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綱”作為水滸中的經典橋段,不僅被選入語文教材進行賞析,而且也是水滸解讀的熱點。
晁蓋、吳用等聚義的七星團隊,在隸屬於濟州的黃泥崗上,憑藉精湛的演技和巧妙的配合,把押運生辰綱的楊志一行用蒙汗藥麻翻。
然後將梁中書送給老丈人蔡太師的十一擔金珠寶貝,全部裝到事先準備好的江州車上,把生辰綱給成功的洗劫一空。
也正是因為其經典的“智取”橋段,所以這一故事情節流傳度極高。
但假設楊志等人沒有被麻翻,晁蓋等七星選擇硬攻而不是智取的話,楊志能否護生辰綱周全呢?
1、吳用有硬攻的打算
七星團隊的老大雖然是晁蓋,但挑頭的其實是江湖痞子劉唐,而一力促成此事的則是教書先生吳用。
同樣吳用還是七星團隊的智囊,關於謀取生辰綱的全盤佈局,都是吳用一手策劃而出的。
當然除了白勝賣酒的這個計劃,相信吳用肯定還有其他智取的手段。
他不可能就預備這一個計劃,在“智取”方面一定還有備用計劃,要不然怎麼稱得上是智多星嘞?
哪怕他的計策真的不入流,也一定會多謀劃幾個套路,後續實施的蒙汗藥計劃,也僅僅是其中甄選出的一個。
同樣如果不可能“智取”的話,那就只能選擇武力對抗了,吳用的計劃裡是不排除硬攻的。
“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來的光景,力則力取,智則智取。”
智取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因為這樣能使團隊自身損失降到最小,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搶走生辰綱,那才是上策。
但如果“智取”失敗的話,吳用就只能祭出墊底的“力取”方案,直接抄起傢伙跟押運團隊上演全武行。
不過我覺得吳用除非是迫不得已,除非是所有使用的智取方案都被識破,或者是被押運團隊逼到無路可退了。
吳用才會示意七星團隊抄傢伙硬拼。
但凡有一線生機,甚至是錯過劫取生辰綱,他都不會讓七星團隊硬拼,因為七星團隊的實力太單薄了。
就算後續加上白勝也是八個人。
而在吳用和晁蓋敲定智取計劃之前,他們壓根不知道生辰綱的押運團隊,會是什麼逆天配置:
是大名府的哪位武將負責押運?負責押運計程車兵有多少人?是否有地方官府進行接應和護送?
七星團隊沒有情報來源可以確定。
動手前他們能夠確定的情報線有兩個:
其一就是生辰綱的大致押運時間。
那就是趕在六月十五之前,因為蔡京的生日是六月十五;可以早到,但肯定不會晚到。
其二就是押運路線。
按照水滸裡面的路線設定(不涉及現實地理),從大名府押運生辰綱到汴京,是必須要經過七星所在附近的黃泥崗。
因為從薊州趕過來的公孫勝,要想來到濟州府肯定要經過大名府,他沿著押運路線提前走了一邊。
實地勘探出只能經過黃泥崗:
“貧道已打聽,知他來的路數了,只是黃泥岡大路上來。”
所以七星之需要在六月十五之前,每天趕到黃泥崗守株待兔就行。
如果是像楊志這樣的小分隊,吳用等人最好的辦法肯定是智取,如果智取不成硬攻也不是不行。
但他們不知道押運團隊的配置,萬一是大名府的七八個武將,帶著幾百精銳士兵押運咋整?這硬拼跟送死有何區別?
所以儘管吳用有硬拼的方案,但是在查清押運團隊的配置之前,吳用肯定不會選擇武力奪取。
智取仍然是排在首位的。
2、七星團隊的戰鬥力不宜高估
等到七星團隊與押運團隊撞上後,吳用等人驚奇發現押運隊伍很小,就楊志一行的十五個人。
所以如果智取失敗的話,跟楊志團隊硬碰硬廝殺一場,也是未嘗不可以的。
但問題是,拋除下楊志團隊的虞候、老都管和挑擔士兵不管,七星加一起真的能把楊志放翻嗎?
咱們可以先逐個分析下七星的戰鬥力。
首先就是七星的扛把子晁蓋。
書中並沒有明說晁蓋的武力值,也沒有提到過晁蓋的具體戰績,大概只是愛好和健身的水平。
“最愛刺槍使棒,亦自身強力壯。”
劉唐倒是誇過他武藝了得:
“聞知哥哥大名,是個真男子,武藝過人。”
但這句話很明顯有拍馬屁的嫌疑,是鼓吹晁蓋的武藝攛掇他劫取生辰綱,所以並不能作為旁證。
總體上說晁蓋的武力值不會太高,不過他力氣大倒是不假,畢竟能扛起青石寶塔,力氣大也是佔據優勢的。
武力值大概是小彪將的範圍。
作為智囊的吳用,雖然有一銅鏈隔開劉唐和雷橫的驚豔表現,但是其武力值並沒有突出描寫,同樣也沒有相關戰績可做補充。
大體上也是健身愛好者的水準。
然後就是團隊最能打的赤發鬼的劉唐。
要是聽劉唐自己吹噓武力值的話,那傢伙就跟盧俊義上身了一樣,一個人可以單挑千軍萬馬。
“小弟不才,頗也學得本事,休道三五個漢子,便是一二千軍馬隊中,拿條槍,也不懼他。”
不害怕歸不害怕,單挑千軍萬馬能不能活著出來,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然而劉唐作為梁山上,僅次於魯智深和武松的步軍頭領,其武力值自然也是不容小覷的。
其最彪悍的戰績就是步戰鬥朴刀,五十回合開外能夠力壓雷橫,武力值至少得是強小彪,或者是弱驃的水準。
總之他是七星團隊的武力天花板。
接下來就是公孫勝了。
雖然公孫勝是團隊的著名魔法師,但他此時並不會五雷天罡正法,是不可能引天雷劈殺楊志的。
而且他也不會飛天遁地,他下山回家和被請回梁山,都是靠兩條腿步行地奔的;遠沒有戴宗幹掉神行術划算。
而且他也不會御劍飛行,他是二仙山的道士,不是法力無邊的酒劍仙;雖然他佩戴寶劍,但基本都是用來對抗魔法的。
他最實用也是最常用的法術,自然就是改變天象的呼風喚雨了,在擊敗何濤和二敗高俅的時候使用過。
但如果他在黃泥崗呼風喚雨的話,對楊志的局勢自然是不利的,同樣對七星團隊也不利,屬於同歸於盡的玩命操作。
所以他的魔法對於劫取生辰綱,基本上是沒有用處的。
不過公孫勝的武力值確實挺高的。
“小道是薊州人氏,自幼鄉中好習槍棒,學成武藝多般。”
公孫勝應該不是吹牛,因為他剛一出場就打翻了晁蓋的莊客,而且不是一個,而是十多個。
“那先生髮怒,把十來個莊客都打倒了。”
戰鬥力肯定是比晁蓋要猛一些的,武力值應該是七星團隊的第二位。
接下來就是三阮。
雖然影視劇裡把三阮刻畫得很生猛,但原著裡三阮並沒有展現過逆天的武力值,甚至都沒有和其他人正經交過手。
猛,或許很猛;但武力值,可能也就一般;甚至都不上晁蓋。
最後就是白勝,武力值有等於無,上去就是送死的命。
所以七星的戰鬥力,並不是想象中的極高,相反整體上都挺拉胯的。
而楊志的武力值明顯是挺高的,就算跟五虎將的呼延灼、林沖交手,五十回合以內也沒有敗績可言。
甚至武力值還能壓急先鋒索超一頭。
所以火拼的話,楊志未必沒有勝算,也未必不能全身而退。
3、雙方的備戰心態不一樣
七星團隊硬拼楊志一個人,大機率是能夠佔到便宜的,但最終也將很難劫走生辰綱。
因為七星團隊戰鬥力高低不等,不是每個人都有殺進八驃的戰力值,相反三阮、吳用、白勝等人,甚至都是上去送死的命。
這就是楊志面對七星圍攻,最大的勝算點所在了:
那就是雙方的對戰心態不一樣。
在押運生辰綱之前,楊志都經歷了什麼?
本來是武舉出身當上了殿前制使官,結果押運花石綱翻船被罷官;湊到錢去殿帥府找高俅買前程,結果被高俅驅逐出來截斷仕途。
沒錢了買寶刀換取盤纏,結果被潑皮牛二纏上挑釁,一時興起放翻牛二後去官府自首,然後成為囚徒發配到大名府。
好在大名府的梁中書跟他有交情,把他從配軍提拔成提轄官,楊志的人生才稍稍有了起色。
楊志畢生追求的理想是什麼?
“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廕子,也與祖宗爭口氣。”
現在傍上了大名府的梁中書,是楊志距離實現這個奮鬥目標,機會最近的一次。
因為梁中書背後站的是蔡太師,這是他以前想巴結都巴結不到的物件,但是現在梁世傑要把楊志,介紹給蔡京並委以重用。
所以楊志押運生辰綱時,梁中書特意給他一封信帶給蔡京,這就是楊志押運成功後,對他最好的犒勞和賞賜。
“我有心要抬舉你,這獻生辰綱的札子內,另修一封書在中間,太師跟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來。”
楊志恢復楊家將榮光的夢想近在眼前。
但如果這次押運生辰綱失敗,楊志的僅有的這個前程和仕途,都會因此毀掉而萬劫不復,他再也遇不到這麼好的機遇了。
所以別說是面對七星,就算是五虎將一起上來圍攻,楊志也必然以必死的決心對抗。
能不能團滅五虎將先不說,但是放翻一個夠本,放翻兩個就賺了。
你們要是毀了我的前程,那咱們就同歸於盡吧。
但是七星火拼時會有必死的覺悟嗎?
顯然是沒有的。
七星拉幫結夥劫取生辰綱是幹嘛的?
他們可不是劫富濟貧賙濟窮苦的,他們是劫取完之後團伙分贓,然後拿著錢去逍遙快活的。
想去逍遙快活的根本前提是什麼?
是劫取到生辰綱嗎?
不是。
是他們首先得保住自己的命。
有命賺,沒命花,說得再多都白搭。
他們七個要是火併楊志的話,肯定是有人要被楊志放翻的,尤其是吳用、三阮、白勝這幾個,絕對招架不住楊志幾個回合。
而且楊志面對圍攻時的思維一直很明確,那就是挑對面最菜的那一個下死手,只要能夠把對面放翻一個。
保證對面的人都得打寒顫!
“結果這廝一個,那廝們都不敢追來。”
說得挺好,大家一起上,真看到隊友躺在地上不動了,指定沒一個人敢再上,畢竟誰也不想成為第二個刀下鬼。
尤其是對於七星團隊來說。
只要火拼肯定會有人被楊志放翻?那放翻誰合適?誰又想被楊志放翻?誰想有命賺、沒命花?
楊志是沒有任何退路了,大不了大家就同歸於盡,七星是不敢報必死之心的。
所以真的動手的話,七星大機率不會死纏爛打,而是稍作攻擊,尤其是有隊友被放翻了,那就會做鳥獸散。
尤其是像晁蓋這種有家業不缺錢,白勝、阮小二這樣有媳婦,以及吳用、公孫勝這樣的聰明人。
讓他們拼命,不值當。
所以如果沒有把楊志麻翻,而是雙方進行火併的話,七星是肯定不會佔便宜的,生辰綱也是不會被劫走的。
就算生辰綱被借走了,他能夠自己走著回去的,一定不會是七個人。
(一家之言,求同存異,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