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瑾山月 編輯:李津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
ID:hunyinyujiating99
兩個月前,一則訃告把人們的目光,重新聚焦到“老戲骨”斯琴高娃身上。
今年2月28日,華人指揮家陳亮聲去世。
陳老曾經為中國的音樂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瑞士甚至為他設立了獨一無二的“大學樂師”職位。他擔任中國樂團交響樂藝術指導時,還曾指導過如今享譽國際的樂團——上海四重奏組合,有著非常高的音樂造詣。
在媒體釋出的訊息中,很多網友看到了斯琴高娃的名字。
原來,陳老先生是斯琴高娃的丈夫,在陳老先生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裡,斯琴高娃也是一直陪伴在他的身旁,不曾有一刻離去。
眾多網友感慨斯琴高娃的低調。的確,這是她一貫的作風,尤其是這幾年,我們很少能從電視熒幕上看到她的身影。
但她塑造過的角色,卻在時間的沉澱下,愈顯經典和無法超越。
她是《駱駝祥子》裡透著傻氣的虎妞,也是《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裡時尚的上海姨媽;
(電影《駱駝祥子》劇照)
(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劇照)
她是《康熙王朝》裡憂國憂民的孝莊太后,也是《日落紫禁城》裡驕奢淫逸的慈禧太后;
(《康熙王朝》孝莊太后)
(《日落紫禁城》慈禧太后)
比起這些,更深入人心的,當屬《大宅門》裡的白家二奶奶。
(電視劇《大宅門》劇照)
從1979年出道以來,在43年的從藝生涯中,斯琴高娃演過上百個角色,拿遍了國內外大獎:
金雞、百花、飛天,香港金像獎、柏林金熊獎、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可以說,在中國演藝界,斯琴高娃足以稱得上“骨灰級”表演藝術家。
然而,高光時刻的背後,卻是斯琴高娃坎坷的人生。
她幼年喪父,家境貧寒;長大後,經歷了兩次失敗的婚姻,拍戲時3次墜馬,險些喪命……
如果人生是一場旅途,斯琴高娃似乎一直在坑坑窪窪中顛簸,直到晚年,才漸漸踏上坦途。
恰恰是這樣的人生閱歷,讓我們明白了一個處世真理:
只要你不向生活低頭,永遠都有叫板命運的力量。
01
真正驅動成長的,是痛苦
很喜歡《老人與海》中的一句話: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人這輩子,誰不是在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悔的苦澀中煎熬。
有些人,被輕易打敗,哪怕有人攙扶也很難站起來;有些人,卻愈挫愈勇,在疼痛中學會堅強,在苦難中逼自己成長。
斯琴高娃,顯然屬於後者。
1950年,斯琴高娃出生在一個紅軍家庭。
父親早逝後,母親為了照顧更小的弟弟妹妹,不得不把她送回孃家。
外婆年事已高,斯琴高娃小小年紀,就承擔起裡裡外外的家務和農活。
種地澆水、砍柴燒火、挖野菜、撿牛糞……是她每天少不了的功課。
有一年冬天,大雪連下了幾夜,從家到水井的路上結滿了冰。
斯琴高娃小心翼翼地走著去打水,可井上的轆轤凍緊了,她根本轉不動。
冰天雪地裡,一個人影都沒有,陷入絕望的斯琴高娃把眼淚憋回去,一邊使勁轉轆轤,一邊對自己說:“沒事兒,沒事兒。”
“沒事兒”是她的口頭禪,斯琴高娃經常說: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說句沒事兒就過去了。”
生活的艱難裡,斯琴高娃像內蒙古草原上的小草,任憑風吹雨打,她自堅韌不拔。
1963年,斯琴高娃迎來了人生轉折點。
這年,她憑藉一支“盅碗舞”成了校園明星,之後又參加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
兩年後,她被選拔到內蒙古歌舞團,擔任報幕員。
進團後,斯琴高娃認識了內蒙古電影製片廠的導演孫天相,並對這個英俊帥氣的小夥子一見傾心。
與孫天相熱戀時,斯琴高娃才17歲。
涉世未深的她深陷在愛情裡,不到兩年,就嫁為人婦。
在之後的3年內,斯琴高娃生下一兒一女,但她卻越來越痛苦。
孫天相在婚後像變了個人,動輒就對斯琴高娃和孩子們家暴,常常是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斯琴高娃哭過、勸過、忍過,無奈丈夫本性難改,她終於在1976年提出離婚。
這段失敗的婚姻,讓人痛心,卻讓斯琴高娃成長了起來。
她明白:一個女人,要獨立、堅韌,要敢於反抗,凡事得靠自己。
走出婚姻的斯琴高娃,開始跑劇組接戲,先是在電影《佔領頌》中扮演了女牧民,又在兩年後出演了《歸心似箭》的女一號。
(電影《佔領頌》劇照)
(電影《歸心似箭》劇照)
至此,她終於搖搖晃晃地步入人生正軌,一個明亮的未來就在不遠的前方。
02
最好的婚姻,是和欣賞自己的人在一起
在拍攝《佔領頌》時,斯琴高娃與演員敖醒晨相戀,並於1977年再次步入婚姻。
與孫天相不同,敖醒晨性情溫和,很會照顧人。
兩個人相處融洽,還一起被調到了北京八一製片廠,可謂愛情事業雙豐收。
可這段婚姻只維持了6年多,就再次以失敗告終。
原因很簡單,這6年裡,斯琴高娃憑藉《駱駝祥子》《似水流年》等影片迅速走紅,片約不斷,而敖醒晨則籍籍無名,無人問津。
(電影《似水流年》劇照)
或許是心理落差,或許僅僅是厭倦了聚少離多的生活,總之,敖醒晨在1984年提出離婚,徹底退出了斯琴高娃的生活。
人生總是充滿了遺憾,不是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就是在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
但人生又充滿了希望,總會有不期而遇的美好。
就像斯琴高娃,在經歷兩次失敗的婚姻後,終於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
1986年,已經36歲的她,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了53歲的指揮家陳亮聲。
(斯琴高娃與陳亮聲)
陳亮聲,是一位風度翩翩的上海“老克勤”,曾在普林斯頓大學深造,還是著名指揮家切利比達克的得意門生,出任過瑞士日內瓦大學的音樂總監。
面對這個比自己大17歲的藝術家,斯琴高娃十分坦率。
第一次見面,她就說:“我拍戲的時候摔斷過腿,算是半個殘疾人,我結過兩次婚,有倆孩子。”
讓她頗感意外的是,陳亮聲並沒有被她的過去“嚇退”,反而對她多加安慰和照顧。
其實,在此之前,不少人就告訴過陳亮聲,說斯琴高娃“愛喝酒、脾氣大,性子直”,但陳亮聲不以為意。
多年前,他偶然在一本電影日曆上看到斯琴高娃,就被她深深吸引。
後來翻看了她的作品,更是對她欣賞有加。
不久後,斯琴高娃與陳亮聲再組家庭。
而這段婚姻,終於抵住了歲月的侵蝕,在30多年的時光裡,歷久彌堅。
圈子裡,流傳著關於他們的一段佳話。
2006年,話劇《月牙》劇組同時邀請斯琴高娃和陳亮聲,他們一個是女主角,一個是藝術顧問。
(話劇《月牙》劇照)
每當斯琴高娃排練,陳亮聲再忙也要去看,笑著說:她真是個戲瘋子。
演出結束後,斯琴高娃會把收到的花,反送給臺下的陳亮聲。
倆人一唱一和,羨煞旁人。
俗話說,相知滿天下,知心有幾人?
好的愛情,忠於靈魂,只有靈魂相似的人,才會彼此欣賞,相互吸引。
03
優秀的女人,都敢對自己“下狠手”
正如陳亮聲所言,斯琴高娃的確是公認的“戲瘋子”。
用她自己的話說:
“一個好演員,可能只需要一分努力,而我可能需要十分努力。”
2001年,為了演好《大宅門》中的二奶奶,蒙古族的斯琴高娃,學起了北京話。
(《大宅門》劇照)
她幾乎用上了可以用的全部時間,不管是吃飯還是休息,都在練習口音,琢磨京片子的那股韻味。
演戲過程中,她曾為了一個字的發音,和導演郭寶昌爭得面紅耳赤。
而斯琴高娃,也是出了名的“不好說話”。
在一次訪談中,郭寶昌爆料:
拍《大宅門》的時候,想給斯琴高娃臨時加一場戲,結果斯琴高娃當著全劇組的面拒絕了他。
斯琴高娃說:“我沒有準備,演不了。”
多年後,郭寶昌評價道:“像她這樣嚴格要求自己的演員,太寶貴了,也越來越少了。”
其實,斯琴高娃對自己的“狠”,不是一天兩天了,她曾為了拍戲,3次墜馬,差點兒摔死。
第一次,是1976年拍攝《佔領頌》期間,從馬背上翻下去,摔傷了頭;
第二次,是1985年拍攝《駝峰上的愛》時墜馬,摔裂了尾骨;
第三次,是1986年拍攝《成吉思汗》時,沉重的戲袍把她墜下馬,摔壞了腿。
(電影《成吉思汗》海報)
自此,斯琴高娃落下了嚴重的腿疾,至今無法久站,穿不了高跟鞋,走路還得靠柺杖。
不少人說,斯琴高娃是不是傻?她幹嘛不用替身啊?
瞭解她的人都知道,她不僅不用替身,演戲中的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
不管是臺詞,還是刻畫人物特點,不管是劇本,還是與對手搭戲,她向來親力親為,絕不讓自己偷懶。
64歲這年,斯琴高娃重遊八一製片廠。
某個瞬間,過往的歲月與她一瘸一拐的身影重疊,那些她演過的角色在腦海一一閃過。
她對著自己熱愛的事業說:
“演員就是瘋子,演戲的時候,就算流血也不會顧忌。”
哪有什麼一鳴驚人,不過都是厚積薄發;哪有什麼天降好運,不過都是默默耕耘。
人生沒有白吃的苦,你流下的汗,受過的傷,早晚會為你贏來掌聲。
所以,別怕吃苦,關鍵時候逼自己一把,對自己“狠”一點兒,你就會見到更優秀的自己。
04
要說起斯琴高娃最近一次正式亮相,是在去年,擔任第32屆華鼎獎評委。
功成名就,光環加身的她,卻處處顯露著低調與謙遜。
曾經,有粉絲喊她“寶貝”,斯琴高娃竟然像孩子一樣害羞到捂住臉。
自始至終,斯琴高娃都像一匹賓士在草原上的馬,赤誠純粹又無所畏懼。
和很多人一樣,她並不是“天生好命”,生活裡也多有阻礙和磨難。
但她靠著強大的自己,逆轉了人生,收穫了圓滿的婚姻;又憑著一股狠勁,實現了夢想,成為人人敬仰的演藝家。
命運不會偏愛任何人,往往是你付出了什麼,才會收穫什麼。
生活永遠充斥著難題,唯有愈挫愈勇,方能找到獲得幸福的答案。
參考資料:
1、《最人物》:出圈的羊胎素,無辜的斯琴高娃
2、《朗讀者》:斯琴高娃專訪
3、《魯豫有約》:斯琴高娃美麗人生
4、新聞晨報:斯琴高娃丈夫去世,他是上海走出的著名音樂家
5、新浪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