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研究發現組間異常事件無顯著差異
一項Ⅲ期試驗[1]發現,在接受甲狀腺切除術的低風險甲狀腺癌患者中,當3年發生某些事件時,不使用放射性碘的消融策略並不劣於使用放射性碘的消融策略。
巴黎薩克雷大學核醫學與內分泌腫瘤學系Sophie Leboulleux博士及其同事寫道,在隨訪的前3年中,兩組中不到5%的患者出現全身掃描或頸部超聲檢查異常,以及甲狀腺球蛋白或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水平升高的情況。作者指出,未使用放射性碘組的患者無事件發生率為95.6%,而放射性碘組為95.9%,達到了不使用放射性碘的非劣效性臨界值。
在隨刊評論[2]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David S. Cooper博士指出,透過對放射性碘療法進行隨機試驗,Leboulleux等人完成了一件曾被認為“幾乎不可能”的事情。現在,Leboulleux等人已經解決這個問題,至少在復發風險低的患者中如此。另一項名為ESTIMABL2的放射性碘隨機試驗[3]將很快提供可能證實也可能不證實這項研究結果的資料。因此,儘管在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引入了用於分化型甲狀腺癌的放射性碘療法,但我們最終將獲得確鑿證據,以便臨床醫生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其益處,並將其風險降至最低。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雖然在單灶性微小癌(直徑≤10 mm)患者中避免使用放射性碘已達成共識,但在其他低風險甲狀腺癌患者中使用放射性碘一直存在爭議,因為沒有證據證明其益處。
該研究旨在評估不使用放射性碘治療是否不劣於使用放射性碘治療,以未出現包括3年時的功能、結構和生物學異常在內的複合事件來衡量,如全身掃描發現需後續治療的放射性碘攝取異常灶、頸部超聲檢查異常發現、甲狀腺球蛋白或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水平升高。
367例不使用放射性碘的患者中,16例(4.4%)發生這些事件;363例使用放射性碘的患者中,15例(4.1%)發生這些事。其中,8例患者表現為功能或結構異常,23例患者表現為生物學異常。
研究人員寫道,術後血清甲狀腺球蛋白水平高於1 ng/ml患者的事件發生率更高。這表明,術後血清甲狀腺球蛋白水平升高應作為密切隨訪的一個指徵。他們還發現,直徑小於14 mm的腫瘤可以預測事件發生,並表明這一意外發現可能與腫瘤多灶性有關,這在本研究受試者中很常見。
不使用放射性碘組的4例患者和使用放射性碘組的10例患者需要後續治療,包括手術和/或放射性碘治療。
30例患者報告了不良事件,但均與治療無關。兩組患者在所有時間點的生活質量、焦慮、痛苦和對復發的恐懼評分相似,唾液或淚腺功能障礙的發生率也相似(除了隨機分組後2個月淚腺不適在放射性碘組更常見)。
該試驗包括776例低風險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平均年齡52歲,83%為女性),他們在法國35箇中心接受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直徑≤2 cm的腫瘤,以1:1比例隨機接受1.1 GBq劑量的放射性碘治療或不接受放射性碘治療。在這些患者中,73例在隨機分組後3年可進行評估。
對96例患者的100份腫瘤樣本進行的分子分析顯示,50份樣本存在BRAF V600E突變,這種突變在有或無事件的患者中均存在。
參考文獻:
1. Leboulleux S, et al. Thyroidectomy without Radioiodine in Patients with Low-Risk Thyroid Cancer. N Engl J Med. 2022; 386(10): 923-932.
2. Cooper DS. Radioiodine for Low-Risk Thyroid Cancer - the Swinging Pendulum. N Engl J Med. 2022; 386(10): 990-991.
3.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is There a Need for Radioiodine Ablation in Low Risk Patients? (ESTIMABL2). 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 NCT01837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