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書老子校注》《道德經》第十三章
【原文】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之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有何患?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如可以寄天下。
【感想】記得以前看電影、電視劇中那些皇帝、武術門派掌門人不辨忠奸,老是冤枉好人,而被奸佞之徒牽著鼻子走就來氣,想著這些人智商是不是有問題啊。隨著年歲的增長,發現我們就是身邊的朋友都未必看得清。
再讓我們看看《論語》中柳下惠的故事:
柳下惠在魯國作士師,相當於現在掌管刑法的官員;他三次上臺,三次都被罷免,於是有人對他說,你何必一定要在魯國做事呢?可以去其它國家發展啊。柳下惠說:一個人終身行直道,思想、行為、做事完全正直的人,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可能遇到一樣的問題。如果用手段來取得地位,以得到功名富貴為榮耀,並不是想為國家社會做事,那又何必離開自己的父母之邦呢?
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對此孫嘉淦給乾隆上的一篇著名奏摺《三習一弊疏》總結極為精準到位,節選如下:
“德者君子之所獨也,才則小人與君子共之,而且勝焉。語言奏對,君子訥而小人佞諛,則與耳習投矣。奔走周旋,君子拙而小人便辟,則與目習投矣。即保事與考勞,君子孤行其意,而恥於主功,小人巧於迎合,而工於顯勤,則與心習又投矣。
小人挾其所長以善投,人君溺於所習而不覺,審聽之而其言入耳,諦觀之而其貌悅目,歷試之而其才稱乎心也。於是乎小人不約而自合,君子不逐之而自離,夫至於小人合而君子離,其患豈可勝言哉!”
《史記》中的一則故事則把人情世故說得更為直白。《史記》所載:謙頗之免長平歸也,失勢之時,故客盡去。及複用為將,客又復至。廉頗曰:客退矣!客曰:籲!君何見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勢,我則從君。君無勢,則去。此固理也,有何怨乎!
我們回到《道德經》的原文看看,是不是感覺極其相似?受寵時喜形於色,失寵時如喪家之犬,小人把榮辱看得比性命還重要,所以為了得到,他們可以不擇手段。我們看《論語》的另一個故事:楚國的宰相子文,三次作宰相上臺並沒有驚喜的樣子,三次下臺也沒有一點不高興的樣子,他每次被免職離開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政事全部告訴給接任的官員。這是不是對比特別分明呢?
古語有云: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難知心。但在此老子告訴了我們一個最為簡單的辦法來分忠辨奸,來看一個人是否值得重用或者交往。《莊子·田子方》中有個小故事:宋元君打算畫些東西,於是召集全國的畫師,畫師們來了之後無不畢恭畢敬,行禮作揖後安安靜靜地站在一邊。只有一個畫師遲到了,行禮作揖之後,慢慢悠悠地走進畫室解開衣襟,坦露上身,盤腿而坐,不顧別人的目光,自顧自的調墨,宋元君看到之後,選擇他為自己作畫。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太在意別人的想法,就會有所顧忌,心思就不能完全投入。不太在意別人目光的人,做事的時候就不會分心,往往更加專注,更加投入,成就自然更高,也更值得信任。
(個人原創,歡迎發表你的觀點,如果贊同我的說法,歡迎關注、點贊、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