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冠疫情,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民團結一致抗擊疫情的決心,更認識到了現在的中國早已經擺脫了曾經的落後,逐漸成為一個強大國家。當時光回到一個世紀之前,那時的中國還處在列強的欺辱之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正是那個時代的一大批中國人勇敢地站出來,帶領中國人走出了那段黑暗的歲月,迎來了光明。
除了主席的自傳或者他人的小說,大多數人都是透過影視作品才能瞭解到毛主席的生平。早在1951年,毛主席的形象就被搬上了舞臺。那是一部名為《長征》的歌劇,作者是著名的戲劇家李伯釗。這部話劇描述的是紅軍長征途中的事蹟,重點表現了毛主席高超的戰略眼光和絕佳的戰術佈置,歌頌了紅軍們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英勇品質。
無論是導演、道具還是其他的細節,這部劇都已經做好的充分的準備。唯一讓李伯釗犯難的就是毛主席這一重要角色要讓誰來演。要知道,當時的毛主席仍然健在,並且可能還會來現場觀看演出。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毛主席那種指點江山的氣質,以及對革命的事業的堅定信仰必須要表現出來。來試戲的演員很多,有些確實和主席長得很像,可就是沒有主席身上的這種氣質。
一次機緣巧合之下。李伯釗在話劇《龍鬚溝》的表演現場,看到了一個人。只看一眼,她就確定,這就是自己要找的人。那個人就是歷史上第一位扮演毛主席的於是之,當時他在《龍鬚溝》中的表演打動了現場的觀眾,也讓李伯釗看到了這個演員的可塑性。他不僅長得和毛主席有幾分相似,周身的氣質也很符合,只要稍加練習一定能呈現出很好的藝術效果。
就這樣,一直默默無名的於是之得到了飾演毛主席的機會。他心中既激動又惶恐,能夠扮演毛主席這是多麼榮幸的事情,但如果沒有演出主席的風采,那豈不是愧對主席也愧對李伯釗的信任。為了更好地呈現這個角色,於是之開始研讀主席的各種作品,瞭解主席當年在戰場上的風姿,細細地揣摩人物的內心。幸運的是,有一次,他在中南海竟然偶遇了主席,這次見面讓他能夠親身感受的主席的氣質和舉手投足之間的細節,這為他後來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於是之飾演的其他角色)
正式演出那天,周總理等重要的國家領導人都來到了現場。從編劇導演到每個演員,都感到十分緊張。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演員們在平時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這場氣勢恢宏的歌劇完美結束。臺下的領導們紛紛鼓掌,露出了滿意的微笑。於是之也因為這次演出在整個話劇和歌劇圈子中聲名大噪,後來成為了中國優秀的表演藝術家。
當天的節目,毛主席並未到場,但過後他還是找了機會,觀看了這場演出。表演結束後,他親自寫了一封信給編劇李伯釗。他認為整部劇應該強調紅軍群像,將更多的人物在長征中的不屈精神展現出來,而不是將重點放在他一個人身上。李伯釗看完主席的意見,猶如醍醐灌頂。很快,她就將劇本進行了修改,加入了很多普通戰士的和一線指揮官的故事。
多年以後,這部修改的歌劇以話劇的形式再次呈現在觀眾面前,獲得了業內外的一致好評。李伯釗也因此成為了著名的戲劇大師,獲得了極高的榮譽。
此後,飾演毛主席的演員有很多。古月、唐國強等人飾演的主席也深入人心,他們都帶著崇敬的心理去詮釋這個角色,得到了觀眾的認可。確實,在我們所有人心中,我們能有今天美好的生活,離不開主席和老一輩革命家的無私奉獻。這些和革命相關的戲劇作品就是提醒我們,應該永遠銘記前輩們的付出,珍惜現在擁有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