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醫方集解》的一個經典藥方,6味中藥,健脾消食,恢復脾胃功能

人們常說,“民以食為天”,飲食對於我們來說,十分重要。但是別小看吃飯這件事,看似很平常,實則暗藏健康密碼。俗話說,“吃飯八分飽,到老腸胃好”。也就是說,人們在生活中很多的病症都是吃出來的,尤其是腸胃病最為明顯。

一直以來,脾胃不分家,兩者也是同時出現,不過在中醫的領域裡,所說的脾可不僅僅只是一個臟腑這樣簡單,中醫裡面的脾更為複雜,功能也更加的強大,在《黃帝內經》裡面十分重視脾胃的重要性,後世醫家更進一步提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的論述,也是我們身體執行的後天之本。

《醫方集解》的一個經典藥方,6味中藥,健脾消食,恢復脾胃功能

脾胃的最大功能就是負責運化,這就像是我們體內的一個運轉站,一個是將水溼運化,另一個則是將水谷運化,把攝入體內的水谷精微,轉化成氣血,然後輸送到其他的臟腑,不過通常情況下來講,食物在攝入體內之後,在適量的飲食下,脾胃功能正常,是能夠及時消化的。

但如果飲食不節制,暴飲暴食,除了會加重脾胃的負擔,食物也會積滯在體內,難以順暢消化,最終誘發“食積”,而且在這樣的狀態下,就算是之後適量飲食,也依舊會感到不適,會有新的食積,這樣的反覆狀態下,脾胃的功能只能一直下降。

所以,現在很多人總是出現胃脹胃痛,沒有食慾,就算是看見了好吃的飯菜也吃不下,又或者只是稍微吃一點就已經很撐了,這些都是屬於脾胃功能運化失常造成的,並且具有這種經歷的人,並不在少數,說白了就是消化不良,消化好了,吸收也就會變好。

《醫方集解》的一個經典藥方,6味中藥,健脾消食,恢復脾胃功能

對脾胃病症調理的藥方,中醫方劑裡面有很多,其中不乏一些是流傳至今的千古名方,比如金元名醫李東垣的補中益氣湯,不過在清代的《醫方集解》裡面有一個百年名方,叫做健脾丸,這個方子的獨特之處在於,能夠兵分兩路,一邊負責健脾,另一邊負責消食,消補兼施,這樣在消食積的同時,不會傷及體內的正氣,補益的過程中也不會出現於堵。

健脾丸的組成很簡單,六味中藥配伍而成,分別是人參、白朮(土炒)各二兩,陳皮、麥芽(炒)各二兩,山楂(去核)一兩半,枳實三兩。健脾丸具有健脾消食的效果。這其中的山楂是為數不多的消多於補的水果,山楂是消食藥的代表,在很多的消食劑裡面,也能看到,山楂主要善於消肉食之積,所以在平時燉肉的時候,可以放幾顆山楂,這樣肉會容易燉得更爛。

《醫方集解》的一個經典藥方,6味中藥,健脾消食,恢復脾胃功能

其實關於這一點,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古時候,有一個皇帝的妃子生病了,吃不下東西,宮裡面的太醫想了很多解決辦法,但一點效果也沒有,所以只好張榜求醫,最後這個妃子的病症被一個江湖郎中給治好了,這個郎中其實也沒有用什麼特別的藥材,就是將紅糖裹山楂,這就跟糖葫蘆一樣,讓妃子在飯前食用,之後,妃子的胃口大開,面色也漸漸地紅潤起來,後來這個藥方就流傳至民間,也就成為了很多人喜愛的冰糖葫蘆。

《醫方集解》的一個經典藥方,6味中藥,健脾消食,恢復脾胃功能

麥芽也是消食藥的代表,但主要善於消麵食,同時還具有疏肝解鬱的效果。之所以會在方劑裡面加入枳實,這是因為枳實具有很強的行氣破氣能力,而且枳實的藥性下走,可以將胃裡面的積滯,一路降入腸道,最後給徹底的排出去。

消了之後,還得補一補,將脾主運化的能力恢復,補脾用什麼?人參、白朮、陳皮,人參和白朮具有補氣健脾的效果,可以將已經有損耗的脾胃給慢慢的調補回來,同時還能防止枳實的破氣能力太強,造成體內的氣機出現損耗。

《醫方集解》的一個經典藥方,6味中藥,健脾消食,恢復脾胃功能

而陳皮這味中藥就十分奇妙,李時珍說它能補能洩能升能降,就看它跟誰搭配。陳皮在這裡不僅能夠健脾,還具有燥溼、消食、化痰的作用。不少人在補氣之後,會感覺到胸口脹悶,這就是氣機壅滯的體現,陳皮的加入,可以讓體內的氣機各司其職,該升的升,該降的降。

健脾丸適合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群,尤其是那種一伸舌頭,可以明顯的看見舌苔厚膩,患有這種症狀的人,最適合用此方劑來緩解。現代也用它來調理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嬰幼兒腹瀉等疾病,只要辨證屬於脾虛食積證,即可加減化裁使用。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2-02-20

相關文章

趙國屏/趙維團隊在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互作領域取得新進展

趙國屏/趙維團隊在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互作領域取得新進展
由於與基因轉錄.細胞代謝.衰老.以及多種疾病密切相關,發生在賴氨酸上的可逆蛋白質翻譯後修飾(Lys-PTMs)一直是眾多研究關注的重點,這些修飾包括乙醯化.乳醯化.琥珀醯化.棕櫚醯化等等.在諸多醯基化 ...

華大基因:把前沿基因檢測技術做到人人可及

華大基因:把前沿基因檢測技術做到人人可及
"最初,我們參與了人類基因組計劃,承擔了一個人的全基因組的1%測序任務:如今,我們運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來防控出生缺陷,目前已在河北省實現全覆蓋." 近日,在一場關於疾病預防和出 ...

桐樹基因突破腫瘤ctDNA精準檢測技術關鍵壁壘
本報記者 矯月 伴隨基因科技的進步,基因檢測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是當前生物科學領域最具發展前景的產業之一,也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 ...

早期肺腺癌中關鍵驅動基因及抑癌基因的研究進展

早期肺腺癌中關鍵驅動基因及抑癌基因的研究進展
早期肺腺癌中關鍵驅動基因及抑癌基因的研究進展 楊榮,廖曉陽,雷弋 *,原萌藝 [摘要] 肺癌在惡性腫瘤中具有極高的發病率及致死率,給全球造成了沉重的社會經濟負擔,而肺腺癌是肺癌的主要型別.儘管肺腺癌患 ...

研究揭示調控小麥穗粒數基因在高產育種中的潛在作用

研究揭示調控小麥穗粒數基因在高產育種中的潛在作用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生物資訊學及應用創新團隊與四川農業大學小麥所合作,研究了小麥轉錄因子AGL6在小麥花器官和小穗發育過程中的功能.相關研究成果線上發表於<植物生物技術雜誌(Pla ...

我們來自“垃圾DNA”?有人從水稻裡發現了“垃圾DNA”的價值:新基因的來源

我們來自“垃圾DNA”?有人從水稻裡發現了“垃圾DNA”的價值:新基因的來源
如果說你來自一堆垃圾, 請不必為此煩惱, 因為人皆如此.現在, 遺傳學家正逐步認識到在你基因組中的這些 "垃圾DNA" 的重要價值. 在遺傳學研究史的大部分時間裡,那些聲名顯赫的遺 ...

研究表明:壽命長短取決於基因遺傳,人類的壽命一出生就決定了?

研究表明:壽命長短取決於基因遺傳,人類的壽命一出生就決定了?
綜述 隨著人類醫療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均預期壽命也在不斷延長,根據專家的推算,目前發達國家的最低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了77歲. 藉助技術的外部干擾,人類和衰老之間的戰爭獲得了階 ...

結直腸癌患者為什麼需要基因檢測?

結直腸癌患者為什麼需要基因檢測?
結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在男性和女性腫瘤中分別是第4位和第3位.基於目前篩查意識的缺失,有多半數人群在確診時即為晚期.確診時,醫生常常會在制定治療方案前推薦患者朋友們進行一項稱為&q ...

一個新的雌性特異表達基因UBE2I參與雞性別分化

一個新的雌性特異表達基因UBE2I參與雞性別分化
雞作為經典的生物學模式動物和重要的經濟動物,無論是在科學研究還是在畜牧業生產中都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尤其是在禽類生產中,性別控制對於提升家禽養殖產業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研究已發現雞的性別決 ...

和瑞基因臨床研究、技術平臺、產品多管齊下,夯實領軍者地位
一年一度的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CSCO)落下帷幕.期間,國內腫瘤全病程管理基因檢測代表企業--和瑞基因圍繞腫瘤早篩.腫瘤伴隨診斷召開了兩場專場會,與會專家共同探討了包括PreCar專案最新進展.肺癌早 ...

港科大團隊開發全腦基因編輯技術,已驗證可改善小鼠AD症狀

港科大團隊開發全腦基因編輯技術,已驗證可改善小鼠AD症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每年有近 1000 萬阿爾茨海默症新增病例. 傳統的阿爾茨海默症治療藥物只能緩解症狀而不能改變疾病,因此科學家們開始尋找替代策略.在使用 CRISPR-Ca ...

「研究」基因研究探索人類懷孕的獨特之處

「研究」基因研究探索人類懷孕的獨特之處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Ashley 導讀:懷孕是這個世界上最奇妙的事情之一,人類懷孕與其他動物懷孕相比更是與眾不同.研究所發現的基因表達變化可能有助於不良妊娠結局的診斷和干預措施 ...

變異“肌肉”豬:人類透過基因改造,製造出來的怪物,你敢吃嗎

變異“肌肉”豬:人類透過基因改造,製造出來的怪物,你敢吃嗎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也越來越不願意吃油膩的肥肉,而更喜歡吃瘦肉,為此,許多國家都在研製變異"肌肉豬",提高豬的瘦肉率. 比如,柬埔寨一家養殖公司透過對基因的改造,成功培育出 ...

日本人第三支祖先曝光,基因貢獻率超過7成,可能是漢人後裔

日本人第三支祖先曝光,基因貢獻率超過7成,可能是漢人後裔
據路透社近日報道,一項關於古DNA的最新研究改變了對現當代日本民族的遺傳譜系原本的認識.該研究發現了新的一支日本民族的祖先並證實了該支系的基因貢獻率巨大. 在9月17日發表的報告中表明,日本人攜帶來自 ...

肺癌基因檢測做過一次,無突變,放化療效果差,還有再做必要嗎?

肺癌基因檢測做過一次,無突變,放化療效果差,還有再做必要嗎?
昨天一位肺癌患者家屬諮詢我,其父親是一個肺癌晚期患者,3月前支氣管活檢術後行病理提示腺癌,並行基因檢測無基因突變,隨後行規範的放化療治療,效果差.他聽說靶向治療是瞄準腫瘤細胞上特有的靶點進行治療.相比 ...

肺癌術後基因檢測發現罕見突變,需不需要吃靶向藥預防復發?

肺癌術後基因檢測發現罕見突變,需不需要吃靶向藥預防復發?
最近一個網友在平臺諮詢,這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肺癌病人,手術分期還算比較早,腫瘤大小1.5cm,有胸膜侵犯,有5%的微乳頭成分,按照分期為IB期,術後已經進行了4週期的術後輔助化療.基因檢測提示NTRK基 ...

宣講家文稿:中秋節蘊含的中華文化基因及其傳承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是每個中國人都向往的重要時刻.中秋節作為流傳上千年的傳統節日,具有特殊的魅力和力量,使其穿越時空.穿越地域. 那麼,這種力量來自哪裡?我認為應該是來自其所蘊含的被共 ...

根結線蟲如何寄生農作物?科學家揭示關鍵分子機制

根結線蟲如何寄生農作物?科學家揭示關鍵分子機制
光明網訊(記者 宋雅娟 張蕃)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病害防控創新團隊研究發現,南方根結線蟲寄生過程分泌的凝集素類效應蛋白MiCTL1a透過與宿主過氧化氫酶互作,調控細胞內活性氧穩態,幫 ...

Plant Physiology-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王曉傑課題組揭示條鏽菌效應子抑制小麥葉綠體防禦的新機制

Plant Physiology-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王曉傑課題組揭示條鏽菌效應子抑制小麥葉綠體防禦的新機制
提示:植物生物學」↑關注我們! 2021年9月16日,Plant Physiology線上發表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曉傑教授課題組完成的題為"Tw ...

根結線蟲 藏在根部的蟲子是怎樣寄生的?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根結線蟲是一種危害重.防治難的農作物寄生蟲,多年以來,如何加強防治一直是植保領域的難題之一.近日,記者從中國農科院獲悉,該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病害防控創新團隊透過研究,揭示了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