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九日,長征路途上,紅四團的將士們在天降暴雨,並且有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之下,一晝夜行軍二百四十里,按時到達,併成功攻下了瀘定橋。
創造了現代戰爭史上的行軍奇蹟,被後人稱為飛奪瀘定橋。
可見,行軍的速度可以作為戰爭中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
那麼,在使用冷兵器為主,交通並不那麼方便的古代,軍隊的行軍速度究竟如何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行軍速度分為長行軍或急行軍。長行軍就是正規成建制的部隊,正常在一天之內的行軍速度。
根據先秦時期的兵書記載,古時步兵行軍速度大概為一天三十到四十里,並通常將一天的行軍路程三十里,稱為一個成語,退避三舍,說的便是向後退軍九十里。
聽到這兒,大家可能會產生疑問,因為即使按照大家平常步行上班的速度,大概一個小時也能走五公里,也就是十里路。
那為什麼身體素質較好的古代士兵一天才能走三十到四十里,也就是十五到二十公里。
其實古代軍隊的行軍速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
首先在行軍的時候,為了節省體力,士兵們一般不穿戴盔甲。盔甲通常是由馬匹後勤部隊運輸,而行軍,途中最忌諱的便是遭遇戰。沒有身著甲冑的軍隊碰上整裝待發的敵人,往往會面臨單方面的屠殺。
因此,古代軍隊行軍往往是天未亮就出發,行至五十左右就要安營紮寨,必須得在天黑以前構築好防禦工事,防止敵軍偷襲。
除此之外,在行軍之時,將領還會安排一定數量的騎兵斥候,這些斥候都是百裡挑一的精銳。他們的任務就是四處打探敵情,保護行軍大部隊,以免遭遇伏擊。
並且古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代行軍打仗時,運輸糧食的部隊往往是重點保護物件。長行軍的速度往往是由這些搬運物品最多、行駛速度最慢的後勤補給部隊所決定的。
所以一般部隊一天三四十里的行軍速度也就不足為奇。
如果將領想派一支軍隊,出其不意的搞偷襲,就需要用到急行軍路。
孫子兵法當中描繪的急行軍就是一天一夜不休息,用加倍的速度行軍趕路,大概一天能走百里左右。
三國志當中也記載說,曹公將精騎五千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即當陽之長坂說的是曹操率領五千精騎,一日一夜急行三百里追趕劉備。
到了著名的長坂坡,可見古代步軍急行一日大概為一百里,也就是五十里,騎兵可達三百里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急行軍對戰士的體力和意志力都是極大的考驗。經歷了一天一夜高強度的奔波,還要保持住作戰狀態,無疑是非常艱難的。
所以孫子兵法當中也說到進者先、疲者後,疲乏十一而之。
就是說有力氣的人衝在前面,疲憊的人脫離了隊伍,最後再完成一百里騎行軍。還有力氣作戰的往往只剩下十分之一了。
由此,我們可以強調,曹操率領五千精銳,在歷經了一晝夜的急行軍之後,已是強弩之末了。最後被張飛率領的二十支騎兵擋在了長板,或眼睜睜的放走了劉備,這也在情理之中。
瞭解到了這些,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長征途中,紅軍戰士一晝夜急行二百四十里,卻還保持著高昂的戰鬥力,完成了飛奪瀘定橋的壯舉。這就展現出了極為強大的意志力和作戰作用。
對於中國軍人來說,從不缺少奇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