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書,越是難懂的東西,越是故弄玄虛,古代的書,越是難懂的東西,越是精華所在,為什麼這樣呢?
古時候難懂大都是惜墨如金所致,現代文難懂大都是廢話連篇而成,管豹之見,貽笑大方。
上一篇說給大家一個藥方,對於心理和生理,以及社會等方面的問題,這篇看著確是有解藥的作用,也說出了很多問題背後的邏輯。
文摯針對龍叔的問題,說了下面的話,很長,內容也很深刻,
【文章分解】
“無所由而常生者道也。”
我們早晨一睜眼,腦子裡就有了念頭,無所由,不知道來由,包括宇宙,我們的生命,大的,小的,“而常生者”而生生不息的就是道,是規律。
禪宗有言:“知之一字,眾妙之門。”我們都有知識,都有知覺,讓我們擁有“知”的功能的那個東西是什麼呢?如果瞭解了“知”的源頭,開啟一切靈感的法門就找到了。
“由生而生,故雖終而不亡,常也。”順著這個規律,由生而生,就是生生不息,就好像人類一樣,子子孫孫,雖然一代代有生有死,但人類沒有滅亡,天地萬物也是這樣,生命沒有終結,常也。在宇宙中這種現象會永遠存在。生死都是很正常的。
“由生而亡,不幸也。”根據這個規律,本來該活著的人卻死了,是不幸的。我們看一下張注說:“役智求全,貴身賤物,違害就利,務內役外,雖之於死,蓋由於不幸也。”運用心智想讓自己活好,貴惜自身,輕視外物,避開禍害,追求利益,致力於內在的修養,勞作於外,最後還是難免一死。大家都覺得很不幸。盧重玄說:人總是想著長生,而忘了大道。這是一種不幸。
“由生而生,由生而亡”,都是很正常的事。
“有所由而常死者,亦道也。”講到生,再講死,也就是天。上面講“無所由”不知道哪裡來,空而生有。現在“有所由”是現實世界的由有到無。“而常死者”自然界的生命不斷地死去。“亦道也”也是必然的法則。
“由死而死,故雖未終而自亡者,亦常也。”有生生不已,就有死死不斷,一代又一代死亡。“故雖未終而自亡者,亦常也”,所以雖然這個世界還沒到頭,自己已經沒了,也是常道,是理所當然的。我們都知道昨天過了是今天,今天過了是明天,這是一個現象,看到的是結束的樣子,天亮了又黑了,黑了又亮了。站在早晨看,是生生不已,站在晚上看,死亡的這頭看,很悲哀。
“由死而生,幸也。”理解了死,本來這一生,該終結的,但因為領悟到這個道理。能把握到常生,常在,就是幸運了。最近100年,西方的海德格爾提出向死而生,關於生死概念的終極答案,生命意義上的倒計時法,在有限的時間裡感受活的意義,積極地生活。
“故無用而生謂之道,用道得終謂之常。”道家的老子,列子,莊子,都有一種思想,要想活得好,心中事要少,因為無用之用是為大用。中國人最講究“實用”,短期沒效果,看不到利益,就認為是無用的事,可是人的核心競爭力,超過一半來自於看似無用之事,讀一本閒書,睡個懶覺,跑跑步,提升一下自己的審美,喝喝茶,曬曬太陽,很多時候是這些無用的東西,促成了人生的變化,大家都知道有用之用,而不知無用之用。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故無用而生”,懂得生命的本來,效法自然,可以活得好一些,這是合於道的。
“用道德終謂之常”依從道的規律走向結束也是永恆不變的,我們知道自己的生命有這樣一個過程,用過了,也就沒有了,所以心裡很清楚這樣的過程,好好地過好自己,也就沒有糾結了。
“有所用而死者亦謂之道,用道而得死者亦謂之常。”人的福分和能量都是有限的。有所用,有所為,有為而為,消耗完了,生命最後壽終正寢,也是道,也是一種規律。一般人都這樣,辛辛苦苦一輩子,最後走了,用道而得死,這結果是一樣的,也是死,這也是常道。說到底,人這一輩子,不管是聖人,還是凡人,是英雄,還是狗熊,是重於泰山,還是輕於鴻毛,死的價值,意義,只要自己明白就好!
“季梁之死,楊朱望其門而歌。”季梁是楊朱的朋友,季梁死的時候,楊朱到人家門口看看,唱個歌。
“隨梧之死,楊朱撫其屍而哭。”隨梧也是楊朱的朋友,楊朱卻撫其屍而哭,物件不同,都是朋友,他的態度完全不同。
“隸人之生,隸人之死;眾人且歌,眾人且哭。”隸人是一般老百姓,一般人對出生大都是開心的,對死亡往往是悲傷的。老百姓出生了,死亡了,眾人或是歌唱,或是痛哭,在生死問題上各有表達。
前面列子曾說:“貧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終也,處常得終,當何憂哉?”貧窮是讀書人的普遍狀況,死亡是人的最終結果,我安心處於一般狀況,等待最終結果,有什麼可憂愁的呢?
歷史上會有完全相反的觀念? 是是非非,有爭議的人物,對對錯錯,有幾個完全看得開呢?
《列子》書中盧解:“不役智以全者,道也,用此道而終者,常也,俗士役其智以致死,以為濟物之道也,用此道而至死亦謂之常,眾所樂者眾為道,眾所安者眾為常,然則出離之道與世間之道,名同而實異也。” 不用心智,隨其自然,以養天年,這是道。這樣活一輩子,是普遍的道理。(對於修道的)一般人依靠聰明才智一輩子,以為可以達濟天下,幸福一生,忙忙碌碌到死也是道。大家喜歡的是大家的道,大家安心的大家會習以為常,出世,入世看著名稱差不多,內容卻有很大的差別。
我有時候會想,寫這麼多,誰看呢?
歲月像鳥兒,飛過的天空沒有痕跡,活著的人,卻可以感受到留下的東西。
下面透過一些現象看疾病產生的過程,裡面有歲月的痕跡。
目將眇者,先睹秋毫;耳將聾者,先聞蚋飛;口將爽者,先辨淄澠;鼻將窒者,先覺焦朽;體將僵者,先亟奔佚;心將迷者,先識是非:故物不至者則不反。
“目將眇者,先睹秋毫;”當一個人眼睛快要瞎,快要壞的時候,突然有一陣子看得特別清楚,秋天的小毛毛都能看得見。秋毫是秋天鳥獸身上的新長的細毛。
“耳將聾者,先聞蚋(ruì)飛;”耳朵將要聾時,先聽到耳朵裡有“嗡嗡”的蚊子聲。
“口將爽者,先辨淄(zī)澠(miǎn);”爽:喪敗。爽是口腔有虛火,吃東西沒味道,有些地方發炎,味覺喪失的感覺。當一個人的舌頭不能分辨味道了,在舌頭的味覺功能失去之前,舌頭的感覺會忽然靈敏起來。淄水和澠水,兩條河的味道,一嘗就知道。
“鼻將窒者,先覺焦朽;”一個人鼻子要壞的時候,自己會聞到火焦木朽的氣息。
“體將僵者,先亟jī犇ben佚yì;”亟:急迫。 犇:奔。身體到老年僵化快不行的時候,心裡急著要奔跑,感覺用不完的勁。
“心將迷者,先識是非;”一個人心神即將迷亂,腦子快糊塗的時候,會忽然明辨是非,覺得思想很靈光。當有人說自己很神奇的時候,離神經已經不遠了。
“故物不至者則不反。”所以事物不發展到極端,就不會走向反面,人也一樣。當一個人運氣很好,他也覺得自己運氣會一直好的時候,倒黴的時候就快來了,這就是物極必反的道理。
文摯把一個人的病因原理說了一遍,通不通看自己了,快要接近聖人的龍叔,精通醫術的文摯。都在生命的圓滿上有一些無法看透的東西,所以達不到真正的逍遙。
最後認識幾個字,算是娛樂一下:
贔bì 麤cū 垚yáo 驫biāo 羴shān 猋biāo 鱻xiān 意思就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