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乒選手當中,王曼昱一開始並非是東京奧運會的參賽選手,只是獲得了一個象徵性的P卡參賽資格。不管是王曼昱的主管教練肖戰,還是王曼昱都很難接受這樣的結果。但是既然國乒教練組已經決定了,木已成舟是無法改變的。
只不過有時候命運就是開玩笑,沒讓王曼昱參賽,但王曼昱還是參賽了。原因就在於伊藤美誠的混雙奪冠,讓教練組看到了日乒選手技術的先進性,已經完全壓制了劉詩雯。所以隨後國乒教練組不得不啟用P卡程式,這也是國乒歷史上首次啟用P卡程式。
奧運會結束之後,不少球迷回顧奧運會的比賽,都認為選擇讓劉詩雯參加奧運會的比賽,是國乒教練組的一次冒險行為。在國乒教練組看來,還沒有外協選手能從國乒手中搶奪冠軍呢。正是由於這種慣性思維,使得伊藤美誠拿到了自己都想不到的那個混雙冠軍。
按照國乒教練組一開始的東京奧運會設想,還是要打造老中青三代的陣容。老將劉詩雯,中生代選手陳夢,年輕選手孫穎莎三足鼎立。可以說在這個國乒教練組的設想當中,確實沒有王曼昱的位置。
那時的王曼昱才陷入了真正的孤立無援狀態,沒有人能夠拯救自己,只有自己能夠拯救自己。不過這也是王曼昱自己持續陷入低迷的結果,如果王曼昱也能像孫穎莎在奧運會開賽前表現出色,或許現在的王曼昱早就拿到奧運會女單冠軍了。
但是誰都會有低谷的,就看這個低谷期自己如何處理了。雖然王曼昱確實不是國乒東京奧運會週期重點培養的選手,但不代表王曼昱下個奧運會週期就抓不住機會。其實落選東京奧運會的單打參賽資格,反而促進了王曼昱向上的動力。
落選東京奧運會反而成了助推劑,所以這並非是最壞的結果。看王曼昱在全運會及世乒賽的表現,就知道奧運會的結束,意味著王曼昱崛起的開始。有時候看似是結束了反而孕育著希望,有時候看似是開始了,卻意味著結束。
陳夢奧運會的時候說到了時代來臨,現在不少球迷認為是王曼昱的時代來了。因為成績說明了一切,正是王曼昱連續擊敗陳夢,才使得陳夢的國際排名被孫穎莎反超。如果王曼昱不抓住奧運會結束的機會,實現大賽冠軍的反超,那現在國乒的格局依然是奧運會開賽前的格局。
王曼昱依然不能夠主宰目前的國乒局面,誰都不想成為一個看客。所以王曼昱連續獲得大賽冠軍,複製了張繼科曾經的崛起之路。作為張繼科的小師妹,王曼昱可能沒有張繼科那樣的球場霸氣,但是王曼昱卻更加地具有韌性。
她跟張繼科相比更加地內斂,當然這種內斂只是性格上的內斂,到了真正的比賽當中該霸氣的時候,絲毫不弱於自己的師哥。王曼昱在去年的世乒賽,捍衛了自己師哥史上最快大滿貫的榮譽, 相信張繼科內心深處也是很感激的。
從不被國乒教練組看好,到如今連續拿下全運會女單冠軍、世乒賽女單冠軍這兩個金量最高的冠軍。王曼昱確實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機會,牢牢地將命運抓在了自己的手中。拿下世乒賽女單冠軍實在是太重要了,這是向大滿貫之路邁出的重要一步,世乒賽冠軍是最難拿的一個冠軍。
所以現在的王曼昱信心越來越足,一下子反超了陳夢和孫穎莎。這讓許多球迷感覺到不可思議,一下子很難接受這樣的結果。所以他們對王曼昱還是持有懷疑的態度,主要是王曼昱崛起的速度也太快了。上一秒許多球迷還在考慮陳夢的時間有多長,下一秒王曼昱就連續奪冠。
爭分奪秒的能力王曼昱是有的,這也是長期競爭壓力導致的結果。誰不想自己在國乒拿到好成績?但是在付諸行動這一塊,目前只有王曼昱做得最出色。可以說王曼昱愣是改變了國乒的格局,直接跑到了陳夢和孫穎莎前邊。
這一點連乒協主席劉國樑都沒有料到,但是競技體育就是這樣,充滿著殘酷性和不可預知性。張繼科曾經面對的局面,比起王曼昱還要嚴峻。在二王一馬時代能夠打破他們的壟斷格局,就是因為把握機會能力突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機會,這需要有較高的膽識,更需要厚積薄發。
沒有一個大滿貫選手是隨隨便便成功的,那種職業生涯平平坦坦的選手,或者說職業生涯沒有打過什麼硬仗,就獲得大賽冠軍的選手,在向大滿貫衝擊的道路上總棋差一步。這就是因為沒有大滿貫的底蘊導致的結果,真正的底蘊是一種傳承。
如今的王曼昱就在傳承張繼科走過的道路,這條路看似速度非常快,但是背後付出的艱辛是無人能夠看得懂的。日復一日的訓練,日復一日的失敗再訓練,面對困難的破局能力,這些都是一個大滿貫選手要具備的素質。
球迷也希望王曼昱在向大滿貫衝擊的道路上平平坦坦,但是想要獲得大滿貫,必須要闖過荊棘之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來之不易。不知道廣大的球迷朋友們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關注二郎神侃球,帶給你不一樣的人生感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