營營部時,剛好四連政治指導員從天文臺下來彙報部隊進駐天文臺的經過。他說,連隊一到天文臺就受到全體人員的熱烈歡迎。臺裡的科技人員和職工表示一定要堅守崗位,把天文工作搞得更好。下午5時,我們到師部彙報了和陵園範良、王全二人談判的情況,以及部隊進入中山陵後對營、連的部署以及任務的區分等,師首長完全同意我們的安排,並說,本來按軍部的部署,控制紫金山,保護中山陵和天文臺是一○四師的任務,由於你們帶領前衛營追擊敵人,進軍迅速,先期到達中山陵,並和陵園管理部門領導人談判,達成了協議,這樣軍部就改變了決定,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們去完成。
中山陵是中外矚目的重要的古蹟名勝所在地,南京剛剛解放,城內外秩序混亂,對中山陵是否保護得好,關係十分重大,黨中央和總前委對此都非常重視。師首長決定石副團長回團部主持工作,由我留在中山陵園內,領導二營完成守衛任務。
當我回到中山陵園時,已是晚上8時多了。我想親身體驗一下黑夜中在中山陵園祭堂前守衛的感受,同時在高處觀察南京市夜晚的景象。我跨著石階,默默地數著石級,一共392級,便走到了中山陵祭堂大廳門外。我作為第一批解放軍戰士守衛在中山先生的陵前,感到十分自豪。向西望去,南京城內燈火輝煌,春風微微吹來,彷彿聽到了人們慶祝南京解放的歡聲笑語。
搜尋無名洞
夜晚,回到營部駐地,我立即傳達了上級關於保護中山陵園的指示,佈置搜尋山林。第二天一早,五連巡邏隊在太平門南邊城牆東北角的嶙峋怪石中,發現一個枯藤雜草掩蔽下的暗洞。洞口一米見方,洞內黑黝黝的,深不可測。詢問附近群眾,說是國民黨工兵挖的,據說可通城內。這裡離廖仲愷墓、天文臺、中山陵都很近,我當即決定武裝搜尋。
我要五連連長、指導員集中全連的手電筒,帶領一個尖兵排,鑽進了黑黝黝的洞口。另留一個排在洞口接應。在十幾支手電匯成的光柱照耀下,戰士一個接著一個弓腰前進。走了十來米,洞身突然開闊,幽暗中滴水的叮咚聲,亂石的墜落聲,蝙蝠的撲打聲……更增添了神秘、恐怖的氣氛。
突然,一個戰士絆了一跤,大家頓時緊張起來。用手電筒照去,只見地下拋著幾隻檔案箱和一堆堆燒盡的紙灰。一切證明,洞裡曾經隱蔽過敵人。又搜尋了半個多小時,我們終於看到了亮光,眼前出現一扇十分隱蔽的鐵門,果然已是城內。這是一條精心構築的軍用暗道。它的發現,既可切斷城外殘敵到市區騷擾的通道,又能避免市區壞人從這裡對陵園地區造成威脅。我們立即對兩面洞口採取相應措施。經過戰士們仔細搜尋,陸續發現了許多類似的暗洞、地堡、古穴。我們明確了巡邏重點,確保了附近地區的安全。
一天上午,發生了一個意外情況。我到四方城一帶巡視時,發現運輸部隊戰士正推著一桶桶汽油,堆放在公路兩旁的松林裡。我一見十分焦急:眼前枯草季節尚未過去,一根菸蒂也可能引起滿山大火,何況是數千桶汽油?從軍部通知中我才知道,原來這是從大校場飛機場繳獲的,因那裡不斷遭到敵機轟炸,上級考慮到中山陵地區不大可能成為敵人轟炸的目標,決定全部轉移此地,要求我們嚴密守護。
為了防止發生危險情況,我們立即在汽油堆集地區實行特別警戒。正在緊張佈置時,突然收到通知,讓我迅速趕去軍部參加緊急會議。一場比汽油更大的危險已經迫在眉睫。
智克敵四師
原來,問題出在那支盤踞湯山的部隊——敵暫編第四師身上。
我們出發追擊的那天,這支部隊見大勢已去,無處可逃,就打出旗號,幾次三番放出投降訊號。軍首長明確答覆,可以談判,但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但他們並不打算繳械,而是提出保留建制,和平改編的要求,並聲稱早已看清了形勢,等待大軍過江,還說他們部隊中有我們黨的地下組織,要求作為起義部隊加入解放軍。
面對這一複雜情況,軍部一面迅速向有關方面調查這支部隊的底細,一面要求敵四師撤離碉堡成群、工事堅固的湯山地區,等待命令。敵四師已轉移孝陵衛一帶,有種種不安全的跡象。
投鼠忌器,為了確保中山陵園的安全,解決這支部隊必須智取。軍部決定由我和三一三團政治處主任戴逸以軍部派駐幹部的身份,立即進入敵四師,以麻痺並穩住他們,同時摸清這支部隊的真正面目。
出發前,我命令駐陵園一、二營加強對孝陵衛街方向的警戒,並增調一個加強班進駐美齡宮,居高臨下,日夜監視敵四師的動靜,以便一旦發生意外情況時緊急接應進入敵四師後,經與敵人多方周旋及深入調查,我們發現,這支部隊並非如他們自己所標榜的那樣是違抗國民黨軍命令“按兵不動”的“有功之臣”,而是一夥頑固與人民為敵的危險敵人。
我們以參加報告會為名,及時將情況向師部彙報。師部也正好摸清了情況,指示必須立即拔除這枚埋在南京城郊的定時炸彈!為了確保中山陵園及附近地區的安全,這將是一場特殊的戰鬥。
師黨委制訂了周密的戰鬥方案,決定把敵人調到江寧縣城南的橋頭村、橫嶺村一線,那裡的地形對於我們圍殲頑敵十分有利,而且遠離中山陵地區,無損壞中山陵之虞。部署完畢後,宋獻章政委又向我面授機宜,我們詳細地研究了行動的具體時間和一切細節。
現場察看地形後,我立即趕回敵四師,傳達軍部指示,命令該部在指定期限移防橋頭街一帶。敵師長見我們幾個幹部並沒有撤走,並準備隨隊出發,以為萬無一失,便滿口答應。
敵四師準時進入移防地區。按照預定部署,我師師部通知敵師長,要他們全師排以上軍官到大祠堂開會,聽宋獻章政委講話。敵師長事先到祠堂周圍看看沒有動靜,便率領全師數百名軍官到大祠堂參加會議。聯絡副官一直跟在我後邊。我見敵師長和全體軍官已去,便提出集合全體士兵講話。副官見我們不過十幾個幹部,諒無大礙,便照令執行。
在橫嶺附近一塊空曠的平地上,敵三個步兵團和師的直屬隊三千多人,一個個肩掛揹包,手攜武器,整隊來到。我看時間已到,便站在一處高坡上下達口令:“立正……槍放下……向後轉……齊步走……”等士兵離開武器二十米左右,我高喊:“立定……向後轉……放下被包……坐下!”這實際上也是一聲發起戰鬥的口令,隱蔽在四旁樹林和農舍裡的戰士,猛虎出山似地衝了出來,手端機槍對準嚇得發抖的國民黨士兵。聯絡副官來不及反抗,已被我們逮捕。
一陣騷亂平定之後,我大聲地向敵士兵宣佈:“你們的師長拒不投降,已經被扣押了。上級決定暫編第四師解除武器,全體軍官由一○五師師部處理,士兵由所屬各團接收,願意參加解放軍的,歡迎你們加入人民軍隊的行列。”說完,就由事先準備接收的幹部分別把這些放下武器計程車兵帶走。
此同時,祠堂內出現了另一幕驚險的場面,幾百名敵軍軍官坐在一起,宋獻章政委走到臺前,莊嚴地宣佈我軍命令,開門見山地說:“只有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才是你們唯一的出路!”祠堂內頓時亂成一團:有的目瞪口呆,有的議論紛紛,有的大聲叫罵,煽動反抗……敵師長還沒來得及拔出武器,視窗、門洞閃電似地伸出一挺挺機槍,埋伏在內廳的我師部警衛連戰士齊聲高喊:“繳槍不殺!”敵軍官見大勢已去,只得乖乖地舉手投降。
就這樣,沒有一聲槍響,這股三千多人的國民黨殘部被全部解決。上級的英明決策,確保了南京城郊的安全。使我們順利完成了保衛中山陵及周圍地區的任務。
(作者:劉志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