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時期著名的“神風突擊隊”想必大家都有耳聞,這種全部由十六七歲的青少年組成的自殺性質的敢死隊,成為了日本帝國的最後“榮耀”,可悲可嘆。當時的日本在二戰中節節敗退,窮途末路,面對盟軍的最後反撲,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無以為繼,日本大量青少年飛行員在最終空戰中高呼“效忠天皇”的口號駕機衝向對方和對方同歸於盡,而他們駕駛的戰機便是名極一時的零式戰鬥機。
二戰日本航空的榮耀設計
日本對它有太多的稱呼,“萬能戰鬥機”、“海軍新銳戰鬥機”,但所有的稱呼都在暗示或者明示著零式戰鬥機的強大效能,都在說明著零式戰機對於日本航空以及軍事戰力的重要作用。
在日本紀元2600年也就是1939年,日本的主要軍火商三菱重工推出一款戰機,命名為零式艦載戰鬥機,該機型在之後的1930到1940年之間日本海軍航空兵以及陸軍航空兵裝備的主要機種。它集合了當時一切可行的先進的技術成果,使得飛機重量輕、靈活機動、續航強、火力強、速度快等諸多優點,這也使該飛機成為日本航空飛機設計的重要里程碑。
- 零式最大的優勢
當時的納粹德國航空工業世界頂尖,擁有著He112戰鬥機和Bf109戰鬥機,日本同樣為在太平洋戰場取得制空優勢,要求日本所有的軍火商們研製一款飛機:該飛機必須火力猛、跑的遠、易操作、便宜耐用,能上艦,且能快速製造生產,投入戰場。當時的日本設計師都在想:八嘎呀路,想要要世界第一的戰鬥機?做你的夢吧!”
但說歸說,還是得做呀。首席設計師堀越二郎在模仿He112的氣動佈局以及整體框架,但是為了達到軍方的要求,他們將當時的結構輕量化做到了極致,這也是零式戰機最大的優勢所在。
第一步,材料輕量化設計,發明了新型的超級鋁合金,比鋼硬,但要輕的多。第二步,結構減重,採用細的結構框架同時開減輕孔,第三步摒棄一些防護結構,如飛行員的防護鋼板等,這樣的結果就是飛機空重只有1628㎏,甚至彌補了發動機動力不足帶來的缺陷,從而轉場航程高達2278千米,爬升速度每分鐘900米,時速達到了533㎞。這些在此後的太平洋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優勢。
被神話的零式,慘淡的結局
零式在太平洋戰場初期,確實如同天降騎兵,美國對這種機動性和續航力強的飛機束手無策,最初的美日空戰戰損比能達到驚人的6:1,而戰爭半年內,盟軍損失了500多架飛機,日本只是有50架損失記錄在冊。
但實際上,零式有著很大的設計風險,飛機太輕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要命的是防護性差,機體易解體,造成飛行員的生存性差,此外零式戰機的俯衝效能差,由於機體輕,在戰鬥中即使咬尾敵方飛機,敵方也可以立即以高速度俯衝並滾轉來擺脫,從而使得零式丟失目標。而這兩點幾乎成了零式的致命傷。
戰爭後期的盟軍已經總結出對付零式的方法,也就是利用俯衝效能甩掉零式,並找機會擊落零式,同時零式飛機結構太輕,經不起重新設計或者改進。二戰中盟軍飛機的設計隨著戰爭的推進越來越多,效能越來越優異,想比效能原地踏步的零式來說優勢逐漸擴大。因此後期是太平洋戰爭中,零式飛機的優勢已蕩然無存,這也是神風特攻隊——自殺小隊出現的原因(只能以自殺式任務來獲取戰果)。
零式飛機出廠便是巔峰,但是在短短的兩年內便跌入谷底,從前的獵手變成了獵物,在P-38、P-51面前零式戰機成為了徹徹底底的空中打火機。這固然是零式飛機的設計缺陷與航空產業發展所致,但不能否認零式飛機所帶來的一個新的航空設計方向,那就是開發新的航空用材料能夠給飛機帶來革命性的技術突破。
關注我,下篇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