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駙馬》是黃梅戲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橋段,講述的是馮素珍冒死救夫的一段美滿姻緣的故事。時隔多年,眾人沒有因為國粹的出彩關注,反而因為“變味”,引起了爭議。
馮素珍與李兆廷是一對戀人,誰知李父遭到奸臣安海,李兆廷準備回鄉避禍,沒成想馮母解除婚約。
之後這對璧人相約後花園,馮素珍贈與對方紋銀百兩,又贈玉麒麟以表真心,不料被王氏誣陷為偷盜。
為了救自己的情郎,馮素珍借用李兆廷之名高中莊嚴,皇帝欣賞她的才貌雙全,意喻招為駙馬的傳奇故事。
許多藝術學者認為,這樣的行為不妥當,缺乏對歷史現實或者文化傳輸本意的御用,但是也有人覺得這是為了讓年輕人接受,做出來的一些改變。
最近的小潘潘,憑藉一首《女駙馬》獲得了不少的流量,不管是唱腔還是面部表情,引發了很多人的圍觀。
但是這樣的唱法,引起了很多人的質疑,覺得她是在蹭國粹的流量,官方也給出了一些評價,她到底做錯了什麼?
小潘潘被批屬實不冤
從影片中可以看到,《黃梅戲》依然是本詞本曲,小潘潘原模原樣的在演唱,並沒有出現任何不合適的地方。
這一次官媒並沒有指名點姓,反而似乎給人一種模稜兩可的感覺,央視直接放出原版直言:聽多少遍都好聽,這能打臉一流吧。
看到原生態,最純正的黃梅戲,很多曲藝的工作者,在此時站出來紛紛發聲,要知道黃梅戲的改編,並非是首例。
從央視放出的多個影片中,有部分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的改變,其中一個大爺直接改掉了《女駙馬》的詞,變成了防詐騙。
曾經青年京劇演員果小菁也帶來了一段“京劇味”的黃梅戲,都是經過二次加工,但贏得了一片好評。
評論中可以看得出來,並不是所有人都反感這樣的行為,可以接受傳統戲曲的改變,但是為何接受不了小潘潘的“亂改”。
想要知道問題所在,就應該看看群眾說了什麼,評論區中聲音為數較高的,皆是小潘潘令人不適的唱腔。
矯揉造作的女網紅,在美顏濾鏡的加持下,以及豐富的表情,傳統戲曲是從前的配方,但是沒有從前的味道。
小潘潘最具有爭議性的是整體演繹上的呈現,原本的《黃梅戲》橋段,是一個女性勇敢果斷的形象,為了救夫精明睿智。
而小潘潘演繹的橋段中,不僅嬌柔嫵媚,而且還會有抿嘴和噘嘴,看似迷離實則擦邊球的一些行為。
唱腔上與原本作品傳遞的勵志寓意毫無干係,觀眾視覺上領悟到的,並非是原本的忠貞層面,而是一種“作”。
根據以上描述的細節,可以判斷出,傳統文化可以改編,但是在二次加工的基礎上,不能改變本有的價值觀。
小潘潘為了流量迎合觀眾的喜好,被批屬實不冤,傳統文化需要不斷被大眾發掘,不可超越的經典。
即便是模仿,也應該更大發揮其正能量的價值觀,而不是將流傳百年的東西,大刀闊斧變得面目全非。
文化之所以有美麗,可以千古流傳,就是因為其自身的底蘊,和多年來不變的價值觀,每一代人凝集的厚重感,屹立不倒被大眾喜愛。
當事人小潘潘很多人只關注到,她是一個網紅的身份,卻不知她是《學貓叫》的原唱,多年來事業停滯不前“歌紅人不紅”。
文化不該成為流量的“工具”
憑藉這首歌,她登上了春晚的舞臺,雖然風靡一時,但是紅得比較快涼得更快,如今還有幾個人向曾經那般喜愛。
口水歌本質上和國粹,就不在一個平行線。國粹是引以為傲的文化傳承,不會因為某些人改變,成為非主流中的一員。
真正有內涵的東西,是不會落幕,更不需要以此方式,來得到眾人的關注,如今不少年輕人前仆後繼地學習該文化。
對於這類文化,每個人可以保留喜歡和不喜歡的權利,但是不應該因為網際網路的發達,讓文化成為流量的“工具”。
憑藉《學貓叫》的小潘潘,事業的高光時刻,停留在了春晚的舞臺,之後便沒有了更多曝光的機會,直到這一次黃梅戲。
褒貶不一的評價,讓整件事情的脈絡漸漸清晰,為了流量引起眾怒,面對質疑她聲稱“我唱的是正常版”。
勇敢和風塵之間,其中滋味各有所長,有人覺得這是年輕人的創新,但是此行為並沒有引起眾人的好感。
反而降低了對該文化的認知,“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改變”,一個好好的勵志正能量的故事,成為“勾欄女子”的風塵味,難道一錯處沒有嗎?
相比較普通網紅,小潘潘的出身值得一提,畢業於北京現代音樂學院,科班出身學的是音樂劇的專業。
在音樂基礎和素養上,她是一個非常有內涵的人,此事發生後,她並沒有改變演唱的風格,小眼神一如既往。
而很多圍觀群眾,似乎喪失了審美能力,親身示範了什麼叫“人云亦云”,別人點讚自己也點贊,對於好與壞沒有自身的評判。
但是從音樂的領域出發,小潘潘翻唱了慕容曉曉的歌曲《黃梅戲》這首歌,似乎一切又另當別論。
戲曲和歌曲兩個領域,文化的柔和有了創新,在此期間有一個新駁論,不改良被批落後,改良後不尊重傳統。
這首歌曲將文化和音樂合併,聽覺上是一場盛宴,然而慕容曉曉唱出了“誰說女子不如男”的氣概。
結語
與小潘潘的唱腔,以歌曲的領域來稽核,慕容曉曉更多的是敬意,而這位網紅完全不能展現馮素珍對愛情的忠貞。
藝術來源於群眾,作為基層人員有權利改編,戲曲講究抑揚頓挫,黃梅戲也不是例外,擁有完整的故事。
作為網紅來講翻唱有版權的音樂、戲劇也好,起到了一定的宣傳作用,但是不應該太過分,如果與流行音樂一般,黃梅戲的特色在哪裡?
謝謝觀賞,關注我,瞭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