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在歐洲主流演出市場,郎朗、王羽佳等中國鋼琴演奏者都是炙手可熱的明星,中國各個交響樂團、芭蕾舞團、劇院和馬戲團的演出也常常爆滿。相比而言,中國戲曲近10年來在歐洲的發展相對冷門與小眾,不過也有不少可圈可點的表現。
2015年中英文化交流年期間,倫敦許多地鐵站廣告牌換成了身著中國京劇戲服的演員海報。這是中國國家京劇院當年11月在英國演出《楊門女將》《霸王別姬》的海報,該演出還走進英國廣播公司直播現場。《泰晤士報》等英國媒體給予積極評價,並給歐洲讀者上了一堂京劇知識課。
這種具有官方文化交流背景的演出還有不少,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已舉辦多屆的巴黎中國傳統戲曲節——由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辦,從2003年起每兩年舉行一屆,以推介中國地方戲曲為宗旨,已邀請過京劇、漢劇、婺劇、揚劇等劇團來巴黎亮相。在德國,杜塞爾多夫、漢堡和柏林等地的“中國節”也會邀請中國戲曲團體前來演出。2018年,崑曲《臨川四夢》在柏林藝術節演出,當地《每日鏡報》以“致敬中國崑曲”為題予以報道。
歐洲各地的本土戲劇節也會有中國戲曲來參演,如越劇《梁祝》就參加過著名的羅馬尼亞錫比烏國際戲劇節演出。歐洲一些劇院每年也有各種邀約,邀請中國戲曲團體前來演出。
不過,《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中國戲曲在歐洲的演出受眾多以當地華人為主,很少完全由市場決定。德國文化學者佩特蘭德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文藝作品在歐洲想取得成功,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是否有主流的演出渠道,是否面向主流觀眾及上座率如何,以及是否獲得媒體關注”。
“中國戲曲的文化造詣很高,現在主要是缺少有效的推廣。”佩特蘭德爾認為,“有效的推廣”更需要市場渠道,歐洲藝術團體在這方面的經驗可供借鑑。德國西摩爾文藝公關公司的克諾德女士告訴記者,歐洲演出團體和個人都會請公關公司進行推廣,由專業經紀人談業務。
為了贏得觀眾,不少歐洲演出團體常進行有創意的宣傳活動,比如演出前在當地重要地點進行“快閃”演出,甚至開著敞篷車“遊街”,以打動潛在觀眾的心。同時,戲曲團體也有必要以歐洲觀眾的欣賞習慣進行改編,比如把演出時間控制在兩小時內,加入更多動作、幽默元素,舞美更富有衝擊力等。
來源: 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