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電力供應的不足頻上熱搜,給企業和居民生活帶來一定困擾,很多企業甚至被迫停產停工。為什麼突然間電力缺口這麼嚴重,這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首先,煤炭價格的上漲肯定是這波限電拉閘的最主要元兇。
大家都知道,我國目前還是以火力發電為主。2020年我國全國發電總量7.42萬億千瓦時,其中火力發電量就高達5.28萬億千瓦時,佔總發電量的71.16%,而在內蒙、山東等部分省份,火力發電比例甚至達到90%以上。
而火力發電最主要的原料就是煤炭。自去年疫情以來,全球深受其擾,煤炭的產量也是有所下降,各種原材料價格飛漲。我國最先從疫情中恢復出來,其中能源的需求增長自然是不必多說。但是產量畢竟沒辦法短時間內恢復,所以煤炭的價格也是一路水漲船高。其中大宗商品市場煤炭的價格也是較去年直接翻倍。
但是我國的電力企業一直都是控制在國家手裡,沒辦法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升及時提高供電價格,基本是以保民生為主。所以煤炭價格越上漲,電力企業每發一度電的虧損就越多,而且及時我們鉚足了勁虧損,但是畢竟煤炭是因為產量供不上需求才導致的價格上漲,所以產量上不來也沒辦法大力供電,所以限電拉閘也是無奈之舉。
其次,是國家層面對中小企業和製造業產業的刻意維護。
自疫情開始以來,我國是第一個從疫情的折磨中恢復過來的,也開始承擔起為全球供應物資的重任。眾多中小企業接到了遠超過去的大量國外訂單,大部分都是以科技含量低的製造業為主。根據海關公佈的資料,今年我國前5個月的出口額就比去年增幅近20%。
出口資料增長,接到大量國外訂單是好事,為什麼還要限電拉閘限制企業生產呢?因為從國家層面來看,我們深知目前的這種訂單只是臨時性訂單,是因為國外疫情嚴重產能不足導致的臨時性需求,一旦疫情結束,國外的企業生產恢復,這種需求也會隨之消失。但是,國內的企業為了完成當前的突發性訂單,原產能不足以完成,都是拼了命的擴張,甚至舉債增加生產線。一旦這種情況大規模發生不加以控制,疫情恢復以後訂單下降也會造成大規模的生產線空置和浪費,很多中小企業甚至會不堪重負破產倒閉,造成新一輪的產業危機。
那我們趁當前這個階段提高商品價格,多賺老外一筆,把擴張的錢賺回來不就得了?很抱歉,這種想法很難實現。因為目前階段的出口多為技術含量不高的製造業出口,國外的客戶也會關注價格,一旦價格漲幅過高,他們寧可不要也不會任人宰割。另外,製造業的特點本來就是互相競爭。當其中一家企業提高價格時,另外的企業大機率不會隨著他一起提高價格,而是核算成本後,只要能有利潤,就降低價格把他的訂單搶過來。這種製造業的競爭是普遍存在的,也是沒辦法提高利潤的根源所在,因為可替代性太強了。
那最後,我覺得才是出於環保,促進能源產業改革的理由了。
我們都知道,能源是一個國家的命脈,也是一個國家能否發展的必要前提。回想一下,美國之所以能成為全世界老大,不還是因為他控制了石油這個能源產業。包括他去打伊拉克,包括他發動海灣戰爭等等,背後不都是為了石油。所以,如何擺脫傳統的能源依賴,促進能源產業改革,大力發展新能源一直都是我國發展的重中之重。
未來能源發展的道路上,逐漸降低傳統能源在能源供應中所佔的比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是勢在必行的。尤其是碳中和的目標逐漸提上日程以後,國家把這個事是真的在當大事來做的。那既然在轉型,就勢必會有陣痛,當前就是處在這個階段,尤其是節能減排的道路上,還遇到製造業能源需求突發增長這個小插曲,短時間的供應不足也是必然的,但是國家會為了這一小段時間的需求增長改變自己的改革大局嗎?我認為是不太可能的。短時間內提高煤炭產量,努力恢復供應是一定會操作的,但是長久來看,轉型還是一定會堅定持續下去的。尤其馬上臨近冬季供暖期,煤炭需求上漲自然不必再說,中央也是開了個會明確提出了保證冬季電力、天然氣等穩步供給,確保經濟執行在合理區間。合理區間,保民生,所以企業短時間內受委屈,也權當是保民生了吧。
說了這麼多,當前的“限電拉閘”,你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