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小朋友放學後,去上了籃球課,到家已經快7點了。
吃了飯,寫完作業,聽讀背整完,時鐘指向了9點。
平常這個時候,準備洗澡、睡覺了。但小朋友收拾好書包,又拿起了書。
閱讀,也是他每天的習慣,中文、英文都有,持續了好幾年。
本想喚他洗澡,又想讀書是他喜歡乾的事兒,興趣正濃,冒然打斷,破壞了這份興致。於是,便決定交由他自己安排,我閉上了半張開的嘴。
又過了半個多小時,我忙乎完自己的事情,他還抱著書,看得津津有味。
思想鬥爭了一番,我還是提醒了一下,他說快看完了,看完了就去。
人家這麼說了,咱也不好意思再說什麼。
看完書,又跟爸爸聊會天,時間已來到了10點。這個點,平常都躺在床上了。
走進了浴室,想起日記還沒寫。馬上拿出心愛的日記本,揮動起筆。
筆在本子上刷刷地走動,看著他專注的身影,我那顆蠢蠢欲動的心漸漸安定下來。
孩子能自發又主動地做一件事情,說明他是真的喜歡做這件事,對這事感興趣。我有什麼理由讓他放下這份喜歡,去按我的想法做呢?
小朋友寫完日記,拿來跟我分享,還拍了照發給我。日記記錄了打球的過程,還有一些感觸。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他的喜悅和滿足。
寫日記這件事,我不清楚他能堅持多久,也許可以寫很久,也許下週就不寫了。
但只要每次他喜歡做,能為他帶來當下的快樂和滿足,就足夠了。
我也慶幸自己,沒有催促他去洗澡,破壞他的這份用心和堅持,破壞他那一刻樂享其中的感覺。
想起聽易中天的《中華史》,講到禪宗時,提到“破執”。執,即執念,也就是一個人的想法、觀念。
修禪、成佛,首要做的就是破執。
扈俊麗覺得,要把養育孩子也看成一場修行,修行之路是相同的,也要破執。
我們的想法、觀念,存在大腦中幾十年,根深蒂固,它們經常下意識地跳出來行使指揮權。
他們當權時,遮蔽了我們的雙眼,讓我們看不清當下的事實,當下的美好。
非但如此,它們還常常引導我們做出一些行為,破壞那份美好。
多少關係,親子間、夫妻間、朋友同事間,因為觀念的不同,讓關係變得緊張。
可每個人的觀念,就一定是對的嘛?
想來未必。既然大家的觀念都不是完全正確的,那還有什麼可爭執的呢?晚睡一次,晚洗一會兒澡,又有什麼影響?
想通了這點,放下了舊有的想法,我又往前走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