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吳怡 實習生 王加敏
關乎萬千家庭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社會關注的重點。今年以來,國家在教育領域出臺了多項改革新政,其中新檔案關於“職普分流”的話題引起了熱議。
3月份,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檔案裡明確指出要“堅持把發展中職教育作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
“職普比大體相當”,也就是保持普通高中錄取率和職業學校錄取率大體相當,意味著初中畢業生大致有半數人進入普通高中學習,半數人進入職業學校學習。
其實,近年來國家一直在大力鼓勵發展職業教育。2019年,國務院釋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其中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型別,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沒有職業教育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門釋出《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再次表示“堅持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不同型別、同等重要的戰略定位”,要“加快構建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大幅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和服務能力”。
然而,家長們對於“職普分流”政策卻充滿憂慮。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職校往往被視為“後進生”和“無法考上高中的學生”不得已選擇的道路,孩子念職校意味著不明朗的未來和前途。甚至有家長認為實行“職普分流”是教育降級,限制了孩子接受高等教育。
談及職業教育,社會中依舊不乏諸多刻板印象和誤解。日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圍繞這個話題採訪了職業學校的學生和教育學專家,瞭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職業學校學生王柳(化名):我的職業規劃很清晰,將來到農村做個醫生
我當初中考沒考好,分不夠上高中,就選擇讀職中,現在是宿遷衛生中等學校農村醫學專業二年級的學生。我們在這個學校要讀四年才能畢業,一年級主要學文化課以及簡單的專業課,二年級和三年級以專業課為主,四年級開始實習。
文化課就是學語數外,大家對待文化課不是特別認真,但會比較重視專業課學習,因為很重要。平時的學習壓力不是很大,但到了考試周複習壓力還是不小的。整體的學習氛圍還是不錯的,以前比較鬆散,但現在學校管得比較嚴格,逃課的或者破壞秩序的學生都會被記過。
我們班主任和文化課老師都是自己學校老師,平時管我們最多的就是班主任。專業課老師基本都是外聘的,不同課就聘用不同的老師,護理課就聘請護理老師,呼吸課就聘請呼吸科老師,他們基本上都是醫院的醫生。專業課老師對我們的要求也不一樣,有些會要求嚴格,有些就比較鬆散。
我現在還沒有接觸實習,但已經瞭解一些基本情況了。我們在專業四年級時要實習十個月,去到與學校有合作的醫院。有些專業實習是有工資的,但我們專業沒有,不僅沒有工資,還要倒貼給醫院錢,因為我們要用人家的裝置和資源。
我們專業的職業規劃還是很清晰的。四年級實習完之後就去考助理醫師證,然後畢業就去醫院,可能要實習幾年,等考到醫師資格證,就能轉為正式醫生了。證是必須要考的,因為我們一年級開學前就簽了合約,裡面規定畢業後幾年內要考到證,否則算違約。我們專業和其他專業不一樣,政府是撥款資助的,每個學生每年有2000元,如果違約可能要把錢賠回去。
我們畢業後一般去的都是農村的基層醫院或者衛生所當坐診醫生。有的人是自己找工作,有的會被當地政府分配到一些缺人的崗位。我也是打算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的,將來畢業後認真考證書,到農村當一位醫生,暫時沒考慮過其他職業。爸媽也希望我按照這個路子踏實地走下去。聽說我們專業很多人成為醫生之後,還會再去考本科,升級一下學歷,我將來也可能為了職業道路去考本科。
職業學校學生田齊(化名):雖然我現在讀職業學校,但未來想升本科
我現在就讀於宿遷中等專業學校的計算機專業。我當初分數差一點就能上普通高中,但還是不夠,就來了這所職業學校,被分到了相對好一點的“中高班”,相當於普通高中的“快班”。我本來想學烹飪的,但怕這個專業未來養不活我,就選了現在比較熱門的計算機。
我們總共要讀三年,我這學期開學就到了三年級。專業知識的學習難度和專業程度是隨著年級遞增的,現在學的東西都比較難了。不過老師也會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程度因材施教,針對基礎比較差的學生,課程相對簡單一點,基礎好的學生,課程難度大一點,或者課後佈置一些任務。我們班整體學習氛圍還是比較活潑的。
其實職業學校也不像大家說的那麼亂,我覺得整體上還不錯。唯一我覺得要改進的就是學生會,他們管得太多了。比如晚上洗漱以後不能穿太短的睡褲出宿舍門;有的學生會人員還脫下制服穿便衣,跟蹤情侶,偷拍照片給上級。這方面有點太誇張了。
我還有一年就要畢業了,未來還想繼續讀下去。我們專業每個班實習的人都不多,可能也就兩三個。因為直接就業的人相對較少,大家都想要繼續念下去,考大專或者升本科。大部分人最後都會選擇參加單招,成績差一點去考大專,成績好就去考本科學校。大家都是出於希望未來能更好的目的選擇升學。
升學的選擇有很多,老師也會根據學生的情況提供擇校的建議和指導。我想考蘇州職業大學升本科,如果能考上,還想在本科期間考個教師資格證,畢業後考編制,想要工作更穩定。爸媽還是希望我在職業發展道路上能走得更遠一點。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周憶粟:“職普並重”有必要,推進國家教育現代化
我們的教育政策強調普職並重,是基於我們國家城鄉和地區發展的不平衡、經濟發展中現代農業、製造業和服務業存在不同的就業需求,人民群眾既有接受更高程度教育的願望,也有實現就業的需要。而我國的普教腿長,職教腿短,不能很好適應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與人民群眾對就業的需要。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提出普職並重,反映了要對有限的公共教育資源(包括引導家庭投入的教育資源)做更合理的配置,使整個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更契合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需要,更有利於人民群眾的就業。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及《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出臺的。
實踐證明,盲目擴大普通大學招生比例對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發展不平衡、現代農業、製造業、服務業亟待發展,每年新增勞動力就業壓力大的國家並不適合。一方面,普通高校培養的人才受產業結構限制,能吸收的就業也有一定限度;另一方面,我國優秀的高教資源也有限。普教和高考的競爭性選拔方式造成“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帶來了大量的教育資源浪費和普遍的社會焦慮。而現代農業、製造業和服務業存在大量特殊技能的就業需求,但是職業教育水平還不高,人們選擇的意願不足,成為教育的突出短板,也對就業造成了巨大的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直接培養勞動技能的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現代化的關鍵,是提升國家經濟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也大大加強了對學生就業的保障能力。這就是我國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主要理由。
目前,我國職教有了很大發展,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如《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指出:“我國職業教育還存在著體系建設不夠完善、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建設有待加強、制度標準不夠健全、企業參與辦學的動力不足、有利於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辦學和人才培養質量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到了必須下大力氣抓好的時候。”
普職並重,實質上是要建立起兩個高考和高教體系。除了普通高教和高考外,還要建立起“職教高考”,透過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嚮應用型轉變,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校開辦應用技術型別專業或課程,採用“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招生辦法,來培養職教的本科生,和加強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這樣就形成了普職都有上升通道,避免了“一考定終生”。
我國發展職業教育可以參考一下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國家。德國、丹麥、日本對職業教育非常重視,並且企業深度參與。德國的企業承擔了大量職業教育的職能。企業提供的職業技術培訓,是避開價格競爭而導向質量競爭的重要策略之一。而公司對職工技能培養的大量投入,也形成了企業與職工的利益捆綁,起到了促進平等和經濟效益的雙重結果。另外,在日本,企業在職業教育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日本的學校教育階段與英美類似,以通用型知識教學為主,但大型公司對新進職工有完整的培訓體系,併為員工設定了職業發展通道,輔以年功序列制和終身僱傭制,來確保職工隊伍的高素質。
責任編輯:蔣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