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硬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當下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那就是“滾燙”。
燙到什麼程度呢?
像近來引起熱議的小米、華為等一眾巨頭企業的入局自不用多說,從產業整體角度來看,據企查查資料,僅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就新增了7.7萬家,而2020年全年才新增了8.1萬家;“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總數,已經突破了32.1萬家。
“入局”的企業激增,讓新能源汽車產業看起來,既顯得生機勃勃,又好像已經開始“卷”起來了。
以至於在本週一的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工信部部長肖亞慶特地表示,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太大”,處於“小而散”的狀況,鼓勵企業兼併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
那麼,新能源汽車,究竟捲成什麼樣了?
“馬太效應”走進新能源汽車行業,有的企業甚至“交了白卷”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官方資料,2020年全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總量為136.7萬輛。而截止到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企業已達479家。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按照平均數,每家企業全年的銷量只有約2800臺。
而事實卻比平均數還要殘酷的多。網際網路行業中的“馬太效應”似乎也正在走進新能源汽車行業,頭部企業吃掉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據統計,在2020年的136.7萬輛新能源汽車中,比亞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廣汽、長城、蔚來、奇瑞這8家企業總銷量超過了80萬量(其中比亞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是僅有的是三家銷量超過10萬的車企)。
也就是說,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實際上是被不到2%的企業拿走了。
而剩餘車企的銷量自然是“慘不忍睹”。據媒體《經濟觀察報》的資料顯示,像康迪電動車、時空電動車、知豆電動車、領途汽車等新能源車企,2020年全年銷量“交白卷”,一輛車也沒賣出去。而情況好一點的企業,年銷量能超過1000輛的也是“鳳毛麟角”。
產能過剩,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巨大隱患
銷量蒼白的背後,則是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的巨大隱患。賽迪智庫在《警惕“十四五”我國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風險》一文中表示,在2020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總產能已達2669萬輛,對比全年市場銷量僅為136.7萬輛,這意味著“十三五”末我國新能源汽車已出現產能過剩。
以2020年銷量為0的領途汽車和科迪電動車為例,兩者的產能分別為25萬輛和10萬輛。儘管產能可觀,但銷售不出去造成的產能過剩現象,將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透過對“十四五”我國新能源汽車產能進行測算,賽迪智庫預測,到2025年時,我國新能源汽車總產能預計可達3661萬輛。
這意味著,未來可能會出現巨大的資金、人才和土地等資源的閒置和浪費,“價格戰”可能又將被迫重現江湖,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出去”,也會帶來不利影響。
毫無疑問,相關部門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據外媒彭博社的報道,相關監管機構計劃:透過為每個省份設定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的最低產能利用率,來解決供應商過多的問題。如果某省份的產能利用率低於設定的門檻,相關部門將禁止地方政府在企業彌補缺口之前,為新的產能建設“開綠燈”。
有資料稱,2020年,全國生產能力利用率平均僅為53%。
比起產能過剩,造不出車來似乎更可怕
前幾天,“恆大汽車連續暴跌,市值“蒸發”6000億”刷屏了。據瞭解,截止到9月16日,恆大汽車港股市值已經跌至344.8億港元,甚至已經低於了恆大汽車年報中所透露的造車總投入:474億元。
此時,距離今年2月份恆大汽車的港股歷史最高市值,“蒸發”了6000億港元以上。
對於恆大汽車的暴跌,記者其實並不感到意外。因為,儘管恆大汽車長期以來在多個場合下不斷向外界介紹自家的投入、研發情況,但核心問題:量產車究竟何時面世?依然沒有一個讓人信服的答案。
這也就造成了,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更不用說恆大集團自身正處於風雨飄搖的時刻了。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了拜騰汽車身上,雖然比不上恆大的“474億投入”,但拜騰汽車也豪擲了將近百億,然而同樣一輛車也沒造出來,正面臨著被申請破產的尷尬局面。
為什麼花了這麼多錢,卻一輛量產車也造不出來?
記者認為,綜合來看有兩種原因:一種是過於追求部分細節的完美,及沒有對造車的困難程度做出充分的認識,造成了在整車研發成功之前就發生了資金鍊斷裂,進而導致整個專案崩盤的後果;二是造車其實是“假”,實際上是為了政府補貼和資本、資源的輾轉騰挪。
根據新興行業的發展規律來看,從野蠻生長到規範化經營,必然要經歷陣痛的過程。盲目狂熱的資本、有“歪心思”的企業無疑都會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新一輪的“洗牌”中被淘汰。而對於真正致力於做出創新、安全的新能源汽車的車企來說,無疑是一次“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