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和睦家京北婦兒醫院 中醫科 何心怡
立秋之後,幾場秋雨洗去三伏天的潮溼和悶熱,隨著末伏結束,即將迎來天高雲淡、爽朗宜人的秋季。
秋季從立秋始,經過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天氣逐漸轉涼,日照時間變短,陽氣減弱、陰氣漸長,是自然界成熟收穫的季節,宜順應天地萬物收斂的趨勢,儲積能量,為過冬做好必要的準備。
秋季生活方式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載: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提示秋季氣候以收斂肅降為主,關鍵詞是“收”。
人們的日常活動宜早睡早起,效仿雞的生活節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適當增減衣物,注意胸腹部、肩頸部、足部的保暖。
適宜進行一些保持內心平靜安寧的活動,如:站樁、冥想、練字等,收斂神氣,避免情緒動盪、心神外馳,從而順應秋季收斂、肅靜的趨勢,並適度樂觀,以緩和“悲秋”的憂鬱情緒對人體的影響。
如果違背了秋季的養生原則,損傷肺氣,為冬季潛藏的儲備能量不足,就會發生消化不良、腹瀉等疾病。
秋季養生飲食
秋季氣候乾燥,多發生的疾病為“溫燥”及“涼燥”,燥邪損傷肺陰,容易引起面板乾燥、乾裂、口乾、咽乾、乾咳、痰中帶血等。
木火體質、胃陰虛、肺腎陰虛的人群應注意滋陰、潤燥、生津,固護陰液,避免過度出汗、熬夜、吸菸飲酒、嗜食辛辣等助熱傷陰的行為。
可多進食湯、粥、飲品,及時補充水分,並適當增加酸味食物,滋養肺脾腎,以助收斂。
秋季宜食用甘潤的食物
如豆漿、百合、蘿蔔、荸薺、銀耳、梨、蘋果、葡萄、柿子、石榴、山楂、香蕉、橄欖、獼猴桃、柚子、甘蔗、胡桃仁、黑芝麻、牛奶、羊奶、鴨蛋、鱉肉、蜂蜜等。
避免辛溫香燥的食物
如辣椒、生薑、大蔥、大蒜、胡椒、花椒、小茴香、八角茴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