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日本京都的50歲女子英月,如今依然保持單身狀態。
曾經是銀行職員的她,為了逃避無休止相親而離家出走美國,沒想到這一待就是10年。
後來回到日本,她成了一名女住持,淡定地迎接新的生活。
回想人生過去經歷的種種波折,英月覺得雖然經歷了艱苦歲月,但自己的選擇並沒有錯。
1971年,英月出生在京都大行寺。
家裡開寺廟,然而英月對此毫無興趣,所幸還有個小4歲的弟弟可以繼承家業。
英月從小就喜歡看書,夢想成為一名小說家。
高中時,國語老師也曾建議她可以試著投稿參加文學比賽。
身高173cm的她,大學時代還曾兼職做過模特、當地電視臺的天氣預報播報員。
1992年大學畢業後,英月進入銀行信託部工作。
年輕時在金融業上班,領著旁人羨慕的薪水,英月從不虧待自己,去旅遊、嘗美食,購買價格不菲的名牌套裝。
自己賺的錢,花的心安理得,反正下個月又有錢。
但是英月也有著一個難以逃避的煩惱。
母親認為,英月唯一的優勢就是年輕,所以希望她趁年輕早早就結婚。
因為父母是透過相親結婚,周圍親戚大多也是這樣,這些“成功例子”擺在眼前,英月也開始被家裡安排各種相親。
相親的次數多了,見到的奇葩也不少。
有些人明明並不熟,卻已經向她提出“要生很多男孩”的要求;
也遇到過一個月能否和朋友外出聚會一次,都要再三考慮的男子。
經歷了一次次莫名其妙的相親失敗後,英月變得愈加煩躁,
而來自各方的壓力又讓她崩潰,甚至一度感覺“失去了聽力”,被逼入絕境。
終於,到了29歲時已經相親失敗35次的英月,選擇了“逃避”。
就算英語水平相當一般,只有“This is a pen”的表達程度,她還是果斷離家出走逃到了美國舊金山。
只有走得遠遠的,才不會被家裡的情緒所左右。
逃避可恥但有用,的確是不用再被迫接受相親了,但現實的生活就擺在眼前。
當時她的身上只有大約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萬元)的積蓄,必須儘快工作才不會坐吃山空。
英語不好的她,從咖啡廳服務員做起。
店裡不要的麵包邊,可以給她帶回家裡去。
在她童年時期,是拿麵包邊來喂鴿子的;
如今自己吃著冰凍儲存的麵包邊,她覺得無所謂,能填飽肚子就行。
(示意圖)
為了增加收入,英月在美國還做過廣播節目主持人、廣告模特、日語老師,逢年過節做些年菜來出售。
語言能力慢慢提升,朋友也逐漸多了起來,英月適應了在美國的生活,這一待就是將近10年。
原本以為再也不會回到日本的英月,還是在38歲時回去了。
在美國已經開創新生活的她,為何還要回日本從零開始呢?
總的來說,有兩個原因。
一方面是在美國期間,英月有次幫朋友的愛貓舉辦葬禮。
在葬禮現場,她對人生和佛教產生了新的感悟。
另一方面,小4歲的弟弟也決定離家出走,拒絕繼承家裡的寺廟。
之前是因為有弟弟做後盾,所以英月無需牽掛家裡,可以在美國自由生活。
如今弟弟也想追求自由,剛好對佛教產生興趣的英月,決定回家在大行寺成為一名住持。
當年離家出走去美國時是單身,10年後日本也還是單身,如今50歲的英月依然保持單身狀態。
關於結婚,英月透露了自己的想法:
“對於結婚,我既沒有焦慮,也沒有憧憬和牴觸的情緒。
現在沒有結婚是一種緣分,以後如果有姻緣來了,我也不會拒絕。
對未來抱有期待。不過目前沒有相親的打算。”
相親35次,煩到離家出走逃往美國,最後卻變成住持回到了日本。
英月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生活感悟寫了下來,出版成書與更多的人分享。
“人生沒有任何一件事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沒有一次次被逼去相親,如果沒有離家出走逃去美國的話,就不會有現在的我。”
“當時逃去美國時,我是29歲,覺得自己的人生被逼到了絕境,要完蛋了。
然而並不是這樣的。
真正困住自己的,是自己當時的想法。
沒什麼大不了的,人生肯定還有其他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