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房,大家除了在買中心地帶的新房外,最多人購買的城市新開發的區——新區,我們以前的文章也給過大家建議,一二線城市買新區沒毛病!但是買新區買新區!可現在,中國有超過3500個的新區,眼花繚亂不計其數。我怎麼選才能買到有價值的房子,不至於讓我的錢打水漂呢?
我帶你一起分析,看完你就知道這房子要怎麼買了!
本來啊,中國的新區是有限的。從最早的浦東新區,到後來的深圳經濟技術開發區,當時的新區並不多,但是2005年往後,新區規劃越來越多,這麼多的新區,不知沒有飛速發展,反而對資源是一種浪費。
更加浪費的是,有些人花了一生的積蓄在新區購置了一套房產,結果卻住到一座“鬼城”中,配套全無人煙罕至,根本不知道要規劃到猴年馬月。
當然,新區帶來的諸多優勢,也讓不少新區在上一輪房價行情中,漲幅跑贏核心老城區,尤其是二線城市,這種現象尤為明顯,比如武漢的光谷、鄭州的鄭東、長沙的湘江、成都的高新、杭州的錢江等等,都是價值高速增長的新城區。
不過,並不是所有新區都能建設成功。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新區的概念多於實際,開發商也將計就計,再增添幾個概念然後撈一票走人。
選擇新城區,一定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謹慎考慮!
一 選擇有產業的新區 ——人隨產業走。
有產業就有收入,有收入就有年輕人,有年輕人就有買房需求。新區的價值增長邏輯也一樣,一切的交通、基建、配套都得建立在錢和人上,而錢來自產業稅收,人來源於產業崗位。
所以一個新區能否搞得起來,就看它的產業能否搞得起來。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
1 看這個新區有沒有規劃企業入駐,尤其是可以帶來年輕人、可以帶來收入的高新企業,或是成規模的、知名的大企業的分部等等。
2 政府在哪裡,意味著成堆的企事業單位就在哪裡。因為行政需要,疾控中心、市教育局等多個單位都會圍繞著政府建設。比如,貴陽市政府在06年搬到了觀山湖新區,安徽省政府在14年搬到了濱湖新區,都直接帶動了整片區域的發展。
二 選擇與主城區距離近的
一般來說,新區想要發展起來,往往要靠著老城區的經濟輻射和人口外溢,所以主城區與新區的斷裂帶長度這個因素,在新區的選擇中就尤為重要。中國一座一二線城市向外擴張的速度,大概在一年1到1.5公里,三四線城市的擴張速度,往往一年小於1公里,甚至是負數。那麼,一個與主城區超過15公里斷裂帶的新區,差不多要10年的時間才能發展過去,自住的話配套要等太久,投資的話到時候房子都舊了,所以基本沒價值。
比如,蘭州新區雖貴為國家級新區,但距離市中心東方紅廣場足足有了70公里,過長的斷裂帶讓新區數年來都沒有多少人口流入
反觀這些成功的新區,基本都緊密地與主城相接,很好地承接了主城區的外溢。長沙的湘江新區,其核心梅溪湖新城離老城區五一廣場僅5個地鐵站;連續三年位列國家經開區總評第一的蘇州工業園區,緊鄰著老城姑蘇;已經成為成都名片之一的成都高新區,也與主城沒有任何斷裂帶。
三 選擇地位高的新區
中國有19個國家級新區、18個自貿區、145個高新區和219個開發區,再加上其他不計其數的區級、縣級新區,如果都按照規劃發展成功,那中國怕是要有40億人口才夠。
所以,選擇新區置業,儘量不碰那些區主導、縣主導的低能級新區。尤其那種本身市政建設就很一般的三四線城市,還硬要搞個什麼工業園產業園高新園,一般都要涼。
四 看地鐵
地鐵密度,是非常容易判斷一座城市對一個新區的重視程度的。因為一個區它發展流通方不方便就是要看交通,所以決策者如果有意打造一個新區,一定不會落下軌道交通這麼重要的東西。
五 選擇在城市重點發展方向上的新區
我們偉大的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之所以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無疑是成功秘訣之一。
城市發展也一樣,所投入的資金和精力是有限的,再加上地理環境、資源、產業等各方面的限制,城市的擴張必須要集中力量,往一個或兩個方向進行發展。
北京的西和北兩個方向受山脈限制,且在京津冀戰略規劃之下,北京要帶動天津、河北保定、廊坊等城市的發展,所以北京的發展重點一定向東和向南,副中心通州和大興新機場,已然說明了一切。 每座城市都有重點發展的方向,而選擇新區也最好往這個方向上去挑選。
現在中國新區這麼多,如果不好好選擇,就會挑花了眼,或者聽了中介就信了,如果最後買到後悔的房子,那是沒有後悔藥吃的。所以產業,距離,地位,交通,方向,是你選擇一個新區的重點,也請大家把這五點牢牢地記在小本本上,當然,還要加上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最終決定權永遠在你自己手上。
(此處已新增小程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