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兜爹 三劍客
作者/米兜爹
在前不久結束的亞洲盃,中國女足用實際行動把“風雨彩虹鏗鏘玫瑰”的含義詮釋得淋漓盡致,為全國人民送上蕩氣迴腸的虎年新春禮物。
那句“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女足”,表達了億萬球迷的心聲。其中,21歲小將張琳豔的一條影片刷爆網路——
那是2018年U20世界盃上,女足被淘汰。賽後,張琳豔早已滿眼淚水,接受採訪時不甘心地說到,只要能再次穿上國家隊球衣,一定儘自己全部力量為它戰鬥!這是一種榮耀!
心懷夢想,所向披靡。4年後,張琳豔身穿國家隊戰袍,在決賽中替補出場製造點球,隨後又打進一球,最終問鼎亞洲之巔,她做到了。
這是夢想的力量。張琳豔,了不起!從她站在自己熱愛的綠茵場上那一刻,就已經成為那顆最閃亮的星。
追著光奔跑的人,自身也會帶著光芒。但光芒的背後,卻是無數次的艱辛付出,而這種滾燙的人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真實的生活並不完美,但堅強、樂觀、勇敢,會讓它熠熠生輝。每分細微的努力,即便當時很不起眼,但是經過日積月累的沉澱,就能迸發出無窮的力量。
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賽A組決賽結束後,範可新親吻冰面的一幕,讓人淚目。這是她第三次參加冬奧會,前兩次遺憾與金牌失之交臂,但卻從未放棄,直到這次圓夢北京。
其實,範可新的那一吻不是告別,而是感謝,感謝這些年一直在堅持的自己,只因對腳下的這片冰場愛得深沉。
範可新的成長路上,充滿了挫折與挑戰。從穿著舊冰鞋起步,腳底磨破了也不言放棄,到身患貧血症,也阻擋不了夢想實現。在這條充滿冰與火的賽道上,她努力滑出奮進的加速度,成為“最好的範可新”。
每個人都了不起,這無關出身、年齡、性別以及學歷等等。追逐夢想,就要向光而行,向陽而生,把奮鬥的時光化作對人生最深情最純淨的告白。
蔣築英就是這樣一個追光人。為了心中的光學夢,在北京大學物理系上學期間,除了學好專業課,還掌握了英、俄、德、日、法5門外語,寒暑假基本上都是在圖書館度過的。
畢業後,蔣築英全身心投入到光學事業,夜以繼日,忘我工作。他在光學傳遞函式研究方面取得一個個成就,先後解決了國產鏡頭研製中許多關鍵性技術難題,填補了重多空白,後來從彩色電視機到航天航空、地面測控等都得到廣泛運用。
光,耀眼璀璨,追光人的品質也如光一般,晶瑩奪目。蔣築英在生命的最後4天,還忙著收拾新實驗室,又忍著腹痛出差,奉獻出畢生的精力,年僅43歲,踐行了“甘當科研界的鋪路石”的諾言。
人的一生最大的失敗,不是跌倒,而是從來不敢奔跑。要知道,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定義者,更是唯一負責人。
從長津湖活著走出來的“冰雕戰士”朱彥夫,用奮鬥書寫出極限人生。從戰場搶救下來時,朱彥夫的四肢已潰爛,嚴重凍傷,在經歷了47次手術、昏迷了93天后,奇蹟般地醒來,但卻永遠地失去了四肢和左眼。
朱彥夫告訴自己,“與其腐爛,不如燃燒”。不願躺在功勞薄上的他,堅決放棄組織給予的照顧,毅然回到家鄉張家泉村,拖著傷殘之軀帶領鄉親們走上致富路。
他在日記裡這樣寫道,一個人只要有生命就會發光,就能改造他周圍的生活環境。朱彥夫在任村支書的25年間,開山劈嶺、治山改水,硬是把一個窮山村建成了先進村。
後來,朱彥夫歷經七年時間,用壞了500多支筆,書寫了近千斤稿紙,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了《極限人生》。這33萬字的長篇小說,卻是他把筆綁在斷臂上一筆一劃寫出來的,其中的艱辛難以想象。
越奮鬥,越幸福,縱使有萬般磨難,也不向命運低頭。當沒有選擇的餘地時,努力是唯一的變數。
把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因為,努力向上的每一天,都會有陽光燦爛的時刻,也會離夢想越來越近。
朋友們,請記住,生活不止有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加油吧!努力做個追光的人,一直向前、向前,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身披萬丈光芒!
——米兜爹2022年2月20日於江城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