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有朋友向我吐槽,他高中時的同學請客邀他參加,那天正好身體不適,微信上做了說明,可同學又來電話說,晚上的宴請如何重要,一定要給個面子。最終他還是沒去參加。
幾天後發現同學把他在微信中拉黑了。他的這位同學在省上某部門工作,平時也會在微信上互相問候,往來並不十分密切。
這種近而不親的關係是最難把握分寸的,你的言行,應該是傷到同學的面子了,我告訴朋友。
(一)面子是什麼
面子是個魔性的存在:看不見,摸不著,似有似無,人人都想要,時時怕丟失。它很像是東西,因為它可以失,可以得,可以給,可以撿,可以爭,可以撕。但它確實又不是東西。任何事只要和麵子聯絡起來,就一定是個事兒。
面子是漢語所特有的詞語,也是中國文化應有的內容。迄今為止,國人對面子還沒有確定性的定義,因為面子本身就沒有確定性。魯迅先生有篇文章《說面子》把面子和臉混在一起說,反而讓面子的概念更模糊了。
美國傳教士阿瑟•史密斯曾經說“如果正確理解面子所包含的意思,會發現面子就是一把鑰匙,它可以開啟藏有中國人許多重要品性的密碼箱”。我理解他的意思:面子問題確實是個問題,難以理解;弄清楚面子是怎麼回事,就能瞭解中國人是怎麼回事。
魯迅先生說面子“是中國精神的綱領,只要抓住這個,就像二十四年前的被拔住了辮子一樣,全身都跟著走動了”。儘管沒有定義什麼,先生好像是要從另一個角度去觸控面子的根本。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文化的特點是群體性文化,人們活在相互關係之中。在沒有自我的文化裡,個人的價值和自己有關,但更多的是和他人有關。一個人只有在他人面前,才能體現價值,這個價值差不多就是面子。
面子居然可以量化,但大、小、多、少和數學無關,和關係親疏有關,和地位身份有關,和一種感覺有關。
(二)面子的故事
面子和國人如影隨形,生生世世的漫漫歲月,時時處處的日常生活,熙熙攘攘的芸芸眾生,有太多關於面子的各種各樣的生成原則,各種各樣的保全方法,各種各樣的可笑或笑不出的故事
這是我剛上班時聽到的。公司下屬某個分廠的人事科長,是七十年代從甘肅貧困縣招工進廠的,和他同時分配到車間的還有位上海女知青,曾在甘肅插過隊的,後來他倆結了婚。每當人問起他老家在哪裡,他會首先回答,我愛人是上海人。
有朋友以此取笑並追問,是因為虛榮還是面子。他說自己家裡窮,剛進廠普通話都不會說,總讓人小瞧,後來結婚娶了上海知青,儘管長得醜一點,但我自己有了面子,這種面子還帶來了自信。
普通人對面子的訴求,簡單直接實際,更多的體現為一種自我安慰,一種對認可的期望罷了,所以大多是不被重視的。
趙太爺的兒子進秀才的當天,阿Q說他也姓趙,而且比秀才還長三輩。我的理解,阿Q的姓趙只是酒後的自慰,但趙老太爺不準阿Q姓趙,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假若趙太爺給了阿Q姓趙的面子,阿Q在未莊的日子就會好很多。
面子既是具體的也是抽象的。給不給面子,給多少面子;要不要面子,要什麼樣的面子。因人、因事、因時、因地、因心情而異,這就更加渲染了面子的隱晦感和神密性。
清朝時有位縣令被判斬首,刑前聽說他要和一些強盜無賴一同行刑,於是向官府表達了最強烈的不滿,透過求情被恩准穿上官服赴死。由此我們便能體會到死要面子的執著與悲壯。
(三)面子並不簡單
面子看上去是面子,但它更多的不是面子,面子裡面潛藏著人情、尊嚴、胸懷、嫉妒、虛偽,以及種種。面子可以救人,也可以殺人,可以成就人,也可以摧毀人,這正是面子迷惑人的理由。
這件事大家應該還沒有忘記。一對情侶在飯館吃飯,旁邊桌上喝了酒的年輕人衝著女孩吹口哨,男朋友提議我們走吧,被口哨激怒的女孩問,你還是不是男人!要做男人的男朋友于是挺身去理論,結果連中幾刀,臨死前問女朋友,我現在是個男人嗎?
當然吳三桂的面子更為驚天動地。他是準備好了要降李自成的,他已經在去京城的路上。
第一天有人報,你家的財物被義軍沒收了,他淡定地說:沒事,我回去後他們會全部還我。
第二天又有人報,你父親被義軍扣押了,他依然淡定:沒事,我回去後他們一定會放。
第三天又有人報,你的愛妾圓圓被義軍的人睡了。這次吳三桂不淡定了,沒有說回去她一定還會和我睡。他生氣了,據說是怒髮衝冠:還有何臉面回京城。於是他返回山海關,聯合清軍滅了大順。
義軍給了吳三桂一個將軍的面子,卻撕破了做為男人的面子,他用一個男人的面子改寫了中國歷史。
(四)面子是不平等的
儒家文化非常重視人倫關係,對人設計了對應的角色定位,規定了人在社會上的差異性,為面子的不平等提供依據。
所以在中國,面子和身份地位是正相關的,地位越高,財富越多,面子就越大、越有價值。不同的階層對面子的訴求也是不同的。當然,有這樣資格的還包括黑社會老大。
所以最在意麵子的,當屬有頭有臉的人,在中國既有頭又有臉的莫過於為官者。
中國的官員看重面子,是因為官員是被別人安放在那個底坐上的,只有塗抹上閃耀的金身才能服眾。在他們那裡,自己發不發光不要緊,面子一定要有光。
面子是和威嚴兩面一體的東西,維護面子就是鞏固職位,所以為官者都要勇士般地守護自己的面子。無論如何領導的面子神聖不可侵犯,否則你失去的不僅是面子,甚至更多。
郭子儀可以稱得上唐王朝的中流砥柱,晚年閒賦在家,忘情聲色以排遣日子。有天客人盧杞拜訪,郭子儀馬上命身邊家眷和歌伎迴避。兩人談完事送走盧杞,才讓家眷出來。
家人不解:平時待客家人並不避諱,今天為何?郭子儀說盧杞有才幹,心眼小,好面子,他長得醜,半邊臉是青的,你們看見忍不住會笑,日後他若得志,我們全家必遭禍端。
後來,盧杞果然做了宰相,但凡得罪或恥笑過他的,全都未免殺身之禍,只有郭子儀一家被他特意照顧。郭子儀的智慧在於充分尊重領導的缺點,在生活點滴中懂得維護領導的面子,領導自然也還他一個面子。
(五)面子沒有好壞
面子是人性中就有的東西,它異化於人又離不開人,在中國的文化底色中,面子就象萬花筒,從不同角度折射人性。我們聽到面子有大小、多少、薄厚的區分,但面子有沒有好壞的價值判斷呢?
試圖和麵子決裂的人,總說面子一文不值,我以為面子的確是有價值的,它不象裡子那樣隱藏一切,面子是擺在面子上的,只要擺出來展示便能夠比較和衡量,只不過衡量的結果大部分只能意會罷了。
其實對面子我並不反感,面子本身無可厚非,可以厚非的是要面子的人要的是光明磊落,還是虛偽貪婪;給面子的人給的是坦然公正,還是卑劣自私。
當然一個人如果為了實現某個宏大的目標而置面子於不顧,那是一定能實現目標的,最有力的證據數韓信的胯下之辱和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