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有一種行當,每日沿街串巷收牙膏皮。一般不用錢幣收,而是用糖來換。這些人往往隨身帶著一個大罐子,裡頭有各種各樣的糖塊,有薑糖、麥芽糖等等,還有專門吹糖人的手藝人。只要你交出牙膏皮,他們就可以現場用糖作畫,又好看又好吃。
當時人們都窮啊,一年嘗不到幾次葷腥。特別是孩子們,要是能吃到一口糖,一天都能美得冒泡。許多人家的熊孩子,但凡聽到窗外有收牙膏皮的吆喝聲,又趕上父母不在家,就直接衝進廁所,把還剩半管的牙膏擠到一個小碗裡。接著一溜小跑衝出門外,大喊一聲:“我有牙膏皮”。
半晌之後,就見他手拿一個糖人,在幾個鼻涕邋遢小孩子豔羨的目光注視下,美滋滋地往家裡走。
糖是吃進肚子裡了,可是父母到家之後,這位也免不了遭受一番男女混合雙打。即便如此,下次再有這種機會,這孩子八成也不會放過,外甥打燈籠——照舊(照舅)。
90年代以後出生的孩子,大概理解不了老一輩人的這種行為。牙膏皮在今天可不是什麼稀罕物,也沒有人再去專門回收了。按照垃圾分類的標準,現在的牙膏皮沒有什麼回收價值,應該被歸入“其他垃圾”的範疇,扔進灰色的垃圾箱裡。
80年代那會可不是這樣,牙膏皮可是標準的“可回收垃圾”,它裡頭含有金屬鋁,是跟易拉罐一樣具有高回收價值的寶貝。
先來說說我國牙膏皮材質的進化史。
從新中國成立到60年代初期,我國一直都是使用鉛來做牙膏皮的材料。鉛,是一種重金屬,長時間使用會造成重金屬中毒,對人體有害。所以從1962年開始,牙膏普遍開始採用鋁皮外包裝。
為了達到牙膏皮的質量要求,還必須使用新鋁,而不能使用回收鋁材,防止鋁屑和某些贓物進入牙膏皮中。
鋁皮有幾大好處,一是輕軟,易於衝製成型,使用時也更省力;二是有一定的強度,常擠不破;三是耐腐蝕,因為牙膏本身有弱鹼性,鋁皮可以長時間儲存完好不滲漏;四就是無毒無害無異味。
鋁是一種重要的有色金屬,價格昂貴,用途也十分廣泛。由於它的強度高,重量又輕,還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領域。如今的汽車製造業推崇輕量化車身,使用鋁合金材質,不但能夠降低車重減少油耗,也不會因此影響車身的剛性,降低車輛的安全效能。
更重要的是,鋁是一種不可再生能源,所以回收利用含鋁廢品有重大意義。一條牙膏皮雖然不起眼,但是我國當時每年的牙膏產量大概有1億隻,如果都能回收利用,從中提取的鋁金屬總量也非常可觀。
有市場有需求,自然就帶動了回收牙膏皮的產業鏈,催生了沿街吆喝收牙膏皮的“吹糖人”和寧肯捱打也要貢獻牙膏皮的“熊孩子”。
肯定有人好奇,回收的舊牙膏皮裡的牙膏殘留要怎麼去除,牙膏皮又是怎樣回爐重造變成工業鋁的呢?
一個完整的牙膏皮由4部分組成,分別是:鋁皮、廢牙膏、漆皮和塑膠蓋。其中殘留牙膏是牙膏皮的主要雜質,含量高達16.5%,且只有去除牙膏後牙膏皮中的鋁才能被回收利用。
我們都知道,牙膏很容易被水洗淨,但是牙膏皮裡的牙膏殘留水也洗不到啊,這怎麼辦?原來,早期牙膏皮回收後,都是人工用剪刀把牙膏皮從中間剖開,均勻展開後進行清洗。
不過這種方法效率太低,不能大面積推廣使用,人們開始尋求更高效的清理方式。
專家們經過長時間的分析實驗,發現了一種高效去除牙膏殘留的方法:把牙膏皮粉碎成1毫米左右的微粒,然後再放入水中浸泡攪拌,這樣一來,殘留的牙膏就會徹底與牙膏皮分離。接著再用合適的濾網過濾,進一步去除雜質。
烘乾後,剩下的就是僅僅帶有漆皮的碎鋁粉了。如果想要得到最終的成品——高純度鋁粉,還需要增加一道濃硫酸脫漆的步驟。
按照當時我國年產牙膏1億隻,一條牙膏皮6克來計算,我國每年需要消耗的鋁材接近600噸,一噸鋁當時的價格要超過10000元,總價超過600萬。這在當時來說,算得上一筆天文數字。所以為了避免資源浪費,從牙膏皮中回收鋁是可行的,也是必須要做的。
但是由於牙膏皮分散在各家各戶,收集起來有一定的困難,而且提取鋁的步驟比較複雜,也無形當中提高了回收成本,是一筆不太划算的買賣。所以90年代以後,牙膏生產企業逐漸淘汰了鋁製牙膏皮,改為食品級聚乙烯塑膠代替。此後,牙膏皮就基本沒有了回收價值。
話說回來,80年代滿大街收廢牙膏皮的時代,為什麼很多大人不願意拿出家裡用完的牙膏皮給孩子換糖吃呢?
那是因為牙膏皮對很多動手能力強的人來說另有妙用。比如說那時候家家燒水用的大鐵缸子,因為當時的冶煉技術相對落後,所以金屬東西都比較脆,一不小心摔在地上就可能破一個洞。再買一個新的吧,還要花錢,畢竟那時候家家戶戶都不富裕。
這時候牙膏皮就派上用場了,剪下一塊差不多大小的補在漏洞的地方,大鐵缸子就還能堅持用上很長一段時間。
就跟80年代人們穿的衣服一樣,裡裡外外總少不得幾個補丁,畢竟不是家家戶戶都能穿得起挺括耐磨的“的確良”。
牙膏皮也是一樣,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那就是一塊萬能補丁,什麼鍋碗瓢盆漏了都能用它救個急,從長遠來看能給家裡省不少花銷。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孩子拿牙膏皮去換糖會令大人如此生氣,一方面是對老人家的不尊重,一方面也會給家庭帶來一定的經濟負擔。
進入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輕工業發展進步神速,牙膏皮的材質和人們對待牙膏皮的態度也在悄然發生鉅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輕便堅固的金屬製品走進千家萬戶,人們不再需要保留牙膏皮到處“查缺補漏”,孩子們也不再需要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變賣家中“重要財物”,不過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一定還要繼續發揚光大才好。
我們依然懷念80年代的某個清晨,窗外飄進來的煎餅果子和豆漿的香氣。半夢半醒之間,一陣吆喝聲由遠及近傳來:“收雞毛、鴨毛、牙膏皮咯……”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