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居民收入水平如何?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資料,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收入47412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18931元。
具體到各省來看,上海、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7萬元,遙遙領先其他省份。共有8省人均收入高於全國水平,分別是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天津、廣東、福建和山東。
從增長情況來看,中西部地區表現優異,西藏、湖北、雲南、貴州、安徽增幅高居前五。東部沿海的浙江、廣東、江蘇和福建,增幅也高於全國水平。
-01-
京滬領銜8省人均收入超全國
2021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8027元,北京首次跨上7萬元臺階,達到75002元,這兩大城市的人均收入遠遠高於全國其他省份。
上海和北京作為強一線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化水平都處於領先地位,現代服務業也極為發達。近年來,我國收入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而這三個行業最為集中的地方就是在上海和北京,因此兩地的整體收入水平自然較高。
上海和北京之後,浙江以57541元的成績位居第三。杭州規劃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湯海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浙江是以民營經濟為主導,藏富於民,很多縣都形成各自特色的產業叢集,各自都有鮮明的主導叢集,各個縣市發展的動力比較強勁。
前三名之外,共有4個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4萬元,分別是江蘇、天津、廣東和福建。其中江蘇反超天津位居第四,這也是全國十強中唯一的變化。究其原因,天津近年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對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有了一定影響。
這7個省份之後,山東(35705元)以微弱的優勢略高於全國水平,位居第八。此前一直高於全國水平的遼寧,去年降至全國平均線以下。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近五年來第二個降至全國平均水平之下的北方省份,上一個是位居第十的內蒙古。可以看出,經濟發展腳步的放緩,切實影響了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搜狐城市梳理發現,居民收入高於全國的8個省份幾乎都位於東部沿海地區,且都是城鎮化水平較高的省份。七普資料顯示,這8個省份中,除了山東城鎮化率略低於全國水平之外,其餘省份的城鎮化率都超過或接近70%,高居全國前列。
-02-
中西部增幅領先全國
與2020年相比,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9.13%,西部和中部的增速領先全國。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西部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長9.4%,增速分別快於東部、中部、東北地區居民0.3、0.2和1.4個百分點。
分省份來看,去年共有14個省份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分別是西藏、湖北、雲南、貴州、安徽、浙江、重慶、廣東、四川、江蘇、新疆、福建、江西和海南。
這14個省份中有9個都位於中西部,排名前五的省份更是全部位於中西部。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中西部省份居民收入增幅快,一方面有基數效應影響,原有基數較低,增幅會比較高;另一方面,這些地方外向度較低,受外向型經濟的影響比較小,不少沿海產業、產能繼續轉移到中西部,也利於這些地方的農民工就近就業。
中西部地區較高的增速,也引發了排名的變化。與2020年相比,除了江蘇反超天津晉級前四之外,還有一些中西部城市排名上升——2020年受疫情影響最重的湖北,去年連超江西和海南,升至全國第14名;寧夏反超吉林,晉級全國第20位;增速最高的西藏反超了貴州,新疆反超了青海。
另外,去年也有不少東部沿海省份居民收入增長較快,其中不乏一些基數較高的財富大省,比如浙江、廣東、江蘇和福建。這主要是因為它們受外向型經濟影響較大,2020年居民收入增幅相對較小,2021年疫情影響減弱後經濟持續恢復,居民收入回升幅度自然較大。
-03-
天津黑龍江浙江城鄉差距最小
2021年,全國居民收入的城鄉差距繼續縮小,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城鎮居民高出2.3個百分點,城鄉收入倍差從2020年的2.56縮小至2.50。
25個省份城鄉收入倍差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差距最小的十個省份分別是天津、黑龍江、浙江、吉林、河南、上海、江蘇、河北、福建和湖北。天津、黑龍江、浙江更是一騎絕塵,收入倍差小於2.0。
黑龍江和天津都是工業和城鎮化起步較早的省份,浙江則是民營經濟大省,它們的城鄉差距小並不令人意外。不過,它們的表現可謂相差甚遠。黑龍江是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少的省份,過去五年城鎮居民收入增幅也排在全國倒數第二,再加上較高的城鎮化水平,自然縮小了與農村居民的差距。與其情況類似的,還有城鎮居民收入排在倒數第二的吉林。
而天津和浙江則是城鎮、農村居民收入都比較高的省份,尤其是浙江。浙江統計局此前釋出的資料顯示,除四大直轄市以外,浙江的城鎮居民收入水平已連續21年居全國第一,農村居民收入水平更是連續37年居全國第一。2021年,浙江城鄉收入倍差僅有1.94,可以說是全國收入水平最高且最平均的省份。
全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是甘肅、貴州、雲南、青海、陝西和西藏。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西部地區不少省份經濟發展的客觀條件就比較差,如平原少、山地高原多,土地貧瘠,交通基礎設施也比較落後,城鄉收入差距比較大。因此,要提高西部地區的整體收入水平,就需要加快西部地區的城鎮化。
參考資料:
[1] 國家統計局
[2] 31省份前三季度人均收入排行:上海第一,前七均超過3萬.第一財經
[3] 31省份上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排行:上海超4萬元 重慶領跑中西部.第一財經
[4] 浙江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演變特徵與區域差異.浙江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