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
日頭從坡上走過
照著我窯洞
曬著我的胳膊
還有我的牛跟著我
”
這首八九十年代耳熟能詳的歌曲,勾起諸多回憶。每逢提及,總念著這般氣勢磅礴,想著要去黃土高坡耍上一趟。
於是這次規劃路線,飛到延安,然後坐火車一路北上,至榆林、鄂爾多斯、包頭,然後向東至呼和浩特結束此趟行程。
原計劃五人同行,後諸多變故,最後只剩一人同我去延安匯合,之後就剩我一人北上,不過既來之,則安之,旅途中可以繼續約人,驚喜往往就是這樣不期而至。
說到延安美食,首先要提到陝西菜。
陝西菜,簡稱“陝菜”,又名“秦菜”,中國最重要的地域菜之一,陝菜分為:陝北、關中、陝南三個地方風味,陝北風味主要以延安、榆林等地的菜餚為代表。
陝北地區是黃土高原,此地土質貧瘠,日照足,雨量少,屬半乾旱地區,一方水土一方飲食,因盛產根莖類作物和各類粗糧,尤其以土豆、小米、紅棗最負盛名,所以此間飲食,以主食為菜也是頗為常見。陝北口味與西北口味類似,好食羊肉,喜醋愛酸,且口味多偏鹹重。
這是未到延安之前對陝北的最初概念,不過在飛機快抵延安時,降落過程中從高空往下俯瞰,並非那種“黃天厚土大河長,溝壑縱橫風雨狂”,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鬱鬱蔥蔥,不同於平原地帶的一派純綠,黃土高原特有的地形,讓這片綠深淺有致,如波濤洶湧,大浪迭起的綠色海洋一般,此景之震撼倒是出乎意料。
黃河鯉
正值初夏,白晝雖日照強烈,但屋簷樹蔭下還是有幾分涼爽,飛機落地正逢午時,於是尋一正宗陝菜館子才是正道。陝西漁牧有秦川牛、關中驢、渭河魚、黃河鯉頗為有名,而雙擁大道有道名菜“油潑黃河鯉魚”據說上過央視,於是想去嚐嚐。不過到了店裡,一看選單,立馬改了主意。
鯉魚,土腥味較重,肉質較為鬆散,口感略柴,脂肪少,這是在南方多年所留下的印象,但是據一些北方朋友說,北方的鯉魚肉質緊實,口感彈彈,脂肪較厚,有油香,適合燉。可能跟水土、品種有關係。不過共識是,人工飼養,池塘出品的鯉魚土腥味比較重。當然,鯉魚刺多,我看店家也極為推崇刺少且價格更貴的江團,於是改為油潑江團。
上菜的時候頗有儀式感,不過顧不得店員的解說,我迫不及待地夾上一筷子江團肉,塞入口中。鹹,是我的第一感覺,頗重的油辣香襯著鹹齁,味道簡單粗暴,卻少了幾分細膩。再看看其他兩道菜,茴香煎餅和小白菜熬洋芋,我覺得米飯都給省了。
此刻,我腦子裡就想著兩個字,羊肉。
為啥會想到羊肉呢?
因為來到了西北啊,這一圈是從陝北走到內蒙,來到大西北,怎能不把羊肉吃個肚飽。
延安哪裡吃羊肉呢,我倒是搜出一家店,在棗園附近。
燉羊肉
棗園離城區較遠,西北山區夏季夜晚雖然涼爽,但是烈日之下還是會覺得熱。
延安不大,城市公共交通發達,雖然有直達公交,我們還是選擇打車前往。
一家裝修普通的飯館,裡面已經坐滿了當地人,生意還不錯。進屋後,倒上茶水,遞上選單,一眼望去,都是想吃的菜。於是燉羊肉、羊蹄、烤羊肉都給安排上,要了一碗麵片,覺著還不夠,再炒了個羊雜,點完就滿懷期待的等著上菜。
接下來的評價各位可能不愛聽,不過也是我的真實感受吧,燉羊肉上來,舀了一小勺湯嚐了一口,略鹹。口味偏鹹的結果就是,吃一口,還成,再吃幾口,飽了!
說到鹹,讓我想起了還有些口味偏鹹的地方,比如我在歙縣吃過的一頓徽菜,都是那種每道菜上來,覺得味道不錯,吃著吃著,就飽了,因為太鹹。又比如我在哈爾濱吃過的一家回民館,每道菜都讓我感覺廚師把鹽撒開了放。
不過這燉羊肉嘛,都是一大鍋燉的,你沒辦法跟廚師說你要的這碗做淡一點,他們服務也沒到這個精細化程度。
至於烤羊肉串嘛,一看這材質就不算太好,筋頭巴腦的,然太硬,嚼不爛。
寫到這,可以看到初到延安的兩頓主餐感受並不是太好。我也不可能去做一個“某某地方的菜是好吃還是不好吃”的判斷。美食這玩意,是一個資訊分享,我覺得好吃的,我分享給你。我覺得不好吃的,有可能是因為不合我的口味,我會把為什麼我覺得不好吃的原因分享給你。
但是這兩頓飯,倒是給了我一個這樣的印象,咸和主食當菜!
鹹,這個就不用再說了,在我後面的幾天,幾乎每頓都不會淡到哪裡去,那麼我吃了一堆怎麼樣的主食呢?
這裡確實是碳水爆炸的快樂,愛麵食,愛粗糧的朋友來這裡倒是能找到加倍的快樂!
黃米飯熬酸菜
妥妥的飽肚子的吃法,店裡老闆娘親自教我該如何吃,點一碗黃米飯,黃米即糜子米,延安特產,不過這兒是白米飯上蓋了一層糜子米,然後倒入小炒肉、碎青椒、韭菜末、還有熬酸菜,拌起來吃。此刻我忽然認識到,這兒的飲食習慣的源頭,可能還是以管飽為主。
自稱為“饞人”的唐魯孫先生,曾被人稱為“華人談吃第一人”,曾寫過,“談到每日三餐,北方的飯食,要比南方簡單樸實多了,除了平津一帶,一般縣份都是以雜糧為主食,逢到三節,能夠有一頓羊肉白菜餡餃子,或是寬粉條燉肉烙餅吃,大家已經心滿意足啦”。
陝北這地方,物產也就這些品類,遠離大海,海貨自然不用想了,雖有山珍,但終究不是平常人家常食用之物。盛產根莖類作物和各類粗糧,所以只能把這類食物做出個花樣來。
所以吃飯也好,吃麵也罷,肉、菜類,充其量算是個澆頭,而真正的靈魂,還是在於各類豐富的碳水。既然靈魂是豐富的碳水,而菜算是澆頭,澆頭肯定是要做得鹹一點,才能更好地輔佐碳水。
想到後半程還要去內蒙古體驗大口吃肉的快感,加上同行小夥伴並不喜食大肉,所以接下來的食旅,倒是對延安的各類碳水嚐了個遍。
羊肉面
實際是面片,這家魯記的麵湯做的比飯店的香多了,羊肉燉的也比較爛,就是份量大,當然對於本地人來說,這個量應該不在話下。
蕎麵餄餎
餄餎是將豌豆麵、莜麥面、蕎麥麵或其他雜豆麵和軟,用餄餎床子(一種木製或鐵製的有許多圓眼的工具),把面透過圓眼壓出來,形成小圓條。比一般麵條要粗些,但比麵條勁道、質軟,烹飪方式和麵條差不多(釋義來自百度百科)。陝西有名的麵食,一定得試試。
南泥灣香菇面
最近才看過《山海情》,總覺得這香菇面跟山海情裡面的種蘑菇有關係,是本地人說的那種好吃的一絕的香菇面,我開始以為是把香菇揉進了面裡,結果不是,只是香菇的湯底罷了,個人覺得一般。
芙蓉面
黃菜指的是雞蛋,芙蓉大概是蛋白的意思,這家的芙蓉面做成了一碗番茄雞蛋麵的樣子,實屬不好吃,不知道找到的是否正宗,不過應該也不算延安特色。
麻辣肝碗託
碗託用蕎麵同水揉到一塊兒,加熱熬成粥糊狀,晾涼以後即成,吃的時候用刀劃成條狀,麻辣肝子是一種澆頭,中心街的莉莉麵皮生意還不錯,我看裡面有多種可以搭配,遂加了一些擀麵皮和麵筋。這家的玉米稀飯把玉米熬得稀爛,湯水裡有著一股自然的清甜。
川雲酸菜面
計程車司機誠不欺我,說這家面現在延安可火了,酸菜面是一絕,雖類似老壇酸菜面,不過味道有過之而無不及。
洋芋擦擦
陝北傳統麵食之一,將土豆切成稍粗的絲,再拌以乾麵粉,使每一根絲上都均勻地裹上一層面衣,然後上屜蒸熟。洋芋擦擦可炒飯,可做菜,恰在路邊看到一炒飯攤子,一搜竟然有一個老闆憑藉其炒飯手藝供出了一大學生的故事,看鍋顛的蠻香,遂炒了一碗。無奈聞著香,食之乏味,作罷。後來對洋芋擦擦的期待並未心死,去了一家燴菜館點了一份炒洋芋擦擦,吃完後依然無法理解其美味在哪?
燴菜
說到燴菜,就會想到燴、燜、燉這三者有什麼區別,說白了,燴就是把不易熟的食材預加工,然後再跟快熟的青菜一起入鍋烹煮快速成菜。燜就是把不易熟的食物前期炒制,然後大火快速煮熟。而燉就是將肉類炒制上色,加湯大火燒開,文火慢慢煮熟。好吃的燴菜還是看原材料,不過這種一鍋燴的做法終究是粗獷了點。
烙餅
這家燴菜吸引我們去的倒是他們家的烙餅,號稱烙餅一絕,光看圖片就覺得外皮酥香無比,嚼起來肯定面香十足。
不過因為口味差異,我更喜歡魯記的烙餅,那個面香帶著一股奶味,不知道是加了奶,還是我聞錯了。
子長煎餅
延安還有一道小吃叫子長煎餅,乃子長縣著名傳統小吃,此煎餅非山東煎餅,而是用蕎麥為原料製成,該煎餅薄如紙,銀白透亮,可以裹豆腐、冷盤、牛肉、雞肉等。口感不錯,不過味道好不好,還是在於調料及裹的餡。
臭豆腐
最後說說這邊一家臭豆腐吧,原以為打著黑色經典的旗號是一家湖南臭豆腐,實際老闆是做了本地的改良,做出了比較符合當地人口味的臭豆腐。除了儲存了澆汁臭豆腐的特點外,還加入了眾多配料,有本地的白鍋巴,還是那能把牙齒酸掉的泡菜,此泡菜好像是西芹梗炮製而成的。真是百地百味,不去親自瞧瞧,還真不知道有這麼多稀奇古怪的食物。
燒烤
說到鍋巴,這兒的鍋巴可不是那種脆脆的鍋巴,而是口感略軟,有一定嚼勁的條狀形鍋巴。有白鍋巴,也有黑鍋巴。去吃燒烤的時候,點了兩串鍋巴,一串擀麵皮,一串麵筋,結果發現烤的品種全是碳水。
小吃街
延安的小吃其實挺豐富的,在中心街那一塊,一條街都是小吃,不過大部分都是全國各地小吃街的那種。
水果
來到這兒,可以去超市買點水果,因為乾燥,水果是免不了多吃的,看著這滿螢幕的櫻桃、杏子、楊梅、密瓜,便宜又好吃,不值得買上一通?
不過平心而論,在這裡幾天,我是真沒吃爽,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這幾天快把我餓瘦了。還是那句話,喜愛碳水的朋友會覺得這裡是天堂。而我,只能說“到此一遊”罷了。
革命聖地
來這裡旅遊的,自然是想看看瞻仰一下革命聖地,再看看窯洞。
現在城裡哪裡還能看到窯洞啊,只能在革命景區,看到一些改造成窯洞的建築,而以前艱苦的革命根據地,現在已被青山綠水環繞。
日子,總會越過越好的嘛!
延安美食推薦
其實也沒啥好推薦的,只能說嚐嚐鮮吧。
裴莊小堂羊肉館,吃過。
魏天山油潑黃河鯉魚延安名菜,吃過。
吳起黃米飯熬酸菜,嘗試。
楊大煎餅館,嘗試。
川雲酸菜面,推薦。
魯記羊肉面莊,推薦,烙餅很好吃。
老楊大燴菜烙餅一絕,吃過。
莉莉麵皮,嘗試。
鍾師傅臭豆腐黑白經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