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科談起
現在樓市行情涼涼,大家都體會得到,但top房企裡萬科下滑最猛。
筆者也不是第一次吐槽萬科了,確實鬱亮時代乾的不怎麼樣,筆者回想起20年年報,鬱主席帶頭降薪,“狂砍”了4.4萬的年薪。。如今的成績,是不是更該降薪給股民謝罪?
筆者最反感天天喊口號、上新聞的企業家,鬱主席18年喊“活下去”,前不久又喊“背水一戰”“生死一戰”。。(鬱主席背水一戰發言全文可點選筆者文章萬科——又雙叒叕要背水一戰了?,嗯,筆者已經diss過了。。)
讓筆者不禁想起格力董明珠、樂視賈躍亭、恆大許家印。。他們都挺愛上新聞的,格力雖然大跌,還要大力分紅,但筆者目前還沒抄底,講實話董總的營銷能力我不擔心,但困境反轉能力還有待觀察。
當然這裡面,賈會計是獨一檔,他是真造假,還造出創業板一哥,也是前無古人。
恆大則是許教授點子沒踩對(許家印真是武漢科技大學教授和博導,因為他武漢讀書的),而且下錯注了,17年後,全國樓市明顯從123456線普漲轉為一二線漲、三四線跌的分化行情。
再玩高槓杆,別說roe撐不住了,銷售回款就撐不住了,再加上還不停輸血足球、恆大汽車。。
那時筆者經常疑惑恆大似乎不缺錢啊,幹啥發一堆票息甚至高達18%的商票,一邊付這麼高息,一邊足球動不動上億年薪、數千萬獎金。。。
另外,搞多元化基本沒有特別成功的公司(巴菲特講他只見過亞馬遜多元化成功了,電商+雲計算,都做到龍頭),恆大已經是地產的龍頭,若潛心研究地產,現在不一定如此下場。。
講了糟心的萬科,下面說說優秀的。
(二)濱江談起
22年1月,大房企裡,也就背靠杭州的濱江是銷售額提升的,資本市場的反饋也非常快,股價飆漲。
筆者之前寫過自己對濱江的投資看法:(可點選~樓市託底政策何時再出臺?)
當然筆者作為從業人員,知道杭州的地塊基本也賺不了啥錢,就去年底3批次政府給的利潤空間多一點,有8%左右吧,但濱江也接盤了去年初與融信合作拿地的融信股份,那批次的地甚至可能要微虧。
多說一句,其實綠城也一樣,綠城的主戰場就是浙江,浙江裡又是主要深耕杭州+寧波,21年杭州買地略下降,寧波買地略上升,綠城21年已經是寧波銷售額、買地額雙第一的房企。但還是那個問題,杭州、寧波的地塊都不咋能掙錢,只能說比其他房企在那虧錢還賣不動要牛逼一些。綠城的股價走勢也是可以的。
矮個子裡拔高個,其他房企賣都賣不動,沒有銷售就沒有回款,濱江綠城就顯得牛逼了。
btw,別說建業的增長更高,1、體量小;2、可能是去年1月更差;3、覺得河南市場復甦力度會不及長三角
(以上不構成投資建議)
全文完,覺得好就“關注”、“收藏”、點“贊”、“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