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下稱三國)對俄羅斯沒有好感。有人說:如果你不理解三國對俄羅斯的仇恨,你想一想韓國對日本的仇恨,你就理解了。
三國被蘇聯統治過幾十年,自認為是本國曆史上最大的恥辱。當俄羅斯全面繼承蘇聯的法統之後,三國自然就把對蘇聯的仇恨繼承了下來。
簡單介紹一下三國的情況。愛沙尼亞面積約4.53萬平方公里,人口130多萬,首都塔林。拉脫維亞面積約6.4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89萬,首都里加。立陶宛是三國最南的一個,面積約6.5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79萬,首都維爾紐斯。
三國的近代史都差不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三國都宣佈獨立。1919年,蘇聯承認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芬蘭的獨立。
二戰時,德國與蘇聯做交易,三國被德國“賣給”蘇聯。1939年,蘇聯依靠強大的武力,和三國簽訂了友好互助條約。條約規定:蘇聯有權利在三國擁有海軍基地和若干飛機場,“蘇聯可用自己的經費在上述地區駐紮軍隊。”經過蘇聯的“改造”,1940年,三國“自願”加入蘇聯。
三國的老百姓並不願意做蘇聯人,對於蘇聯強硬的手段,三國人是非常痛苦的。
蘇聯有一個在外人看來“很不好”的習慣,佔了某地,就要驅逐當地居民,然後遷入大量俄族居民。在1941年,被蘇聯驅逐的三國百姓,愛沙尼亞有6萬,拉脫維亞有3.5萬,立陶宛有3.4萬。去了哪裡呢?寒冷的西伯利亞,實際上就是自生自滅了。
蘇聯這麼做,目的也簡單:改變當地的人口結構,以圖有力控制這些地區。西伯利亞非常寒冷,被強行遷過去的三國人死亡率較高。蘇聯還把三國的工廠、裝置和機器、糧食和牲口,都拉走的都拉走了。
懾於蘇聯的強力統治,三國人敢怒不敢言,但仇恨的種子已經種下。火上燒油的是,蘇聯在五十年代末曾有過反思,對非俄羅斯的其他族群進行道歉,而波羅的海三國居然不在其中,這讓他們出離憤怒。這幾點,是現在的波羅的海三國對俄羅斯仇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圖-愛沙尼亞塔林
在一戰和二戰之間的幾十年,享受獨立國家地位的三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在二三十年代的歐美經濟大蕭條時,三國的經濟都保持著較高的水準。三國和西方保持著密切的經濟和文化往來,三國的第一外語是英語,俄語沒什麼地位。
圖-拉脫維亞里加
在被蘇聯吞併之後,三國的經濟在十五個加盟國中依然處在第一梯隊。但讓三國不滿的是,三國賺的錢,被蘇聯以“平均”的名義拿走了不少,然後補貼較窮的加盟國。比如現在反俄情緒較高的立陶宛,當時有發達的肉類生產線,但每年有一半肉類要被蘇聯以非常低的價格拿走。這讓三國人非常不滿,“我們辛苦賺的錢憑什麼給別人?”在被蘇聯吞併之前,三國的經濟和波羅的海對岸的瑞典、丹麥等國差不多,併入蘇聯後,差距就顯現出來了。
圖-立陶宛維爾紐斯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和四十年代,波羅的海三國有很多人被迫逃到海外。冷戰開始後,美國對這些人非常重視,認為他們是美國可以“撬動三國從蘇聯分離”的工具。美國透過扶持這些人,一方面給蘇聯施壓,一方面鼓動三國抵抗蘇聯。在蘇聯末期,對三國的分離情緒進行“鬆綁”,這在客觀上也加速了三國脫離蘇聯的信心。
圖-俄羅斯莫斯科
現在蘇聯沒了,但俄羅斯還在。三國對俄羅斯可以說是“新仇舊恨”疊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