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指發明於商朝,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被廣泛使用,最早它是騎射時,為保護手指拉弓弦時回彈傷到手指的一種輔助工具,扳指古時候稱“韘”,後來又改稱班指、搬指、扳指。
材質多種多樣,古時多用鹿角製作,後期發展成身份的象徵,多用名貴翡翠、玉石製作,形態也多樣化,有梯形、圓形等,分有槽和無槽,後期作為玩件多為圓形。
扳指通過歷朝歷代的應用和演變,到清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清朝的前身是女真族,而女真是遊牧民族、善騎射,所以扳指對他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自從清兵入關,建立滿清政權後,開始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極盡奢靡之能事,尤其是乾隆時期,滿漢一統,天下太平,扳指的應用有了質的變化,無所事事的八旗子弟,開始用各種奇珍異石來擺弄製作,竟相攀比成風。
而乾隆皇帝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為此他遍訪天下能工巧匠,成立“御用督造局”,專門為他製造扳指,他的御用品琳琅滿目、巧奪天工,就連大臣送的都不屑一顧,可見其御用扳指的精美程度。
前些年在嘉德一次拍賣會上,乾隆皇帝一盒御用扳指竟拍出千萬的天價。乾隆皇帝文采風流、文能治國邦、武能安天下,一生溫文爾雅,風趣幽默,在帝王中可謂獨樹一幟,而扳指通過歷史演變成了附庸風雅的載體,也許這就是乾隆皇帝酷愛扳指的最好釋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