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電視劇裡的“哭戲”
都說女人是水做的,眼淚自然也就多了,並且她們的每一滴眼淚都能喚起一個男人的憐憫之心。可不知道什麼開始,電視劇裡的眼淚開始變得不值錢了,一個演員靠著一場剪輯的哭戲,就能買到大量粉絲甚至是路人的認可,幾乎成為了現在娛樂圈的固定操作。
有時候看著一些自以為是演員的尷尬演出,說實在的我都不知道這人是在笑還是哭。總之就是一場很煽情的哭戲非要整得跟中幾百萬一樣,並且幾年來冒出的所謂“頂流”出演的電視劇,不僅劇本爛不說,連演員的演技乃至哭戲都成了流水線作業。
不多說,上圖為證!
哭戲代表之一“平靜派”
楊穎被大家熟悉應該是從“跑男”開始,你要說當個綜藝演員倒還行,可她偏偏不信邪非要藉著熱度進軍演藝圈,可畢竟能力擺在那裡,除了我們耳熟能聞的“瞪眼神功”,幾乎沒有任何閃光點。
就像這場《雲中歌》裡這場流產的戲一樣,擺脫你是流產,不是受了什麼致命傷,一位失去孩子的母親是絕對不會躺在愛人懷裡,一臉平靜的叫著“我的愛子”、“我的孩子”像個復讀機一樣。
但凡你瘋狂掙扎一下也能掩飾下自己木訥的表情和滴少了的眼藥水吧。
也難怪,華仔在和楊穎演對手戲的時候一臉懵逼+震驚,不就是一個分別的戲碼麼,紅個眼眶的事都不會?你這一瓶眼藥水下去,把我都給整不會了!
記得華仔在某次採訪中說:“現在的演員啊,連準時到場和記臺詞都成了被歌頌的事情,難道這不是一名演員應有的職業技能呢?”
同樣是“平靜派”,我們再來看看劉若英在《天下無賊》中的演技,說實在的即便我們不知道這中間發生了什麼,可哪怕只是看到這張一臉平靜往嘴裡塞東西,任由眼淚劃下的臉,我想大多數人的內心是百感交集的。
再結合上劇情,或許這一切都早已註定。這是一個劣跡斑斑的女人,也是一個在等待丈夫回家,孩子出生的女人,或許她壞事做盡,或許她早已預料到自己的結局並不美好。可她偶然的一次善念卻讓自己的丈夫為此搭上了性命,她的悔恨化為淚水落下,她的悲憤化為自己食慾咽入肚中,至少我們還有未出生的孩子,還有生活下的動力......
一個好的故事能讓我們身臨其境,一個好的演員能讓我們感同身受,作品的最高境界我想應該是兩者結合直擊觀眾靈魂。如果一個演員連一個正常人的喜怒哀樂都無法演繹出來的話,我想這部作品也就很難走入觀眾的內心,更別談贏得掌聲和讚美了。
可惜啊,現在的某些人只為追求金錢,至於掌聲和榮譽,如果罵名也算的話,那何嘗不是一種名聲呢?
哭戲代表作之一“扭曲派”
簡單概括就是要哭的時候,點上眼藥水,閉眼、低頭、皺眉,讓面部扭曲一點,讓眼藥水自然滑落臉頰就行。他們可不管觀眾們怎麼看,或者這段戲應該透過怎樣的哭來表達角色內心的想法和情緒,反正劇情到了要哭的時候那就要有眼淚,眼淚出來了那是哭,在配上個悲傷點的BGM,完美的一場哭戲就完成了。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這樣
這樣
你看她笑得多開心!
就像某網友說的一樣:“以前的演員拍個戲要是受傷了,去晚了醫院可能人就沒了,可現在的這群人啊,受個傷就跟個殺豬似的,去晚了醫院傷口就沒了”
同樣新演員+“扭曲派”筆者就認為周冬雨在《七月與安生》中這段哭戲很到位,雖然有部分觀眾認為五官都哭的擰成一團是“醜”的表現。可去過醫院,真正感受過生離死別的人都會明白,對於至親之人的意外離去,會讓你陷入迷茫與不敢相信,當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爆發的時候,大聲的嚎哭或許是最好的發洩手段。
說到底,哭戲只是一個演員的一項技能,它無關哭相多難看,只在乎在對的場景,對的事物,做出最正確的情緒表達。雖然說起來簡單,但真正想要將這份情緒傳遞給觀眾還需要演員對於情緒的把控,否則就會弄出哭的比笑得還開心。
哭戲最多的是一項演員的基本功
它絕對不是成為某個演員的專利。你聽過有人評價華仔、周迅、林青霞這一類老演員的哭戲如何如何逼真的麼?但你又不得不評價這群老演員“演誰像誰”!
為什麼?
因為比起演員,他們更像是一位賦予角色生命的大師。
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這個群演演技都吊打“頂流”的時代,好的演員反而接不到戲,爛“頂流”卻檔期排滿。一部部“爛片”霸佔著影院和影庫,稍微好一點的片子都能被誇成“神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比好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成了一個比爛的時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連觀眾的審美也變得開始扭曲,將所謂的明星捧上了一個又一個的“神壇”,以至於什麼買單的人多了,爛劇也能“封神”!