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時候解釋過多,比如人家詢問一個小事情,解釋起來沒完沒了,惹人厭煩,只不過平時不太注意,如果錄音回聽就會發現。
諮詢談話是生活的特殊情形,也會犯這個毛病。
例如,不少孩子喜歡帶著耳機聽音樂寫作業,家長往往難以接受,“一心不可二用”,尤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者沒有達到父母理想,更會由於孩子這個習慣發火。
戴耳機寫作業到底好不好,影響不影響學習效率,這個沒有確定標準答案,應該與具體孩子也有關係。不過這不是根本問題,因為我們可以這樣提問,“寫作業時候能戴耳機聽音樂嗎?”估計回答不能!再問,“戴耳機聽音樂時候能寫作業嗎?”答案可能就是能!
可見,很多時候現象只是表面,我們如何看待現象才是問題,稍微換個角度看問題,得出結論大不同,這就是心理主觀特性吧。
假如我們聽了孩子說了這個事情,而且他認為不影響學習,恰恰我們也認可戴耳機不影響學習,就會給出不少解釋,“據研究”“據說”“如同公園背景音樂”。
這個解釋無論針對孩子還是家長,不是好內容,因為這是直接給定了標準答案,既然心理問題要因人而異,沒有所謂標準答案,又如何被催眠認同且給出許多解釋呢。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戴耳機聽音樂與寫作業可不可以,在於誰在做與什麼情境下做(社會心理學)!為此可以討論情境合適不合適,自己與別人角色轉換如何。
更重要的是,這僅僅是個故事或者事例,生活無數現象裡的一個,我們需要藉助這個故事,來看看內在需要是什麼(人本主義理論),內在動機是什麼(精神分析理論),內在習得過程如何(行為主義)。
上面就是四種基本解釋理論,或者四種潛在處理思路,引導自己作為方向,且可以是深度指引。
比如,自己覺得戴耳機不影響學習,要看學習內容是什麼?什麼情境下會分心?家長擔心有道理嗎,如何避開家長情境減少衝突?換成別人如此會如何?
比如,這樣做引發親子關係衝突,自己如何處理關係比較好,現在處理模式如何,有何改進方式不?自己堅持這個模式,反應出自己人際互動模式如何,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到自己需要。
比如,這個行為背後是什麼動機,挑戰權威?表現獨立?渴望關注?希望被認同?這樣做效果如何?
比如,這個行為如何形成的,最初是什麼導致的,對於現在關係影響如何,是習得的就可以消除,可否作為行為訓練嘗試改換?採取多種模式來適應環境。
僅僅就現象進行解釋,給人觀感就是無聊,講人人都知道的道理,無意義,更有甚者,如《大話西遊》中的唐僧說死小妖怪。
“唐僧:你有多少兄弟姐妹?你父母尚在嗎?你說句話啊,我只是想在臨死之前多交一個朋友而已。
唐僧:所以說做妖就像做人一樣,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就不再是妖,是人妖。(小妖甲開始嘔吐。)
唐僧:哎,他明白了,你明白了沒有?
唐僧:人和妖都是媽生的,不同的是,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
小妖甲:我受不了啦--!(拔刀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