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之所以會出現“遮蔽連結”的現象,我國網際網路平臺在過去無序擴張便是主要原因之一。本報資料室/圖
一場史無前例的行業變革,正在網際網路行業展開。
9月13日上午的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資訊通訊管理局局長趙志國表示,要求在9月17日前各網際網路平臺必須按標準解除遮蔽,否則將依法採取處置措施。
此前在7月23日,工信部正式啟動為期半年的專項整治行動。專項整治行動聚焦擾亂市場秩序、侵害使用者權益、威脅資料安全、違反資源和資質管理規定等四方面8類問題,涉及22個具體場景。在擾亂市場秩序方面,重點整治惡意遮蔽網址連結和干擾其他企業產品或服務執行等問題,包括無正當理由限制其他網址連結的正常訪問、實施歧視性遮蔽措施等場景。
“保障合法網址的正常訪問是網際網路發展的基本要求,無正當理由限制網址連結嚴重影響使用者體驗,損害使用者權益,也擾亂了市場秩序。”趙志國說。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工信部限期整改的舉措在業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包括阿里巴巴、位元組跳動等在內的網際網路公司均公開表示將積極響應落實。此外,還有來自學術界、企業界的人士在高度讚賞該舉措之餘也表示,推進未來網際網路經濟生態互融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趨勢,在保證可以照顧到社會總體利益同時鼓勵企業創新動力的前提下,完善相應的法律建設,把對網際網路平臺的監管從事後反饋行動轉向事前監管,保障網際網路生態有序健康發展。
快速推進互聯互通為中小企業提供良性發展空間
對於在各個巨頭間被迫“二選一”、被跳轉的商家,巨頭間打通顯然也是利好。
從分裂割據走向互聯互通,網際網路巨頭迎接的變化和衝擊冷暖自知,不同場合的表態也能看出一些微妙的心態。
阿里巴巴在新聞釋出會當天就回應表示:“互聯是網際網路的初心,開放是數字生態的基礎。阿里巴巴將按照工信部相關要求,與其他平臺一起面向未來,相向而行。”此前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在2022財年Q1財報分析師會議上,回應專項治理行動時表示,“平臺之間的大迴圈能產生的社會價值,一定遠遠大過在單一平臺內的小迴圈”。
“對中小企業,解除外鏈遮蔽能降低流量費用,有利於降低經營成本,帶來更好的經營便利;對消費者而言,則有助於提升生活便利度。從我們瞭解到的聲音來看,這些都是他們的關切。”張勇說。
位元組跳動也表示:“保障合法的網址連結正常訪問,是網際網路發展的基本要求,事關使用者權益、市場秩序和行業創新發展。位元組跳動將認真落實工信部決策。我們呼籲所有網際網路平臺行動起來,不找藉口,明確時間表,積極落實,給使用者提供安全、可靠、便利的網路空間,讓使用者真正享受到互聯互通的便利。”
騰訊則公開回應:“我們堅決擁護工信部的決策,在以安全為底線的前提下,分階段分步驟地實施。”在此前不久的騰訊2021年半年報的業績溝通會上,騰訊總裁劉熾平也回應了這個問題,他認為,騰訊生態目標是讓每個人、中小型企業和商家能夠公平地直接和使用者產生聯絡,提高效率,但不同平臺間的打通是非常複雜的問題。
對於在各個巨頭間被迫“二選一”、被跳轉的商家,巨頭間打通顯然也是利好。一位淘系商家告訴記者,這意味著使用者不再需要複製貼上淘口令,可以直接跳轉實現購買。微信流量的接入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增長壓力。
“阿里生態中的商家,具有客單價較高、交易不夠高頻、缺乏使用者黏性的特點,如果能滲透進微信生態是利好。”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認為。
不過上述人士均表示,流量打通只是第一步,後續的競爭拼的仍是運營能力,看誰的流量轉化率更高。
“巨頭初始基因不同,後續在生態演進和擴張過程中所吸附的企業,也各有不同。生態互通之後涉及到的,不光是巨頭主體面臨衝擊,也會對不同生態內部的中小微企業形成震盪和衝擊。在操作實施中,怎樣減緩相應衝擊,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的過程。”陳端表示。
不過,陳端同時提醒,巨頭們需要超越單一的企業本位,著眼於更大的社會生態,重新尋找自身的生態定位。這種調整不光是著眼於對於既有利益、存量格局,更重要是立足於未來國家戰略導向之下,尤其是《資料安全法》出臺之後,國家層面未來對於資料相關的儲存流通,資料要素的集合使用,圍繞這些在戰略上重新調整佈局。
反壟斷直擊遮蔽根源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還將出臺更多的伴隨性措施,對網際網路的產業生態重塑和產業格局調整將持續產生影響。
中國社科院戰略研究院教授李勇堅認為,平臺封閉別人的連結、只對自己生態裡面的連結進行開放的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就是數字平臺在市場有著特殊地位。這個地位有兩個方面,第一就是具有資訊內容過濾作用的看門人,第二則是可以對上下游滲透。
“數字經濟形態中跨邊界、跨地域、跨行業的特點使得監管難度加大,比如大資料殺熟等現象比過去傳統的工業時代更加隱蔽。包括隱私保護、平臺壟斷等,這裡面最本質的問題,是我們國家以資料作為新的生產要素來驅動經濟新的增長,打造新的增長極,這些要素的流動就形成了一個自然的壁壘,那麼這個資料流動形成壁壘以後,資料資源就不能充分共享,平臺目前的商業邏輯決定了它的資料封閉性,對資料要素充分流動帶來很大的競爭壁壘。”中國人民大學數字生態競爭跨學科交叉平臺首席專家易靖韜說。
而在中國人民大學競爭法研究所執行所長楊東看來,之所以會出現“遮蔽連結”的現象,我國網際網路平臺在過去無序擴張便是主要原因之一。“網際網路企業都千方百計將自己的使用者圈禁在自己的APP當中,讓其透過數字勞動產生資料,這種現象越來越嚴重,所以工信部出手解決當前網路生態中的互聯互通問題是非常及時的。當然,互聯互通不是要所有平臺毫無保留地相互開放,而是平臺對於平臺內各方的無歧視。以微信為代表的平臺需要尊重使用者通訊自由和選擇權,無歧視地對待使用者轉發的所有連結、內容,如果內容本身觸發法律法規,可以按照平臺治理規則進行遮蔽封殺。”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中國,互聯互通是有法律依據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2條規定,不得利用技術手段進行影響使用者選擇或者其他方式和其他經營者提供的網路產品和服務,特別提到了惡意不相容、利用技術手段去幹擾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情況”。
“事情本質是國家深化對網際網路平臺的反壟斷,對單個企業的審查監管則體現了更深層面的生態重構的制度性舉措。”陳端對記者表示,“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還將出臺更多的伴隨性措施,對網際網路的產業生態重塑和產業格局調整將持續產生影響。”
完善立法有助事前監管
工信部出手整頓“遮蔽連結”的亂象,則再次表明了監管部門對於整治網際網路平臺壟斷的決心。
從目前來看,針對網際網路平臺的無序擴張,我國的監管部門在最近一年的時間裡加快了亂象整治、法規完善的步伐。
4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佈處罰決定書,責令阿里巴巴集團停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並處以其2019年中國境內銷售額4557.12億元4%的罰款,計182.28億元。同時向該集團發出行政指導書,要求其全面整改,並連續3年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交自查合規報告。這也是中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開出的最大罰單。
4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美團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7月10日,由騰訊主導的虎牙鬥魚合併案因不利於市場公平競爭、網路遊戲和遊戲直播市場規範健康持續發展,並可能減損消費者利益而被市場監管總局叫停。此外,在今年3月、4月、7月,騰訊、阿里巴巴、美團等公司還因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而被市場監管總局多次處罰。
此番,工信部出手整頓“遮蔽連結”的亂象,則再次表明了監管部門對於整治網際網路平臺壟斷的決心。
“這一系列整頓對業界來說是意外之喜,相當於整個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一次重啟。互聯互通實際是全球網路治理最大的歷史遺留問題,我國監管部門對網際網路平臺的整頓,在全球範圍內具有明顯的領先性。”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方興東將藉助自身規模效應或壟斷性流量優勢,透過遮蔽外鏈、選擇性導流方式實現商業利益最大化的行為將其稱為“圍牆花園”現象,而“圍牆花園”本身就是一個反壟斷的問題,“需要一錘定音的法律”作為治理亂象的根本保障。
近年來,我國的法律體系構建步伐明顯加快,目前已經有《國家安全法》《網路安全法》《反壟斷法》《資料安全法》《個人資訊保護法》等。在國外,各國政府也在紛紛採取行動。
李勇堅說,“全球流行的趨勢是事前監管或者事中監管,以及引入到反壟斷或者反不正當競爭裡面,而不是事後的處罰措施。中國的這種處理方式也代表了全球的趨勢,就是從反壟斷的事後手段變成事前的監管,這個非常重要。”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創新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劉濤雄則建議,學術界、產業界以及監管部門等多方力量,在未來建立一個動態競爭與動態進入的評估框架,能夠在評估網際網路平臺進入障礙方面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