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貝多財經從港交所披露易瞭解到,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芯”或“北芯生命科技”)的上市申請材料已經失效,目前已經無法正常檢視或下載。這意味著,北芯首次衝刺港交所上市已然折戟。
根據公開資訊,北芯是一家醫療科技企業,成立於2015年,致力於開發可能為心血管疾病診療帶來變革的精準解決方案。成立至今,北芯已經完成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啟明創投等。
就在2021年6月,北芯還進行了8500萬美元的D輪融資。完成D輪融資後,北芯的交易後估值達50.43億元。而在此前的2020年,北芯也分別完成近2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和數億元的C輪融資。
在本次上市前的股權架構中,北芯創始人宋亮為該公司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直接持股16.39%,合計控制約30.62%的股份。同時,紅杉中國、德誠資本均分別持有10.41%的股份,其他股東還包括國投創合、啟明創投和博裕資本、松禾資本等。
招股書顯示,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北芯同時擁有國產血流儲備分數(FFR)及血管內超聲成像系統(IVUS)產品,是中國唯一一家擁有精準血管內生理學及影像學產品組合的國產醫療器械公司。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3月(2021年第一季度),北芯分別實現營業收入0元、158.8萬元、475.3萬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3964.4萬元、-5711.5萬元、-2583.6萬元。以此來看,北芯的累計收入僅約600萬元,營收尚未形成規模。
不僅如此,北芯的累計虧損金額超過1.2億元。北芯更是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無法保證將能夠維持第一代FFR測量系統及FFR-cRR的銷售額及利潤率,而有關銷售額及利潤率可能受到多項無法控制的因素的不利影響。
根據介紹,北芯在報告期內的收入全部僅來自核心產品第一代FFR測量系統和具有cRR功能的第一代FFR測量系統(FFR-cRR)的銷售。北芯宣稱,其第一代FFR測量系統已於2020年9月自國家藥監局獲得III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書,並自2020年11月起在中國商業化。
此外,北芯的第一代FFR測量系統亦於2020年3月獲得CE認證,且於2020年8月開始在歐洲實現商業化。同時,FFR-cRR已於2020年12月獲得CE認證,並自2021年3月起在歐洲商業化。
從北芯所處在冠脈的介入治療(PCI)行業來看,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資料顯示,預計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64.90億美元。其中,預計中國市場到2030年的規模為148.82億元。
而全球FFR市場從2016年的4.8億萬美元增至2020年的5.41億萬美元,預計2020年至2025年將以17.0%的CAGR(年複合增長率)快速增長至11.86億萬美元,2030年將進一步達到17.96億萬美元。
其中,中國FFR市場規模在2020年達到人民幣0.92億萬元。同時,中國整體FFR市場規模預計將進一步擴大至2025年的21.68億萬元及2030年的53.91億萬元,2020年至2025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88.0%,2025年至2030年則為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