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否承認,人的機體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衰老。從40歲開始,肌肉的狀態就開始走下坡路;在50歲以後,骨密度每年大約會降低1%;60歲的時候,會掉1/3的牙齒;70歲,大腦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萎縮;
到了80歲,人體里肌肉的重量已經減少了1/4到一半,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得白內障;而到了85歲,大約40%的人已經牙全掉光了。伴隨著這些機體功能的衰退,老人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也會逐漸下降。
和身體的衰老成反向變化的是人的心智,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耳順);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一百期頤。”
你看人越活越通透,到了六十歲“耳順”之年,意思是河川流通順暢了以後,才看得天下美景。正所謂,順之而後,始見天理,始著條理。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七十歲做事隨心所欲,卻不逾越規則,足見境界之高了。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技術的發展,“一百期頤”的百歲老人越來越多,也就是說,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當你百歲時,你的兒女也近耄耋之年。如果真的如傳統家居模式,四世同堂或者五世同堂,應該是其樂融融,不覺孤單的。
但是,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小家庭模式,兒女可能出去打拼後,落戶在奮鬥的城市,無法回到你的身邊來陪伴。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老了以後,倍覺孤單。正是由於只有一個孩子,更不想打擾他們的生活,不想給孩子造成過多的負擔。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應對老年的孤獨呢?
保持樂觀和年輕的心態,對新生事物持有好奇心
首先在心態上,要保持樂觀。生命需要保持一種激情,激情是你內心的渴望,有投入其中的衝動。
可能您會說,這句話是對年輕人說的,但對於老年人保持年輕心態是有幫助的。有首歌大家應該都聽過——李宗盛的“鬼迷心竅”,這是他在乘飛機時,看到一位漂亮的空姐後寫下的,這是愛情給予他的靈感。所以有人開玩笑說“保持年輕的秘訣就是一直談戀愛”。從另一個側面理解就是保持激情可以使人年輕。
記得看過一本難以忘懷的小說——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 小說以著名畫家高更的真實經歷為原型,講述了證券經紀人斯特里突然放棄安逸生活,拋妻棄子,成為一個窮困潦倒的學畫人的故事。
小說中的畫家,迸發著對藝術的熱情,拋棄所有世俗對於成功、幸福的看法,不顧一切地成就了自己對藝術的執著追求,燃燒著心中的激情,不管是餓著還是病著,沒日沒夜地畫著,最後為藝術獻身。
這種痴迷,可能常人做不到。但是我們可以理解:正是由於他心中的激情,才給了他不顧一切的勇氣,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那退休後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需要保持一份年輕的心態,保持一份幹自己喜歡事情的激情。年輕時,由於家庭條件受限,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熱愛的方向發展。退休前我們不得不工作養家,不得不養育兒女。
但是,現在我們自由了,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喜歡的事情,投入更多的熱情,活成自己曾經希望的樣子。
“相信你做得到,你一定會做到。不斷告訴自己某一件事,即使不是真的,最後也會讓自己相信。”這就是吸引力法則,是相信的力量。
拓展自己的興趣,培養自己的愛好,進入心流時間,體味愉悅
正如上文所講,我們要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把以前沒有時間擺弄的愛好重新拾起來,靜下心來,由於是自己喜歡的,你不會覺得痛苦或者堅持不下去。
現在網路資源非常多,如果跟著網路學習也是可以的,甚至於還有網路大學,課程應有盡有。
但我還是提倡老年朋友去老年大學學習。一是老年大學課程豐富,有老師手把手教學,領著大家一步步有節奏地學,不至於太累也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學著學著就擱置了。
二是,像太極、瑜伽之類的課程,由於自己練習,無法糾正動作,容易造成一開始學偏了,反而影響身體健康,有了老師的現場指導,一招一式都很規範。
三是,上老年大學,可以結交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學習,一起交流,經常結伴遊玩,有了新的社交圈。
還有老年大學有很多與時俱進的課程,譬如電腦、智慧手機應用等課程。建議老年朋友需要適當地學點電子產品應用的相關知識。隨著人工智慧的來臨,智慧化產品越來越多,我們需要學習簡單的操作和應用,使生活更便利。
例如,線上支付,帶個手機買菜,付款分分鐘完成;還有家裡需要點什麼,都可以在網上購買,不要到處跑來跑去。很多新聞廣播、文章都可以透過手機觀看或者聽讀,學會這些,既便利了生活,又增添了樂趣,何樂而不為呢?
那天我們手風琴老師給我打電話,說如果由於疫情,萬一不開學的話,我們就在網上上課。網路上課,也需要你學會用平臺,對吧?
老年大學很多學員學習了手機小影片製作,經常發點出去玩的小影片,美美地分享自己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情趣。學習了手機拍照,照片拍得越來越美,每次開開心心地去玩,回來都有很多美美的照片分享,享受著創作獲得的成就感。
很多學習舞蹈、樂器的老年朋友,經過老師耐心指導,舞姿美,彈奏、吹奏的樂曲動聽悅耳,每次有活動都熱鬧排練、開心表演,每一臺節目都是酷酷的,讓人羨慕。
如果有這樣的生活,有這樣的朋友,會減少很多孤獨感,對吧?而且你整天忙著練你的琴,唱你的歌,練習你的瑜伽或太極,不知不覺進入或者沉浸其中,享受這種愛好帶給你的樂趣,忘卻了孤獨、獲得了好心境。
如果能夠更加投入和專注,可以享受人生終極幸福感——“心流”時光。
“心流(英語:Mental flow)在心理學中是指一種人們在專注進行某行為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如藝術家在創作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通常在此狀態時,不願被打擾,也稱抗拒中斷。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的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認為,使心流發生的活動有多樣性。”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我特別喜歡讀書和旅遊,宅家的時候就安靜讀書,讀書是種享受。疫情期間,是讀書的最好時間。讀書的好處不必多說,可以打發無聊的時光,跟著書中的人物體會不一樣的人生;讀書可以改變我們的認知,提高我們對事物的認知水平;讀書還可以瞭解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和文化。
畢淑敏說:“我喜歡愛讀書的女人,書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書不是棍棒,卻會使女人鏗鏘有力;書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飛翔;書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不讀書的女人,無論她怎樣冰雪聰明,只有一世才情,可書中收藏著百代精華。”
另外,我們要趁現在還有體力,能跑能動的時候,多出去走走看看。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出去玩,是最開心的事。只要一走出去,心情大好,渾身都是勁兒,感覺旅遊是可以治病的。
整日待在家裡,要有意識地出去走走。可以採取短途+長途的方式。大自然的風光美麗動人,撫慰你的心靈,讓你震撼和感動。體會著三毛說的“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特別是像我這種喜歡拍點美片和寫點美文的人來說,出去看風景就是素材積累的最好方法。既欣賞了美景、愉悅了身心、結交了朋友,還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啟發了靈感,促進了創作的慾望。
每一個星期或者兩個星期,就在城市周邊走走。出行方式有很多種,可以做交通工具+步行的方式,或者開車+步行。現在每個城市的周邊都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遊覽景點開發,有專車接送,可以約朋友一起遊玩。
我喜歡跟“YG戶外”活動,他們有很好的策劃,短途1-3天的都有,而且每個星期基本都有活動安排。具有專業性,對於各地好玩好看的風景把握好,這樣不用自己琢磨去哪兒轉悠,跟著他們走就好了。當然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自駕,更自由方便。
每年也應該策劃1-2次的遠途旅行,在策劃過程中,要多做功課,這種旅行前的熱身也是一種樂趣。例如要去中國西部大環線,那我們就特別想確定到底去哪些地方,這些地方有哪些人文和自然景觀?又如去新疆,南疆和北疆各有什麼特點?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些?怎麼玩更合理更開心?
可以透過網路收集資料,看紀錄片、看遊記、看書籍。雖然有點繁瑣,但我喜歡這種準備,既增加了知識,又激發了慾望,而且增加了遊玩的樂趣。不然走馬觀花,雖然也能暫時放鬆一下心情,但是很快就忘記了。你覺得哪種旅遊方式更適合呢?
去旅行聞花香,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多讀書品人生,體會生命的感動。
結語
在最後,讓我們一起重溫愛爾蘭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的“當你老了”
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意昏沉,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垂下頭來,在紅光閃耀的爐子旁,悽然地輕輕訴說那愛情的消逝,在頭頂的山上它緩緩踱著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
當我們漸漸步入老年,坐在黃昏的落日中,有親人的問候在耳邊想起,有一路走過的美麗風光在眼前回放,有朋友們的關心和問候在心裡迴盪,有動聽的音樂,伴著你愛的和愛你的人的輕言細語在空中盪漾。希望看到你充實而幸福的微笑,孤獨中依然有充實的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