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映晴空,漫天競芳華;光耀神州,大地皆春色。2022年3月13日晚,國家體育場內,璀璨的焰火騰空而起,“大雪花”造型的主火炬緩緩熄滅,北京冬殘奧會圓滿落幕。兩個奧運,同樣精彩。新時代中國兌現莊嚴承諾,為世界奉獻了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
2022年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東殘奧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舉行。圖為焰火表演。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場館改造建設融入了很多中國元素,體現了我們的文化自信。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競賽場館中,有11個是在2008年奧運場館基礎上改造而來,部分場館具有較長的歷史,改造過程中既要保留原有風貌,又要滿足冬奧賽事需求。
自信的背後,是中國建造的硬實力。中建集團懷著對歷史文化的深厚感情,正確處理專案改造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係,以匠心打造精品,用建築致敬歷史,努力使冬奧工程成為展示中國歷史文化獨特魅力的重要視窗。
首都體育館改擴建專案自2018年11月16日開始,到2020年12月25日正式竣工,歷經1年的壓力測試,順利透過奧運場館達標監測後亮相北京2022年冬奧會。圖為改造後首都體育館航拍。 中建集團供圖
首都體育館始建於1968年,是北京市十大歷史風貌建築。從“乒乓外交”到舉行2008年北京奧運會排球比賽,這座“60後”場館承載了新中國體育無數令人難忘的歷史記憶。為最大程度保持好場館原有樣貌、維護好其歷史文化價值,專案改造堅持保護優先,制定詳細的成品保護方案,保證了所有具有歷史價值的物品完好無損。
為最大程度地還原場館原始風韻,首都體育館改擴建專案團隊始終將“修舊如舊”的理念融貫於翻新工程,典雅的米色牆面,深色的玻璃窗,綴滿豎直線條裝飾的外立面……改擴建後,首都體育館的顏色、樣式、細節稍有變化,但原有的建築結構、濃郁的歷史價值得到了完美保留。圖為改造後的首都體育館。 中建集團供圖
首都體育館前的石階,每一塊都是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在改造過程中,充分考慮臺階與周圍環境、景觀、建築的呼應關係,在保留原有結構和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細緻的清理和補膠等修繕工作,重現了“老北京”的記憶。典雅的米色牆面,也是首都體育館的標誌性風格,改造中進行10餘次比選試驗,採用最接近的仿石塗料重新噴塗外立面,完美呈現首都體育館莊嚴大氣的建築風采。專案團隊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等新手段,利用3D掃描還原出建築模型,多次開展現場實測,比對海量資料,進行了上百次糾偏校核,實現模型與施工現場完全契合,大大提升了改造與保護的效率和質量。
圖為改造前的首鋼工業園區航拍。 中建集團供圖
工業遺產是人類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首鋼曾是中國最早的鋼鐵企業之一,2003年從北京城西石景山區整體遷出。廢棄的工業園區裡,老廠房、煙囪、冷卻塔等,被儘可能完整地保留了下來。隨著系列冬奧工程落戶首鋼園,沉寂許久的百年廠區開啟了煥新蝶變之旅。
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由首鋼老工業遺存筒倉、料倉、聯合泵站、轉運站等聯合改造而來,被稱為“舊瓶裝新酒”的典型。筒倉內被分割為7層,地下1層,地上6層,每層被分割成兩個半圓型區域,會議室、新聞釋出室等分佈其間。圖為改造前後的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對比。 中建集團供圖
專案團隊秉承“新舊織補”的工業遺存改造理念,堅持“忠實保留”和“謹慎加建”兩項原則,保留區域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建築風格,深耕園區5年,完成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國家體育總局冬季訓練中心和冬奧會官方接待酒店等13項改造工程,助力百年園區涅槃重生。
圖為首鋼三號高爐鋼鐵博物館。 中建集團供圖
如今的首鋼園,工業遺存與奧運元素有機融合,盡顯激情與活力,成為網紅“打卡”地,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也是這裡的“粉絲”。有恐高症的巴赫克服痛苦毅然爬上首鋼三號高爐,俯瞰園區感嘆道:“談到可持續發展,你只需要在這裡看看。”
2月5日,在首都體育館舉行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短道速滑專案混合團體接力決賽中,中國隊奪得冠軍。 新華社記者 楊磊/攝
一個個老館舊址的保護和改造,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建築風格、留住歷史文化根脈的同時,使比賽場館能夠反覆利用、綜合利用、持久利用,既體現了中國節儉辦奧的理念,又展現了深沉的文化自信,形成了歷史風貌與冬奧元素的完美融合,中國文化與奧運精神的交相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