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元宇宙”的領頭羊,Meta的一舉一動都受到業內的高度關注。
華爾街見聞提及,2月17日週四,Facebook母公司Meta在透露,其混合現實技術(MR)將在幾年後實現,讓人們對元宇宙的時間表,有了更詳細的線索。
那麼,作為通向“元宇宙”的關鍵一環,何為MR,MR的前景又如何呢?
透過對歷史的覆盤和對現狀的梳理,國泰君安分析師陳筱、李芓漪認為:MR是通向元宇宙的下一代通用計算平臺。
VR、AR、MR的區別
目前,擴充套件現實(XR,Extended Reality)被認為是未來元宇宙的關鍵技術。具體而言,擴充套件現實又分為混合現實(MR,Mixed Reality)、增強現實(AR,Augmented Reality)和虛擬現實(VR,Virtual reality)三種。
對VR、AR、MR三者間的區別,國泰君安分析師陳筱、李芓漪整理如下:
VR、AR、MR主要特點、效果感知、主要受眾及應用場景方面存在差異。
其中VR裝置會將周遭真實環境全部遮擋,為使用者呈現100%虛擬場景,因此使用者可獲得較為逼真的感知體驗,應用場景亦以C端的社交、娛樂為主;
AR裝置在現實場景中疊加虛擬物件,使用者可明顯區分出真實場景與虛擬場景,目前的應用場景以C端的資訊提示為主;
MR裝置在AR裝置的基礎之上更進一步,可實現虛擬物件與現實世界的實時互動,由於技術架構更為複雜,MR裝置售價也相對更高,目前多應用於B端的醫療輔助、3D模型設計、上崗培訓、工業維修輔助等。
MR:通向元宇宙的下一代通用計算平臺
當下,智慧手機發展至今已接近達到空間展示的極限,2D互動方式亦難以突出5G網路大頻寬、高可靠、低延遲的優勢。
這一背景下,參照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歷程,國泰君安分析師陳筱、李芓漪認為,元宇宙時代將由XR終端開啟,由多類現象級應用推向繁榮,使用者將經歷VR、AR、MR技術的持續迭代升級。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由iPhone 3G 奏響前奏,由iPhone4 正式開啟,並遵循“技術進步→需求升級→應用落地→反哺技術”的路徑推演。
從應用端來看,在通訊網路由2G 向4G 切換的過程中,搜尋引擎、即時通訊、輕度手遊、重度手遊、共享經濟、短影片、電商直播等應用相繼爆發,使用者需求由滿足日常基礎功能向獲得更佳文娛體驗、提高生活便利性的方向升級。
那麼在以5G 乃至6G網路為基建、以XR終端為介面的元宇宙時代,使用者將經歷VR、AR、MR技術的持續迭代升級,並對更多內容應用提出更高要求。
(1)VR:元宇宙時代的初期領航員
國泰君安分析師陳筱、李芓漪認為,AR(含MR)裝置的使用場景及顯示內容與VR 裝置不同,技術實現難度更高。因此,技術實現難度更低、價格更低、應用更貼合娛樂需求的 VR 將先於AR(含MR)滲透至大眾。當下,優質內容持續擴充推動VR裝置出貨量走高。
(2)MR 實現互動方式的升維,或為下一代通用計算平臺
更強的便攜性、更自然的互動方式使智慧手機取代PC成為第二代通用計算平臺。參考這一發展歷程,國泰君安分析師陳筱、李芓漪認為,MR裝置進一步實現互動方式的升維,有望成為下一代通用計算平臺:
在通用計算平臺由PC向智慧手機更迭的過程中亦有部分“退化”,如顯示範圍遠不及PC、尺寸的擴大受到手掌大小的限制,且人們將越來越多的日常活動囿於2D螢幕之中,以類似於機器的方式與“機器”互動。
憑藉更廣闊的顯示範圍與更沉浸的3D體驗,MR裝置將人們從2D螢幕的限制中解放出來,互動方式由鍵盤與滑鼠→手指觸屏→動作捕捉的進化過程更符合人類天生直覺。
因此我們認為,隨著MR裝置不斷拉近與智慧手機在功能上的差距、不斷提升便攜性,MR裝置將取代智慧手機成為第三代通用計算平臺。
在短片Hyper-Reality中,博主KeiichiMatsuda暢想出一個混合現實世界,佩戴MR眼鏡的人們將看到虛擬場景與現實環境完美融合,所有資訊將以更高效的形式、更大的密度呈現在眼前,如虛擬的購物清單“貼上”在實體購物車上、用手拿起商品時顯示動態宣傳短片,實現了互動方式的升維。
同時,國泰君安分析師陳筱、李芓漪還指出,隨著大量現象級應用的出現,MR的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以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為鑑,MR 新時代有望誕生大量現象級應用,線上時長佔比或進一步提升。
Meta 2C、微軟2B,蘋果入局MR望掀起新浪潮
當下,眾多科技巨頭紛紛殺入“元宇宙”賽道。例如,Meta 社交龍頭地位穩固,以虛擬社交為切入口發力VR元宇宙;微軟則基於辦公矩陣優勢,重點佈局B端MR生態;華為、小米、OPPO 代表國產智慧眼鏡的三個發展方向,目前均已打造出輕薄的消費級產品;基於經驗沉澱與技術儲備,蘋果研發的MR頭顯更是受到業內的高度關注。
(1)現象級硬體產品帶來“質的飛躍”
當下,眾多科技巨頭紛紛下場,爭相研發“現象級”產品。而現象級硬體產品的出現,無疑會為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質的飛躍。
- 回溯PC時代,強相容性的軟硬體、簡單易用的圖形使用者介面是加速PC在大眾中滲透的驅動因素。例如,1995年劃時代的Windows 95作業系統釋出後,1995-2000年間全球PC出貨量由6300萬臺增至1.32億臺,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5.9%。
- 回溯智慧手機時代,現象級硬體產品iPhone 的問世、安卓開源系統的應用奠定重要里程碑。根據旭日大資料統計,2007-2015年間,iPhone 出貨量由136萬臺增至2.31億臺,年複合增長率高達90%。隨後,Google推出的,開源、免費的安卓系統真正推動智慧手機走向大眾。
(2)行業重要里程碑:蘋果MR頭顯
展望MR新時代,國泰君安分析師陳筱、李芓漪認為,蘋果MR頭顯的問世或為行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蘋果在PC、智慧手機時代均打造出具有顛覆性設計的C端硬體產品AppleLisa、iPhone,由其開創的作業系統MacOS、iOS亦作為設計規範風向標推動了低門檻、強相容性的軟硬體發展,從而帶動新興終端的迅速普及,因此我們認為蘋果MR頭顯的問世或為MR行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主要內容來自:國泰君安《MR:通向元宇宙的下一代通用計算平臺——元宇宙系列報告之五》,作者:陳筱、李芓漪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