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變換的是年輪,不變的是各個時代父母對子女無私赤誠的關愛。
常年遠離家門,未能將兩親帶在身邊,可每年春節都會準時回家,貼貼春聯、一起大掃除、放個跨年鞭炮,聊家常,聽他們的各種叮囑,"在外面能吃上面條嗎"、"能吃上烙饃嗎"、"哎呀,天天吃米飯怎麼行"云云,然後就是例行的年度催婚,佯裝生氣說,"還是一個人的話,明年就不要回來了!",總之,在那短暫的幾天團聚中,在各種瑣碎日常、微言細語中,感受著他們溫暖、綿厚深情。當然,普天下父母可能都是這樣子吧,平淡但深沉的愛著。
這兩年因為疫情等原因,未能如期返鄉,猜想他們的春節總會有那麼點缺憾,可每次聯絡時他們總會反過來囑託我,"疫情未過去,寶寶還小,不要折騰著回來了",不在身旁的那種落寞,隻字未提,一切以"只要你們在外面平安,順利,寶寶健康,就放心了,不要掛念家裡,家裡一切都好"就遮掩過去了,可每次看到你們不由自主潮紅的雙眼,我知道你們多麼希望能在你們身邊。
就這樣,你們慢慢年紀大了,逐漸不能使用智慧手機、不會開電視、也離不開藥了,記憶力也越來越壞,可你們卻仍記掛著遠方的我----千里之外又寄來了50斤重的快遞,"花生、粉條、麵粉、豬蹄、黃豆......",箱子如果無限大,估計你們會繼續把各種物品裝進去,想象著你們費力抬著物品裝箱、打包、去鎮上寄快遞的情形,不由自主浮現出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寄了快遞,還擔心被我說,反倒交待媳婦勸我不要發火,說只是"我們的一點心意,常年不在你們身邊,不能幫忙帶寶寶,也沒能幫你們做過一頓飯......",爸爸、媽媽,你們可知,這讓為人子的我何等慚愧!這份愛,顛倒了......
無聲的歲月讓我們無視掉了時光飛逝,你們逐漸瘦削的臉龐、彎曲的脊背提醒著時間的嚴苛,爸爸、媽媽,等我回家......
還有,父親隨寄的"虎年運程",交代我注意流年,哈哈......
放心,有你們,兒子的運程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