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了
他卻彎腰接過降書
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舉行。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等在南京簽署降書,128萬餘侵華日軍放下武器。
當日方將降書交呈何應欽,彎腰鞠躬時,本不應該起立答禮的何應欽竟然微笑起立答禮,雙手接過降書。
這一細節令觀禮席上出現一番騷動,盟軍代表們紛紛交頭接耳,憤憤不平。有一位美國軍官甚至輕聲噓了一聲口哨,以示不滿和抗議。
然而,何應欽對日方投降代表的“禮遇”並不是心血來潮。
蔣介石聯日反共
記者:“南京絲毫沒有光復的跡象”
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於情於理,國民政府應該立即解除日本軍隊的武裝,以消除最後潛在的威脅,發動侵略的軍國主義者也該得到審判。
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集團,從抗戰勝利開始就把對日處置問題與打敗中共的戰略結合起來決策。為了竭力排擠中共參加對日處置的權利,遏制共產黨對淪陷區的接收,蔣介石從一己私利出發,將殘忍屠殺同胞的日本侵略者,視作可以繼續合作的物件。
8月23日,何應欽向日本軍隊司令官岡村寧次下達訓令,要求日軍部隊就地擔當有效的防衛,保持交通線的暢通,等候國民黨軍隊抵達。同時還要負責收復被共產黨軍隊佔據的地盤。
於是,首批到達汪精衛政府首都南京的新聞記者驚奇地發現,除了街頭零星的中國士兵和偶爾飛抵的美國運輸機外,“南京沒有絲毫光復的跡象……岡村依舊在外交部大樓裡高高在上……日本哨兵四處遍佈,奉命維持治安和保護他們的同胞……”
南京受降儀式結束後,何應欽與岡村寧次首次會見即表達出合作傾向。10月21日,何應欽邀請岡村秘密會面,談話在舊友重逢的友好氛圍內展開,何對岡村說:“我們應趁此培育中日合作趨勢,使子子孫孫繼續下去……我曾多次說過,中日開戰,兩敗俱傷,將使共產黨勢力坐大。此事不幸為我言中!”
日軍侵華的頭號戰犯,原本以為自己必死無疑的岡村,花了近20天的時間,寫成了《從敵對立場看中共軍隊》的意見書,為蔣介石對付共產黨出謀劃策。
蔣介石作為政黨首腦,一國領袖,毫無家國大義,為一己私利與戰犯狼狽為奸。在國民黨的積極運作下,岡村最終被判決為“無罪”,日本侵略者逃脫了應有的懲罰,這也為日後日本軍國主義沉渣泛起埋下了禍根。
除了與戰犯狼狽為奸,國民黨政府還縱容甚至重用漢奸。其中最為臭名昭著的即偽國民政府上海市市長周佛海。
日本一投降,蔣介石就順勢將其任命為軍事委員會上海行動總隊總指揮,就這樣,臭名昭著的大漢奸,搖身一變成了抗戰的有功之臣,威風不減當年。
當時一位記者這樣寫道:“目睹這幫往日常常欺壓他們的人依舊官運亨通,大權在握,老百姓只能發出怒吼。”
“五子登科”下的光復區
民眾生活比日據時更艱難
即便國民政府為了能夠最快速度搶奪勝利果實做出了種種妥協,國民黨在抗戰勝利後對淪陷區的接收,無論從政策上還是事實上,都呈現出失敗的結果。
彼時的國民黨政權是以蔣介石為軸心,包括不同派系的鬆散政治聯盟,接收直接關係著各派系在戰後的權力與利益的重新分配。各派系紛紛粉墨登場,採用各種手段,進行激烈爭奪,一時間“接收”成為了“劫搜”。
在國民黨的接收工作開始前,原淪陷區的國民黨特務、漢奸,靠近淪陷區的部隊已對收復區完成了“兩輪接收”,劫奪了大量的現金、物資以及房產。
待到國民黨正式接收開始,沒有紀律性的國民黨各級官員將接收工作變成了一場“爭奪戰”。有資料統計,當時接收機構多如牛毛,天津有26個,杭州有28個,北平有32個,相對“富庶”的上海僅“官方”接收機構就有89個之多。
不同系統重複接收,層層盤剝,有的敵偽資產甚至出現被國府、省府、市府三道封條並貼的可笑局面。光復區形成了“你搶我也搶”“文和武爭,官和民爭”“此封彼揭,封條重重”的局面。
混亂的接收局面伴隨的是貪汙成風,更有甚者敲詐勒索,強佔民產,大批工廠、企業、商店在接收期間倒閉、停工、停業,給經濟帶來極大破壞,光復區民眾的生活甚至比日據時期還要艱難。
以至於老百姓譏諷國民黨接收官員為“五子登科”,五子意為“金子、房子、車子、日本女子和麵子”。
有人曾用“一洗再洗,如梳如篦”來形容國民黨接收過的地方。曾負責經濟接收的國民黨要員邵毓麟曾說:“政府因此而基礎動搖。在一片勝利聲中早已埋下了一顆失敗的定時炸彈。”
毛澤東的這個提議
得到全黨一致擁護
短短几年後,同樣的問題擺在了共產黨人面前。
1949年初,中共中央從西柏坡起程前往北平。就在出發前不久,在西柏坡召開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在報告中提醒全黨:“我們很快就要在全國勝利了。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
為此,毛澤東向全黨提出了:“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的號召。他還在會議上提議:不祝壽不送禮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把中國同志和馬、恩、列、斯平列。
毛澤東的這個提議不但得到了全黨一致擁護,而且成為全黨必須遵守的規定。
共產黨人是這麼說的
也是這麼做的
1952年2月10日,在保定市體育場,劉青山、張子善貪汙案公審大會,兩聲槍響如同驚雷,震驚了在場的2萬餘人,也震驚了世界。
當時全國各大城市的報紙、電臺以及港澳的一些新聞媒體,都對此案迅速作了報道。香港一家右派報紙驚呼:“共產黨殺了共產黨!”
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日僑小川維熙說:“看到報紙發表天津的貪汙案後,感到共產黨與其他政黨不同,共產黨偉大之處,是對不法分子不管他地位多高也要依法懲辦。”
正是中國共產黨這種不徇私情、嚴懲腐敗的決心和行動,贏得了老百姓的衷心擁戴和世人的無限欽佩,打消了人們對中國共產黨的疑慮,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共產黨的威望。
“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複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習主席曾多次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世情、國情、黨情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共產黨人的“考試”仍在繼續,這就需要全體黨員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
歷史與實踐經驗告訴我們,黨的力量越壯大、黨的事業越發展,對黨本身的要求就越高,就越要不忘初心。
正如在從西柏坡前往北平的“進京趕考”路上,毛澤東提起《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時說的那樣,“這僅僅是讀了個開頭,這篇文章是要永遠讀下去的”。
共產黨人的答卷,還要繼續答下去。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程沛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笪曦
來源:作者:鈞正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