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裡的智慧
俗話說:“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識人識面難識心”,可見識人之難。有沒有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識人方法呢?《論語》裡孔子給我們分享了他的智慧。《論語•為政》有這樣一章: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意思是,孔子說:“(看一個人)先看他的所作所為;再探尋他的動機;最後再審視他的追求。就可以看清他究竟是什麼樣的人了,他也無從偽裝了。”
孔子講了識人的“三步法”: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透過這三步,就可以掌握一個人的真實情況了。
視其所以
“視其所以”,“以”,表現,作為。這句話的意思是看他的所作所為。好人做好事,壞人幹壞事,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首先會反映在他所做的事情上。
一個人是勤奮敬業還是好逸惡勞;是務實本分還是貪圖名利;是著眼長遠還是急功近利;是胸懷全域性還是目光短淺,都可以從他的現實表現中看出端倪。
也可以是“視其所依”,與什麼樣的人走得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什麼作為自己立身之資,是靠自己的能力還是身後的背景;是什麼樣的作風,是幹事的還是混事的,等等。
所以,孔子把這作為識人的第一步。但生活中總有的人善於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或者是帶著偽裝,可能一時一地裝成某種樣子以騙取利益,這時候就需要進一步觀察了。
觀其所由
“觀其所由”,“由”,從,緣自。就是要了解他過去是什麼樣子,探尋他為什麼這樣做。
我們常說,瞭解一個人要歷史地看,全面地看,既要看他現在的所做所為,又要了解他為什麼這樣作為,看看他過去是什麼樣的作為。
再善於偽裝的人,裝一時一事一地好辦,長期偽裝就不那麼容易。拉長一下時間尺度,就可以透過現象看到部分本質了。
但人是會變的,在有外部條件制約或者某種特定追求時是可以剋制自己的本性,從而表現成另外一種樣子。所以,要看準一個人,還需要更進一步。
察其所安
“察其所安”,“安”,心安,習以為常。就是要審視他的喜好和追求,從而去認識他的本質。這實際上就是強調要辯證地看一個人。
一個再善於隱藏自己內心的人,也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本性。他可以出於某種目的去做某件事,但如果這不是他內心所喜歡的事,就會表現出各種蛛絲馬跡;一旦遇到自己喜歡的事物或者是喜歡做的事,總會表現出不同尋常的興趣,這也很難全部掩蓋起來。
透過這些細節性的東西,我們就可以更進一步看清這個人的本性了。
“視、觀、察”的智慧
三句話,三個步驟,用了三個不同的動詞,很生動形象,也很有藝術性。
“視”,看,主要關注的是表面現象,相對而言比較粗略;“觀”,觀察,開始由遠及近,由表及裡,比“視”要細緻不少;“察”,審視,細緻辨別,既聽其言,又觀其行;既有細緻觀察又有分析思考,比單純地“觀”更進一層。
三個步驟,層層遞進,越來越深入具體,直到把需要識別的人徹底看清。這種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讓人由衷讚歎。
三個步驟構成了一個科學的方法體系,既看現狀,又看過去,還看將來;既看錶現,又看動機;既看說的,又看做的,還看想的。這就把一個人由表及裡、全面客觀地看清了,看透了。
所以,孔子一連說了兩遍“人焉廋哉”(廋,讀音同“搜”,意為隱藏,藏私),說明他對透過這種途徑識別人十分自信。實際上,這種方法我們可以拿來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