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局勢風雲變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緬甸又打起來了!欽邦地區重炮猛烈開火,動亂中平民死傷慘重,導致全球一片震動。對此,有網友感慨,又一鄰國爆發大戰,似乎比阿富汗還要可怕?
當天,緬甸政府軍與民間武裝在欽邦的丹朗鎮區,發生了超過三個小時的武裝衝突,過程中還使用了重炮等武器發動攻擊,造成大批民房被毀,多名平民傷亡。其中一名平民在試圖撲滅起火的自家房屋時中彈身亡。然而這不是近期第一次發生類似事件。自上週以來,緬軍與人民保衛軍之間的衝突出現了增加的趨勢。在甘貝萊鎮以東的一次伏擊中,欽邦人民保衛軍擊斃了10名緬軍士兵,此外還有多人受傷。
在衝突後,緬軍同樣使用火炮肆意進行炮擊。過去的幾周裡,在緬軍針對人民保衛軍的行動中襲擊了甘高到吉靈廟公路沿線的村莊,包括幾名青少年在內的20多名平民被緬軍殺害,許多房屋被燒燬,數千人被迫逃離家園。而此類衝突事件,卻並不是這幾年才出現,緬甸國內一直處於武裝衝突的陰霾之中。
那麼到底是什麼促使緬甸國內局勢如此不安穩呢?實際上,這些武裝衝突最終可以歸結為聯邦政府與地方政權的對立,或者說國家的統一與族群謀求獨立或自治之間的巨大沖突。而英國殖民者分治政策埋下的隱患,和緬甸獨立後相關政策沒能有效落實則是局勢惡化至今的主要原因。英國當年吞併緬甸後,有意識、有目的地推行了“分而治之”的政策,並認為地製造地區性的分裂,同時在各地區培養親英勢力,實現間接統治,為後來緬甸國內的衝突埋下了種子。這一行為不止加劇了緬甸與北部山區民眾之間的對立合不信任,還讓地區在政治和軍事上積累了一定的歷史經驗,因此緬甸即便獨立,卻依舊深陷內戰的衝突困境。獨立之前,各地區代表簽署了《彬龍協議》,確定獨立之後的緬甸實行聯邦制。但自獨立以來,緬甸政府並沒有實現協議中賦予邊境地區充分自治和自決權利的承諾,地方武裝因此嚴重不滿,長期對抗政府。
面對這樣的緬甸,有人不禁發出呼籲,各國,尤其是地方國家,別再緊盯阿富汗了,該國的情況更應該提起大家的重視。的確緬甸國內局勢並不是一家之事,它還影響著東南亞地區的穩定和經濟發展,以及鄰國的邊境安全。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東盟可以很有效地敦促緬甸局勢好轉,一是因為緬甸屬於東盟成員國,鞏固聯盟穩定就必須對該國的情況有所應對。再者緬甸軍方與地方武裝衝突持續升級導致死亡人數不斷上升,會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有介入干涉的機會,東盟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威脅。也就是說,保護成員國民眾免受傷害東盟責無旁貸,同時也要避免域外勢力乘機生事,干涉地區安全和穩定。
也就是說,東盟和地區國家會盡可能地創造有利條件,緬甸自己也得爭點氣,為了廣大人民的利益和訴求,各方應儘快停止暴力,保持最大限度剋制,在法律的框架下,透過對話積極尋求和平的解決方式。近年來,動盪局勢導致緬甸失業人口不斷攀升,貧困人口和戰爭難民也為周邊國家帶來了相當大的不穩定因素,因此緬甸即便是為了國家的發展建設,也應當儘快重視起來,配合解決矛盾分歧,同時,避免周邊國家因自己的原因受到不利影響,也是一個國家應有的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