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個話題之前先說一下聯賽之前開股東大會的時候曾經討論過新賽季“取消”外援,全部使用“全華班”的可行性。
當時有很多球迷表示疑惑:全華班的CBA那會是一番怎麼樣的景象呢?
嗯,全運會這不就來了...
那麼接下來說說,為什麼說“突然”看懂了全運會男籃會覺得有點“尷尬”呢?
一、能看的球隊沒幾個
基本上新聞都是遼寧如何“大勝”對手,廣東如何“大勝”對手,浙江如何“大勝”對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凸顯出了CBA目前最大的一個問題:強弱隊之間實力差距懸殊且強隊數量太少。
常規賽的時候很多比賽基本上不用看就知道結果,甚至連比賽過程都和預想的大差不差,這就造成了常規賽能夠看得比賽很少,所以這也是為什麼CBA收視率一直上不去,因為競技體育最大的魅力就是“未知”,可惜CBA沒有這個魅力。
而且這個還是建立在有“外援”的情況下,客觀地說外援的存在讓CBA強隊弱隊之間的差距縮小了一些,至少沒有那麼大了,也讓比賽的場面精彩了很多,尤其是聯賽“頭部”的幾支球隊,他們選的外援質量不錯和球隊的融入度也很高,很多比賽整體來看他們都打出了不錯的水準,這或許就是外援存在的最大“價值”。
對了,如果本土球員能夠再“虛心”一點,不恥下問的多向外援學習和請教,那麼外援還會化身“導師”,比如廣東的三個後衛都從馬尚和威姆斯身上受益良多。
只要一個事物是存在的,總有一部分人會做得相當出色。
但是,具有這種精神的態度的還是那幾個強隊裡的本土球員,所以這樣一來就形成了第一個“尷尬”的局面:強者恆強,反之...
二、能看的球員沒幾個
就算是頭部幾個球隊的比賽,說實在的之所以能夠贏得比分比較多,個人覺得並不是強隊打得有多好,而是對手的球隊真的太弱了。
說到這我又想起來了2019年世界盃的時候楊毅那句著名的點評臺詞:不要以為你在國內聯賽打好一場比賽或者幾場比賽之後自己就有多麼厲害,來到國際賽場你會發現自己一分都得不了。
就是這些球員雖然拿到了不錯的資料,但是我想看到的那種“統治力”卻並沒有展現出來。
年輕球員技術粗糙就不用多說了,就是那種屬於年輕人“朝氣蓬勃”的精神頭也不多見,就是這個時候就別裝什麼少年老成了,趁著年輕,趕緊釋放自己的天賦就完事了,但是,這些都沒有看到。
看到這,我又想到另一個“尷尬”的問題:是不是他們壓根就沒有什麼“天賦”呢?
細思極恐...
說到這,我又想起來,之前看到一個帖子是這麼說的:到底現在中國球員要達到什麼水平才能再次成功登陸NBA?
有一個回答是這麼說的:至少要介於周琦和易建聯之間吧。
非常中肯。
但是我還要補充幾點:
首先,年齡一定要輕,最多不能超過22歲,當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真實,不然,人家隨便打幾個電話就查證出來了,那本來未來可期,就變成未來可“欺”了。
其次,一定是在CBA拿到硬性榮譽的,說直白點就是得像姚明、易建聯、周琦這樣作為球隊核心帶領球隊奪冠,最好還能拿到FMVP。
球隊榮譽和個人資料兩手都要“抓”且兩手都要“硬”。
你以為做到這些就足夠了嗎?
當然不是,還要讓NBA的球探留下想象的空間,那就是你雖然已經這麼強了,但看了比賽會覺得你似乎還沒有用盡全力,也就是說讓NBA覺得你仍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什麼最有價值,當然是“潛力”最有價值。
姚明能拿狀元阿聯能排在6號秀,都是因為以上這些點全部都具備。
再對比一下國內這些所謂的“新星”,愕然發現差距真的不止是一星半點。
這就是夢想和現實的差距...
三、看到的問題卻很多
老早以前就有球迷說過,全運會這種比賽真的很“雞肋”,完全就是為了“迎合”當地體育局的“業績”。
但是對於球員來說起到的鍛鍊意義真的不大。
個人覺得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似乎這些也都不是最主要的。
因為作為球迷來講,想看到的就是一場高水平的比賽裡面有好多高水平的運動員,雙方你來我往,好不激烈。
可是,我們現在的問題是有點“固步自封、閉門造車”的意思了。
想要提升無非就是兩條路:走出去或者引進來。
但是,我們是兩條路都沒走好。
先說走出去,為什麼不可以讓我們還不錯的一些“苗子”去到更高水平的聯賽去發展,為什麼俱樂部要增設那麼多“障礙”。
比如,周琦。
這一次要不是真的整“急眼”了,說不定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也就這樣了。
敢於和規則說“不”,周琦證明了他就不屬於CBA。
雖然重返NBA有難度,但是這個世界上,介於NBA和CBA之間的聯賽還有很多,以周琦的實力都能去的了。
這才是他這個級別的球員應該有的職業態度,畢竟歲數還不算大,還有提升的機會和空間。
相對應的,張鎮麟、齊麟、胡明軒、趙睿等等都應該主動尋求去到外面的機會。
用阿聯的話來說:一年一年時間過得真的很快。到時候恐怕再想出去已經不具備那個條件了。
再說說引進來,其實,我們的外援政策不但不應該“收縮”還應該再“放寬”一些,讓更多的優質球員來到我們的聯賽,讓我們的本土球員產生“危機意識”然後和這些老外進行競爭,而不再是在場上混日子,常規時間劃劃水,關鍵時刻就把球交給外援,這樣永遠都不可能有進步,國際大賽上只會一次比一次“慘痛”。
再者,除了引進球員之外,能不能利用休賽期多找一些高水平的球員來和我們打打比賽,之前有新聞說我們和塞爾維亞簽訂了協議之類的,當時聽到了還很開心,現在似乎又沒下文了。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方向是正確的,只是缺乏一直走下去的信念。
說到這,有的球迷可能會說了,很多事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簡單的。
我當然知道是這樣,但是,這個世界上有什麼事情又是容易的呢?
再換句話說如果輕易而舉就能夠辦到,那大家都可以做到那個位置了,還要請這些所謂的專業人士幹嘛呢?
中國籃球的問題有很多,但是我也相信只要踏踏實實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去解決,總有看到進步的那一天,哪怕付出幾代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