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在三大戰役,乃至於解放戰爭中都留下了濃墨重彩和傳奇的一筆。作為解放戰爭中我軍殲敵最多的,同時也是傷亡最大的一場決戰,也因其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成為了後世很多軍事歷史學家研究的重點課題。
在這場戰役中除了國軍中那些迷之操作和指揮讓人大呼意外。其實關於我軍這邊的指揮關係也很耐人尋味。這場決戰與其說是雙方蓄勢待發的決戰,不如更像是讓雙方猝不及防地遭遇戰,從小淮海到大淮海,雙方就是一個“亂”字。
按照《亮劍》裡面李雲龍的臺詞那就是“整個中原都亂成了一鍋粥”。
這個亂也體現在在雙方的指揮系統裡面,國軍這邊的除了徐州剿總之外還有華中剿總的黃維兵團,雙方之間各不同屬,互不支援。而即使是徐州剿總內部也是相互扯皮,邱清泉和李彌兩個兵團眼睜睜地看著黃伯韜被我華野吃掉。
而和國軍一樣,我軍也是兩個戰略集團——中原和華野兩大野戰軍一起參戰。不過和無頭蒼蠅一樣的國軍相比,我軍則是發揮相互協調,絕對服從指揮的犧牲精神,由中野和華野主要領導人,組成了總前委,有序指揮部隊作戰。
那麼問題來了,在實際作戰中到底是中野指揮華野,還是華野指揮中野?
參戰的中野和華野
在瞭解這個問題之前,先來了解在淮海戰役中,中野和華野扮演的角色。
在淮海戰役中華野一共投入12個主力縱隊(第1到13縱隊,華野沒有5縱編制),以及個地方縱隊以及一個特種兵縱隊,再加上野司機關和以及後勤等部隊人數在的42萬人左右。而中野這邊也是主力盡出,7個主力步兵縱隊以及野司加起來有18萬人,就此構成的參戰60萬大軍。
從兵力對比上看華野和中野兵力比是2.3:1。可以說淮海戰役中,華野擔當起絕對的主角。
當然兵力多,華野相對承擔的戰鬥任務也會更多。
在第一階段圍殲黃伯韜兵團的作戰中就是華野全包全攬,無論是圍攻黃伯韜的部隊還是在徐東的打援部隊全是清一色的華野精銳,這一仗消滅了10萬多國軍主力。
在第二階段針對黃維兵團的作戰中是中野擔當主力,不過因為重武器和兵力不足,很難吃掉機動黃維兵團10萬人,因此華野也調了陳士渠兵團帶著炮縱支援,並在雙堆集一舉消滅這10多萬人。而除了南下支援的陳士渠兵團之外,粟裕也開闢第二戰場牽制企圖支援黃維的杜聿明徐州集團(將近30萬人)。
到了第三階段,陳官莊圍殲杜聿明集團20多萬人,也是華野擔當絕對主力。
據不完全統計,華野在淮海作戰中傷亡10萬多人,中野約3萬多人,傷亡比為3.3:1,雙方殲敵數量華野為47萬,而中野在8萬人左右,殲敵比為6:1。在後世偉人們的回憶錄也可以看出的當時華野是消滅國軍的主力,陳帥在回憶當年作戰的時候說出了“淮海戰役這個仗,主要還是三野打的”。
中野的劉鄧也說過這樣話“淮海戰役主要還是華東野戰軍打的。我們中野武器裝備差,兵力少……幸虧一粟裕派部隊及時支援,否則我們中野也打不下來。”
因此,從淮海戰役的作戰來看,主力參戰的華野確實承擔更多的殲敵和作戰任務。
因為中野相對人數較少,承擔的任務不一樣。但這並不意味著中野就很弱,只不過當初為了戰局考慮千里躍進大別山,以犧牲自己確保將國軍調到外圍作戰。當年中野的前身晉冀魯豫野戰軍在解放戰爭前兩年殲敵並不比華野少。
當然言歸正傳,是不是殲敵最多的華野就在作戰中佔據指揮權呢?
總前委統一指揮
熟知淮海戰役的都知道,當初在淮海戰役中是靠著以鄧公、陳帥、劉帥、粟裕和譚振林5人組成總前委統一指揮。實際上這個總前委也說明了兩個野戰軍是聯合作戰,並非華野指揮中野,或者中野指揮華野的問題。
雙方實際上是處於相同的地位。
不過既然是聯兵作戰,肯定要有決策人,而戰役最高決策人為——鄧公和陳帥。
在1948年10月還在策劃小淮海(圍殲黃伯韜兵團)的時候,因為豫東之戰華野和中野聯兵作戰的經驗。粟裕就想聯合兩大野戰軍在江北謀劃一場打仗,避免華野南下江南重蹈千里躍進大別山的結果。所以其在和軍委的電報建議讓陳帥和鄧公來統一指揮作戰。在圍殲黃伯韜兵團過程中軍委也統一回復了 “整個戰役統一受陳鄧指揮。 由劉、陳、鄧、粟、譚五同志組成一個總前委。“
而至於為何前總前委是這五人。
說到這,就要說我我軍的指揮機構,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一直貫徹黨指揮槍的思想。當時指揮機構為:中央軍委--各大局--各大軍區-各大野戰軍。也就是說參加淮海戰役我軍的指揮序列為:中央軍委 — 中原局(鄧公書記,陳帥第二副書記)、華東局(華東馬,不知道可以搜尋五馬進京)——中原軍區(劉帥)、華東軍區(陳帥)——中原野戰軍(劉帥)、華東野戰軍(粟裕、譚振林)。
從這個指揮機構上看,軍委下面的兩個局負責人為鄧公和華東馬。但因為此次淮海戰役作戰多在當初中野轄區,而此時華野所在的山東和蘇北已經為大後方,而華東馬也是以內政擅長,需要統一協調後勤、內政等,就沒在總前委裡面,因此順位第一人自然是鄧公。
而且在11月18日軍委關於總前委的回覆裡面也寫到了:
“劉陳鄧,並粟陳張,告譚王, 韋吉,華東局, 中原局,豫皖蘇 分局,蘇北工委,華北局……中原、華東兩軍,必須準備在現地區作戰三個月至五個月(包括休整時間在內),吃飯的人數連同俘虜在內,將近八十萬人左右,必須由你們會同華東局、蘇北工委、中原局、豫皖蘇分局、冀魯豫區黨委統籌解決。此戰勝利,不但長江以北局面穩定,即全國局面亦可基本上解決。望從這個觀點出發,統籌一切。統籌的領導,可能時,開五人會議討論重要問題,經常由劉、陳、鄧三人為常委,臨機處置一切,小平同志為總前委書記。”
在接到通知後在接到通知後,當時的陳鄧也回覆了軍委“本次作戰我們當負責指揮。唯因通訊工具太弱,故請總部對粟譚方面多直接指揮。”這就確定了我軍在淮海戰役基本指揮分工——陳鄧坐鎮後方協調統一指揮。而前線作戰由劉帥、粟裕和譚振林執行指揮。也就是說總前委更多是擔任協調工作,在後方和華東馬一樣調集人力、物力和財力全權配合前線作戰,起到的更多是政委職責。
戰役指揮權為劉帥和粟裕。
正如陳鄧回覆軍委電報裡面那樣,指揮華野的粟裕(代司令員和政委)和劉帥(中野司令員)只是名義上對總前委負責,實際上還是受軍委直接指揮。也就是說當鄧公和陳帥是這兩位戰神的後盾,也是協助其完成淮海戰役,雖然是上下級關係,但是主要還是起協調作用。當然如果情況緊急,總前委也是可以自己指揮野戰軍。
在戰役過程中,我軍的指揮也是按照這個來執行的。
比如在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總前委還沒成立)對黃伯韜兵團的作戰,粟裕就直接和軍委彙報和商討。在調動部隊上除了歸屬於內線的許世友兵團(歸華東馬指揮)外,其他三個兵團也是直接聽從粟裕的指揮。
而中野進攻宿縣以及圍攻黃維兵團的報告也是直接報告總部,並沒有經過總前委(其實也沒必要,總前委3個拍板的也是中野的人)。在第三階段對杜聿明的作戰中,軍委更是放權給粟裕(畢竟已經勝券在握),一般情況下都是粟裕作戰計劃擬好,然後署名總前委,發給軍委執行。
因此鑑於軍事作戰中,華野殲敵將近80%以上,而華野在淮海戰役中前線的第一負責人是粟裕,所以從這個角度說粟裕指揮淮海戰役這個說法是有依據的。
雨田君說
其實從淮海戰役這個雙方之間的亂戰來看,國軍和我軍在指揮上的差距其實也是國軍失敗的根本原因。
國軍內部之間派系林立,在作戰互相挖坑,對於他們而言同僚反而要比我軍危險。在作戰中缺乏犧牲和相互成全的精神,比如徐東戰役時期的邱李兵團就是如此。而反觀我軍總前委在政治上鄧公和陳帥的地位是高於劉粟的,但鄧公知道專業人幹專業事,將指揮權交給劉粟並全權配合粟裕同志,在政治和軍事原則上的雙統一。這反映了鄧公和陳帥的大度和犧牲精神以及超前的大局觀,也為粟裕放開手腳在淮海決勝打下了基礎。
因此回到之前的問題上,在作戰中華野和中野相互成全, 不存在誰指揮誰問題。而在具體指揮上則是以陳鄧為總指揮負責協調,在作戰中的真正指揮是粟裕和劉帥。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