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璞
人才梯次建設、年輕官兵培養使用等工作,不僅反映基層帶兵人的抓建理念,也考驗著他們的眼光和智慧。前段時間,一名基層主官在確定執行某項任務人選時很是糾結:是選派經驗豐富的班長骨幹,還是選派具備培養潛力的年輕戰士?類似的“選擇題”,相信不少基層幹部都曾遇到或正在經歷。在一些單位,為了保證任務完成質效,往往把老同志作為第一選擇,年輕官兵則很難獲取信任,得到鍛鍊機會。
沒有誰是天生的骨幹,人才的成長需要在實踐中千錘百煉。基層帶兵人不妨多給年輕官兵一些機會,讓他們在重大任務中,在關鍵吃勁崗位,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幹。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年輕官兵也要在日常工作訓練中抓住一切機會加鋼淬火,努力提升能力素質,靠本領和優異表現贏得信任、獲得機會、取得進步。
集訓比武,這次沒選“老同志”
■某資訊通訊旅指導員 徐弘源
“7分26秒!”隨著光纜接頭盒的最後一顆螺絲被擰上,連隊下士丁佳偉的集訓考核圓滿結束,我懸著的一顆心終於可以落下了。
丁佳偉此次參加旅裡組織的專業集訓,前期還經歷了一番波折。一個多月前,收到上級將舉行專業比武競賽的通知後,旅裡決定組織專業集訓選拔參賽人員,要求各連推薦人選。
就在此時,丁佳偉找到了我:“指導員,我想申請參加光纜接續專業集訓……”見到年輕戰士毛遂自薦,我雖然略感驚訝,心裡卻很欣慰。在與連長商量後,我們決定派丁佳偉參加。
沒想到,這個決定遭到了一些骨幹的反對,原因是光纜接續課目專業性很強,以往連隊選派的都是經驗豐富的班長骨幹,而丁佳偉之前是營部戰士,去年才剛下到連隊,要想在旅集訓隊脫穎而出,在比武競賽中取得好成績,難度極大。
謝 巖繪
大家的反對讓我心裡犯起了嘀咕:丁佳偉雖然兵齡不長,接觸專業訓練時間不久,但已經展現出很高的訓練熱情,專業能力水平提升很快,是個有培養潛力的好苗子。如果他能到集訓隊淬火一番,說不定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再者,每次遇到重要任務都是讓老兵出馬,新同志總得不到鍛鍊,對連隊人才培養和骨幹梯隊建設很不利。想到這,我覺得還是應該給丁佳偉這個機會。
“大家之所以有不同意見,也是為了能拿好成績。”得知我的想法後,三級軍士長申立勇善意提醒,“萬一年輕同志最終因經驗不足而拿不到名次,導致連隊與榮譽失之交臂,豈不可惜?”
一頭是爭金奪銀的保險選擇,一頭是主動請纓的年輕同志,到底該咋選?我反覆掂量,最終還是堅持了最初的決定——今年拿不到獎牌還可以等明年,年輕戰士身上的拼勁、衝勁更需保護和激勵。同時,我也想借此機會,向官兵傳遞這樣的資訊:在成長成才路上,只要你有目標、想奮鬥,連隊都會盡力提供幫助、創造條件。
第二天,我和連長專門召集班排骨幹開了“碰頭會”,對連隊推薦參加旅集訓人員名單進行說明。瞭解到我們的想法後,大家都表示理解和支援,丁佳偉這才得以參加集訓。
深知機會來之不易,在集訓中,丁佳偉像海綿一樣竭盡所能學習吸收理論知識,廢寢忘食強化操作技能,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跟在教員後面虛心請教。經過不懈努力,他的操作動作愈發嫻熟,成績突飛猛進,完成光纜接續的時間從最開始的20多分鐘縮短到僅需七八分鐘。
丁佳偉用實實在在的表現證明了自己,我也更加堅定了未來工作的方向:要給年輕戰士更多的鍛鍊機會,敢讓他們挑重擔,這樣既提升了他們的專業能力,也為連隊培養儲備了更多人才。
處置特情,不再只有尖刀班
■王哲浩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 王 涵
嶺南腹地,第74集團軍某旅一場晝夜綜合連貫演練火熱展開。遭“敵”襲擾、地段染“毒”……各種特情紛至沓來,裝步三連連長呂榮強沉著應對,派出人員一一化解。
筆者注意到,處置特情的人員中,不乏兵齡尚短的年輕戰士,不再只有尖刀班。呂榮強說,要多給年輕同志執行重要任務的機會。談起這個新變化,不得不從去年的一次實兵對抗演練說起。
“前方密林發現地雷!”聽到電臺裡傳來的情況通報,呂榮強迅速下達指令:“尖刀班前出排雷!”然而尖刀班剛完成排雷任務,新的“敵情”隨之而來。來不及鬆口氣,呂榮強再次命令尖刀班前出搜剿“敵人”。
怎麼處置特情的都是這個尖刀班?三連的做法很快引起了訓練監察組的注意。他們還發現,三連的尖刀班裡難見年輕戰士的身影。
“演練中,遇到險難情況,年輕戰士有時難免會掉鏈子,尖刀班能保證任務高質量完成,讓人用著放心。”呂榮強解釋說,連隊對年輕戰士的訓練一直很重視,但一到大項演訓任務,擔綱負責的往往是最放心、最穩妥的“老同志”。
這次演練前,考慮到地域陌生,且時間跨度長、涵蓋內容廣等因素,三連除了根據一般情況編配了處置分隊外,還專門抽調各專業經驗豐富的骨幹力量組成尖刀班,處置突發情況、執行特殊任務。演練開始後,“敵情”、地形等複雜程度超過預期,派出尖刀班處置特情幾乎成了呂榮強的唯一選擇。尖刀班的戰士也不負眾望,憑藉著過硬的軍事素質,出色完成了各項任務。
“但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只憑一個尖刀班怎麼可能應付得來?”瞭解完前因後果,訓練監察組對三連的做法提出了質疑,如果過度依賴尖刀班,部隊整體訓練水平和官兵實際作戰能力如何得到全面檢驗呢?
於是,覆盤檢討會上,訓練監察組就此問題組織討論。一些人表示支援在大項演訓任務中抽組尖刀班的做法,理由是尖刀班能夠確保任務完成,即使真上了戰場,也有其存在的必要。
另一些人則針對是否要在重大任務中使用鍛鍊年輕官兵發表了意見。他們認為,很多一線帶兵人之所以不敢安排年輕戰士執行重要任務,主要是害怕誤事出醜。“過度依賴尖刀班,說到底還是對本單位的整體訓練水平沒信心、不託底。”
綜合多方意見建議後,該旅以這件事為契機,對人才培養使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鼓勵基層帶兵人以任務為牽引,搭建人才培養平臺,讓訓練場直通演兵場,縮短人才成長週期;同時,建立健全容錯機制,在科學組訓、安全訓練的前提下,給予年輕官兵試錯空間,解決基層帶兵人幹事創業的後顧之憂。
“平時多經風雨、多受歷練,官兵們面對突發情況心裡就不會‘打鼓’,我們用起來才能更放心。”呂榮強說,現在有了上級支援,他們在年輕官兵培養使用上徹底放開了手腳,一個個“後起之秀”在演訓實踐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