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傳奇迭起,盛宣懷憑藉時局東風一步步成為民國首富,為子孫掙下了偌大家財。
可令人惋惜的是他的第4個兒子盛恩頤,卻是民國時期赫赫有名的“超級敗家子”,曾在一夜間輸掉百棟樓產,吃喝嫖賭黃賭毒更是無所不沾。
最終那份家產被他揮霍一空,他想去公園逛逛,都付不起門票錢,活活餓死在了家門口,引人嗟嘆。
民國首富盛宣懷是如何崛起的?盛恩頤又是如何將父親留下的家產揮霍一空的?這個傳奇的民國首富之家,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敗的?
傳奇崛起:官商兩抓盛老闆
盛宣懷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本想狀元及第光宗耀祖,可是他的科舉之路卻異常曲折。
連年不中,讓他放棄了這條路,後來李鴻章開展洋務運動,盛宣懷在一旁協助。
由於頭腦靈活,又極具投資天賦,所以盛宣懷很得李鴻章重用。
52歲時,盛宣懷任四品京堂候補,57歲加封太子少保銜,58歲更是成為了正二品工部左侍郎。
正二品看著不高,可實際上權力已經極大,和當時清朝設立了8大總督是同一水平。
也正是憑藉著政治上的便利,盛宣懷得以充分發揮出了自己的經商天賦,在洋務運動期間,他創下了赫赫有名的“11個第一”。
比如說創辦中國的第一家銀行、成立了中國第一家鋼鐵煤聯合企業等等,在為中國工業注入活力的同時,他也攢下了偌大家財。
當時人們給這位洋務大商送了一位俗語,“一隻手撈16顆夜明珠”,由此可見他有多富。
但是對於盛宣懷的評價可以說是譭譽參半。
魯迅先生說他是“賣國賊,官僚資本家,土豪劣紳”,李鴻章則認為他“志在匡時,堅韌任事,才思敏瞻”。
這些評價多多少少侷限於時代,相對來說近代夏東原教授的評價更加客觀,
“處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
總的來說,這個身帶4個非常的男人是個傳奇,對他的評價也應該從多元的角度來看。
從政治的角度來看,他推動了洋務運動的興起,是李鴻章的左右臂,為清政府的改革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後來同樣做了許多不明智的決定,比如說給國民黨送軍費,妄圖藉此回國等。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他是一個經商鬼才,不僅鬥死了紅頂商人胡雪巖,而且一步步成為了民國首富。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他是一名優秀的慈善家與教育家,創造性地用以工代賑的方法疏浚了山東小清河,又開辦了第1所近代大學功績顯著。
不過盛宣懷雖然在事業方面順風順水,但在家庭方面卻屢遇挫折。
連生三個兒子都早早夭折,直到1892年,家中老四盛恩頤的順利出世,盛家才算是有了男丁子嗣,甚至連這孩子的名字都是慈禧太后親自給起的。
也正因如此,盛老四自幼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盛宣懷不僅先後把他送到英國與美國留學,甚至把當時宋氏三姐妹的母親都請到家中來給他做老師。
由此可見,盛宣懷有多麼希望這個孩子能成才,只可惜這最終還是失敗了。
盛恩頤非但沒能成為父親那樣官商兩通的“能人”,反而還成了上海灘赫赫有名的敗家子。
上海灘第一敗家子
盛恩頤究竟有多敗家呢?
上海進口的第1部賓士轎車就是盛恩頤買的,為了展示自己的闊綽,他甚至還特意把車把換成銀的,又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上面。
後來他覺得還不過癮,隨即將牌號換成了“4444”,說是這樣別人一看到這個車牌就知道是他盛家老四來了。
自己闊綽還不夠,盛恩頤還要帶著家人一起揮霍。
父親想盡辦法給他說來的總理之女的妻子他不珍惜,反而大肆地迎娶姨太太。
還給每一位姨太太都配了進口轎車和花園洋房,以及前前後後一大群男僕女傭。
他甚至還有自己專門的跑馬場,光是養在跑馬場裡的駿馬就75匹,終日裡跑馬賭博為樂。
你以為這就是終點了嗎?不,這只是盛恩頤揮霍的起點。
盛恩頤是出了名的愛賭博,而且一賭上頭就根本不顧錢財多少。
也正因如此,他身邊的錢財時常被他揮霍一空,沒錢了就只能去銀行取錢。
可是他每天下午四五點才起床,出去玩兒一會兒之後銀行都關門了。
為了弄到錢,他就把家裡的那些古董拿到當鋪去當掉,等到次日銀行開門後,他再派人去取錢,把那些古董給贖回來。
就這樣上海灘的當鋪成為了盛四公子的第二銀行。
但這些只是盛恩頤的日常操作,而他在賭桌上創下的最高紀錄就是一晚上輸掉上海100套樓。
當時,他被浙江總督盧永祥的兒子盧小嘉嘲諷了幾句,便和盧小嘉展開了一場驚天豪賭,賭注是北京路黃河路一帶的100多棟房子的弄堂。
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盛恩頤輸了個乾乾淨淨,這件事情爆出後,在當時的上海灘一度引起巨大轟動。
不過盛恩頤對此卻完全不在意,沒過幾天就忘了,因為像這樣的荒唐事,他幹得太多了。
不僅是揮霍成性,盛恩頤還不務正業。
父親盛宣懷為了培養他,把漢冶平公司總經理的職位給了他,結果盛恩頤根本就不上心,整日裡晝伏夜出,把玩樂擺在第1位。
盛恩頤的兒子曾經這樣形容他,“爹爹是躲在煙塌上,一邊抽大煙一邊批檔案的。”
就這樣盛家的家底都硬撐著讓盛恩頤揮霍了幾十年,由此我們也不得不感嘆,盛宣懷當年攢下的家底真是殷實。
盛宣懷的努力與衰敗的盛家
作為清王朝著名官商,民國最有錢的人,盛宣懷頭腦異常聰明,自然也知道自己家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人。
也正因如此,在1919年4月27日去世前,他實際上是做過一些措施,預防孩子們敗光自己的家產的,只可惜這些措施到最後成了無用功。
在去世之前,盛宣懷就直接將自己財產的一半拿出來做慈善事業,這也正是赫赫有名的“愚齋義莊”。
那筆錢的利息有4/10捐給那些需要的人,至於剩下的6/10則是拿來作為家族事務的經費以及子孫讀書的財產等等。
另一半財產,則是直接拿出來給子孫繼承,按照盛宣懷的遺囑,這筆錢中要先留出未出嫁女兒的嫁妝,剩下的給各房子孫平分。
而那些出嫁的女兒是一分也分不到的,除了對那些出嫁的女兒不公平外,這個分配方法還不錯。
然而,要想用這個辦法保住盛家的家財,需要兩個前提
一是子孫不敗家,二是時局不動盪。
可偏偏當時的時局,這兩點都無法保障。
子孫敗家就不用多說了,盛恩頤作為上海灘赫赫有名的敗家子,是盛家子孫中揮霍最多的。
後來分到他手中的那一份財產,也早早被他花了個乾乾淨淨。
建國後,他連家中那些房子的契稅都交不起,最終只能將這些房子充公。
就連他家中留下的那幾座祖宅,那都是政府體恤,給他留下來的,因此可以說他的晚景相當淒涼。
至於其他的盛家子孫,也都不是省油的燈。
1927年,江蘇的新軍閥盯上了盛家的義莊,要求他們將其中的40%資產拿出來充當軍費,否則就將其全部充公。
面對這種豪奪,盛家子孫非但不感到怨憤,甚至直接將這個義莊給肢解了。
除了交給江蘇新軍閥的40%,剩下的資產被賤賣為350萬兩白銀,平分給了盛家5房。
子孫敗家之外,盛家內部還相當不睦,幾個子女想方設法地爭奪家產。
比如說盛家的兩個未出嫁的女兒,根據當時國民政府剛剛透過的《婦女運動決議案》,要求作為未婚嫁的女兒身份分一份家產,最終成功分到了一筆錢。
眼見有利可圖,其他人也坐不住了,已經結婚的身家大女兒也出來撈了一筆,到最後就連盛家三代也開始為了那些家產頻繁打官司。
內部爭鬥如此嚴重,這個家族自然是難以繼續延續下去。
除了兒女敗家,內部不睦之外,當時那混亂的時局也是盛家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像上面我們提到的江蘇新軍閥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富裕的盛家在那些軍閥看來就是案板上的一塊肥肉,誰都想上來分一塊。
東拉西扯之下,偌大的家產自然就支離破碎,而且當時的盛家也真的可以說是時運不濟。
就以盛家女兒盛愛頤來說吧。
她倒是沒揮霍,想要幹正事兒,把繼承過來的60萬兩白銀拿在上海灘開了一家百樂門舞廳,只可惜當時太超前了,生意不好,最終只能虧損轉讓給別人。
就這樣,雖然盛宣懷費盡了腦筋,在此前都還惦記著子孫們的生活,可最終宣赫一時的盛家還是衰敗了下去。
子孫大多窮困潦倒,再也不復昔日的豪奢,民國貴公子一落成為街邊落拓漢,這落差不可謂不大。
那麼問題來了,在盛家日益衰敗、手裡的財產越來越少的時候,盛恩頤難道就沒想過要自救嗎?就這麼眼睜睜看著自己家族破敗?
盛恩頤的“無效自救”
其實盛恩頤雖然不務正業,但是他公司的生意也剛開始的時候還可以,因為盛恩頤也知道自己沒本事,所以請了能人宋子文來為自己治理公司。
原本是順風順水的,可偏偏宋子文在去盛家彙報工作的時候,意外的和盛家七小姐談起了戀愛,這可惹得盛家人大怒。
在他們看來,宋子文根本配不上自家七小姐,所以最後盛恩頤直接把宋子文調到了漢陽地區,想要斷絕他們的來往。
沒想到宋子文一氣之下直接離開了公司,盛恩頤的公司自己每況愈下。
後來的情況就如上文所述,盛恩頤的日子是過得一天不如一天。
走投無路之下,盛恩頤竟然做起了鴉片生意。
抗日戰爭時期,他在上海設立宏濟善堂,明面上是正經生意,暗地裡卻替日本做事,將鴉片銷往國內,喪心病狂的賺國人的血汗錢。
之後他還擔任了日本經營的華中水電公司常務董事,可以說為了利益,盛恩頤已經沒有了良知。
而憑藉著這些不正當手段攢下的錢以及手中的不動產,盛恩頤又過了一段揮霍的時光。
可偏偏國家後來執行了土地國有政策,盛恩頤手中的這些地根本就賣不出去。
而他本人還要因此繳納高額的稅費,由於實在拿不出這筆錢,所以最終他只能讓這些土地折算成地價,劃歸給國有。
最後解放蘇州的公幹人員表示,“收了人家房子,不能收人家的祖宗呀!”。
就這樣剩下了四間祠堂成為盛恩頤晚年的棲身之處。
要不是國家考慮到了家族傳承以及祖宗禮法等原因,盛恩頤連家中的那個祠堂都留不下來,就更不用說家中祖宅了。
昔日顯赫一時的盛家貴公子,恐怕也要流落街頭,當一個流浪漢。
有一次,盛恩頤和李鴻章的孫子一起路過一個公園,沿線公園裡景色好,想要進去看看。
可是兩人在身上摸了半天,才發現二人居然湊不出門票錢,最終只能悻悻離開。
等到1958年的時候,盛恩頤甚至窮的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只能去街上乞討。
可他又拉不下面子,根本就討不到錢和吃的,最終只能返回家中,坐在門口,活活被餓死。
曾經的民國富少落的這樣一個結局,屬實令人嗟嘆。
正所謂“莫學群兒敗家法,入門無不曳長裾”,我們也應當為此而警醒,一定要厲行節約,且不能揮霍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