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譯】 孔子說:“人沒有長遠的考慮,必然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愁。”
【記】 這本是治國說,但也是很好的生活格言。這也是人之不同於動物所在。後者只顧目前,從不思前顧後,殺身之禍臨頭,猶不知不識也。
“慮”又與“憂”常相連,而人總有憂有慮,度此一生,亦可傷矣。時人謂中國文化特徵乃“憂患意識”,憂國憂民憂世界,“先天下之憂而憂”,賴有先知先覺之憂而免家國衰亡文化失落,中國傳統數千年而不墜,其斯之謂乎?樂感文化固包含憂患意識於其中,否則何成其為“樂感”?
【注】 《正義》王曰:君子當思患而預防之。《繫辭》雲:“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又《荀子·仲尼篇》:“智者之舉事也,滿則慮嗛,平則慮險,安則慮危,曲重其豫,猶恐及其禍;是以百舉而不陷也。”皆言人宜遠慮也。
《論語今讀》筆記48篇:人要有憂患意識,從而安排好自己的將來,人也要有樂觀、篤定的意識,以便過好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